湖南金煌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我省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以现有骨干交通网络、物流枢纽、场站码头、网络平台等为基础,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八通道、八枢纽、四网络、多平台”为主体的物流发展空间新格局。
(一)八通道。
依托交通干线,畅通“三纵五横”物流大通道,即京港澳、洛湛(二广)、焦柳三条纵向物流大通道,沪昆、渝长厦、杭瑞、湘桂、厦蓉五条横向物流大通道。
1. 纵向物流大通道。
京港澳物流通道。以岳阳市、长株潭三市、衡阳市、郴州市为节点,依托京广高铁、京广铁路、浩吉铁路、京港澳高速、湘江航道等,连通京津冀、中原、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
洛湛(二广)物流通道。以常德市、益阳市、娄底市、邵阳市、永州市为节点,依托呼南高铁、洛湛铁路、二广高速等,连通关中、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和海南自贸港。
焦柳物流通道。以张家界市、吉首市、怀化市为节点,依托张吉怀高铁、焦柳铁路、包茂高速、呼北高速等,连通关中、北部湾等城市群。
2.横向物流大通道。
沪昆物流通道。以长株潭三市、娄底市、邵阳市、怀化市为节点,依托沪昆高铁、沪昆铁路、沪昆高速等,连通长三角、滇中黔中等城市群。
渝长厦物流通道。以长株潭三市、益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为节点,依托渝长厦高铁、长张高速等,连通海西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
杭瑞物流通道。以岳阳市、常德市、吉首市为节点,依托杭瑞高速、澧水航道等,连通长三角、滇中黔中等城市群。
湘桂物流通道。以衡阳市、永州市等为节点,依托衡柳铁路、湘桂铁路、吉衡铁路、泉南高速等,连通北部湾城市群,延伸对接东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厦蓉物流通道。以郴州市、永州市为节点,依托厦蓉高速、桂新高速等,连通海西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
(二)八枢纽。
推进“5+3”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以长沙市、岳阳市、衡阳市、郴州市、怀化市为依托,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推动长株潭共建国家物流枢纽。推进长沙陆港型、岳阳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支持长株潭申报建设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衡阳、郴州、怀化申报建设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融入国家物流枢纽联盟。争取常德市、娄底市、永州市纳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布局。支持邵阳市、湘西自治州等重要节点创建省级物流枢纽,推动融入国家物流枢纽体系。
(三)四网络。
构建物流设施网、冷链物流网、城乡配送网、信息平台网四大物流网络。利用“三纵五横”等骨干交通网络,依托“一江一湖四水”水运航道、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与全省其他干支线机场,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多节点支撑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以提高冷链流通率为重点,以先进技术和冷链设施设备为支撑,以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为基础,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高效率”的冷链物流网络。统筹布局城乡高效物流配送网络节点,强化城乡配送技术标准应用,优化城乡配送组织方式,构建完善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以湖南省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湖南高速智能物流服务平台等为基础,将政府监管和公共服务融为一体,着力破解“信息孤岛”和“系统壁垒”,构建服务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网络。
(四)多平台。
加强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各类物流平台建设。以长沙市、岳阳市、衡阳市、郴州市、怀化市等5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金霞、湘南和一力等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怀化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岳阳城陵矶新港、长沙传化智联、怀化武陵山片区四省联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物流平台为支撑,充分发挥集聚优势和基础平台作用,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和集约利用,畅通集疏运通道,增强多式联运中转能力,通过各类物流平台深化物流降本增效,提升物流运行效率,提高物流服务能力。
湖南金煌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全省现代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运行成本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1.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年均增长。物流业增加值2857亿元,比2015年增长,年均增长。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比2015年提高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物流业从业人员182万人,比2015年增加47万人,年均增长。
2.基础设施加快成网。202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950公里,居全国第10。铁路营运里程5630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1986公里,高铁通车里程居全国第6;先后开通至汉堡、布达佩斯、明斯克、比克良等10条中欧班列,覆盖“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40多个城市,开行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建成机场8个,国际全货机航线15条。千吨级及以上航道1209公里,千吨级及以上港口泊位114个。初步形成以长沙陆港型、岳阳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怀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为依托,金霞和湘南等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岳阳城陵矶新港、长沙传化智联、怀化武陵山片区四省联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为支撑,水陆空铁一体、江海联运综合性立体物流网络体系。
3.服务效能明显提升。2020年,全省物流市场主体万余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259家,数量居全国前列,其中5A级21家、4A级130家、3A级102家、2A级6家,有2家企业入选中国物流企业50强,5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物流企业50强。物流园区137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物流园3个,省级示范物流园15个。物流业总收入由2015年的亿元增至2020年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由2015年的降至2020年的,降本增效成效明显。
4.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出台现代物流、冷链物流、商贸流通、交通物流园区等发展规划,物流业降本增效、道路货运、公转铁多式联运、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快递物流发展等支持政策,现代物流、冷链物流、县乡村三级配送体系等行动计划,物流规划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全省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制定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绿色物流企业等标准规范,依托省市行业协会推动建立行业信用体系、物流统计体系,物流市场环境明显改善。开展物流标准宣传贯彻、大学生现代物流设计竞赛等系列工作,成立全国首个省级区块链技术应用分会,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物流领域逐步推广应用,物流科技和人才保障明显增强。
我省“十三五”现代物流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开始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一是物流运行成本相对偏高。202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物流发达省份差距明显。二是区域物流发展仍不平衡。2020年,长株潭地区社会物流总额亿元,占到全省,湘南、湘西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相对滞后。三是物流智慧化水平有待提升。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物流设施设备占比偏低,现代信息等新技术和新业态、新模式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普及不够,物流基础设施之间的衔接和配套有待加强。四是物流政策支持力度尚需加大。与周边地区相比,我省支持物流业发展政策的吸引力仍不够强,物流税收与企业流失现象较为明显,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优化。
(二)机遇与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贸环境日趋复杂。但与全国一样,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并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们要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推动全省现代物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发展机遇。一是多重战略叠加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新机遇。“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省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物流要素聚集和创新发展,形成更为合理的物流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格局,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二是技术产业变革为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智能运输、智能仓储、电子单证、智慧供应链管理等智慧化应用场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物流组织网络化、规模化运营提供了新路径,有利于促进物流资源高效利用、物流组织方式变革调整、物流业态模式创新发展,推动现代物流业降本增效、提质升级。三是强大市场建设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新空间。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地依托国内市场,有利于进一步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环境,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化物流与商贸协同发展,加速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数字化供应链发展进程,为我省现代物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2.面临挑战。从国际看,物流业发展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逆全球化思潮涌现,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大国竞争博弈加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国际经贸格局和产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来严重挑战,国际流通体系遭受重创,国际物流通道受阻严重,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从国内看,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物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同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在经济发展质量和产业结构、物流市场主体及其组织方式、营商环境和人才政策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国家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缩小我省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对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省内看,物流业提质升级、降本增效仍面临诸多困难。物流运输结构不合理,不同运输方式的选择与物流成本相背离,物流设施设备相对落后,技术创新及应用力度不够,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匹配度不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还不强,实现物流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任务仍十分艰巨。
金煌物流税收
规划重点突出,着重对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冷链物流和城乡配送、物流智慧化专业化绿色化等方面予以关注,并将推进物流枢纽体系建设、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作为优先发展方向。
省发改委外资和经济贸易处负责人介绍,规划注重落地,提出10大主要任务和10项重点工程,并细化提出具体目标、实施路径,配套建立重大项目库。
10大主要任务包括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冷链物流发展水平、优化城乡物流配送网络、推动商贸物流提质升级、推进物流智慧化发展、提高绿色物流发展水平、加快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补齐国际物流发展短板、提高物流专业化发展水平和提高应急物流保障能力。
比如,如何提升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冷链物流提升工程明确,加快怀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建设20个左右农产品冷链物流特色基地,建设2-3个中药材冷链物流集散基地,打造1-2个全国高端进口水产品基地等,到2025年,全省综合冷链流通率达到30%以上。
金煌物流税收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创新物流用地政策,整合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资源用于物流业发展,探索政府负责土地平整并建设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企业负责建设经营性物流基础设施,约定土地物流用途并长期租赁的新型物流用地供应保障模式;研究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地下空间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等支持政策,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增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物流发展的投入,发挥现代物流产业基金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完善物流企业贷款定价机制,降低物流企业贷款融资成本。
(二)加强人才引进培养。
支持引进高端物流人才来湘发展,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培育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立物流业专家库,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团队。紧扣物流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在物流实训基地、学科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和技术研发等领域推动开展校企合作,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现代物流人才。支持物流业深化产教融合,建设一批物流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对入选基地建设在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强物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教育和在职教育,提高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优化物流发展环境。
建立物流业发展工作机制,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政策指导、统筹协调、重大问题研究。深化物流行业“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行极简审批服务,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鼓励引导申请人采用全程线上方式办理营业执照,实现办理执照“零见面”,营造宽松的政务环境。规范物流市场秩序,落实物流行业减税降费、降本增效系列政策措施,加强行业自律,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清理违规收费,优化货运车辆通行管控,落实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制度,杜绝多头执法、重复处罚。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物流智库、物流企业联盟的桥梁纽带、智力支持与双向服务作用,提升物流业服务水平。
(四)强化配套支撑体系。
建立“十四五”物流重大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增强重大项目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健全完善物流行业信用体系,明确物流企业失信标准,建立物流企业失信“黑名单”制度,构建失信惩戒机制。加强物流业统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行业统计标准、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及时发布物流监测报告、景气指数和统计数据。鼓励市州物流工作牵头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开展物流统计工作。支持社会化平台和企业建立物流大数据中心,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物流行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开展跨行业、跨区域协同的安全监管,构建(货)物联网、(运)车联网、安(防)联网三网融合的安全监管体系。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现代物流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各项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物流规划衔接,对规划的主要目标完成情况、重点任务实施情况、重大政策落实情况以及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等及时组织监测评估;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根据职责分工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
专有名词解释
一、社会物流总额。是指报告期内,社会物流物品的价值总额。包括进入需求领域的农产品物流总额;进入需求领域的工业品物流总额;外部流入货物物流总额(含我国海关进口总额和从区域外流入的物品总额);进入需求领域的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
二、社会物流总费用。是指报告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支付给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费用;应承担的物品在物流期间发生的损耗;社会物流活动中因资金占用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社会物流活动中发生的管理费用等。
三、物流业总收入。是指报告期内,物流相关行业参与社会物流活动,提供社会物流服务所取得的业务收入总额。包括参与社会物品物流过程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方面业务活动的收入。
四、物流产业成熟度。是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度量或评估物流产业的发展阶段或所处的生命周期,主要由产品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两个子系统组成。
五、物流产业市场集中度。是指在物流产业中少数几个最大厂商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主要用于表示买者或卖者所拥有的相对规模结构。
来源 |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金煌物流税收
全省现代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
“借鉴‘十三五’时期经验,‘十四五’规划对物流业发展空间布局进行了探索创新。”省发改委介绍,结合湖南区位优势、产业特色,以现有骨干交通网络、物流枢纽、场站码头、网络平台等为基础,提出构建以“八通道、八枢纽、四网络、多平台”为主体的物流发展空间新格局。
八通道包括纵向的京港澳、洛湛(二广)、焦柳物流通道,以及横向的沪昆、渝长厦、杭瑞、湘桂、厦蓉物流通道。
八枢纽以长沙市、岳阳市、衡阳市、郴州市、怀化市为依托,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推动长株潭共建国家物流枢纽。同时,推进常德市、娄底市、永州市等纳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布局。
四网络即构建物流设施网、冷链物流网、城乡配送网、信息平台网。
多平台即加强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各类物流平台建设。
围绕建成现代物流服务新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物流业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左右,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350家以上。
金煌物流税收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孟姣燕 通讯员 龚杰媛
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如何促进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省经济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效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省发改委近日印发《湖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并解读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