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日日顺物流(玉环物流公司有哪些)

个人学习 17 0

日日顺物流

1、企业的风险探针

大家都知道,物流是个在刀尖上跳舞的行业,如果没有精细化的管控,其实利润是非常薄的。大数据可以很好的辅助我们,去决定给什么企业放账期,放多久账期,多少额度的账期。

打个比方,我们经常遇见一些潜在客户,对于他们的信息收集就很有限,也就难以判断风险级别。

那么一旦出现“应收账款”的问题,该怎么办?

因此,日日顺物流通过大数据做了企业风险探针的模型。主要流程:痛点分析→数据整理→数据建模与评估→事中风险控制→项目成效。

通过整合企业自身和第三方专业数据,比如说政府,或与百度云合作,去收集网络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建模技术把指标过滤成预测因子。

通过预测因子建立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只要考虑这个企业自身的一些决定风险的因素,加上这个企业面对的上下游市场环境的变化,经过不断验证后可把企业分成不同的级别,根据这些级别再决定这些企业该给多少的账期,怎样建立后续的跟踪机制。

日日顺物流通过一个大数据驱动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看到货运量的变化。比如乐视,作为日日顺物流的客户,在他出现诉讼案的时候,提前半年左右就发现了有这样的问题,类似这样的案例可以及时的调整内部整个流程的启动,尽快地加强事中风险管理以弥补损失。

日日顺物流建立这个风险探针后,试用半年取得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是通过这个风险探针能够把1000多家客户做一个风险级别的评级。

第二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时间,不用财务审批,可以自动判断。

第三是应收账款售謦额度在做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2、大件物流智能无人化配送中心

日日顺物流作为国内甚至是全球最大的大件物流的服务商,在物联网时代也在尝试建立一个智能的无人仓,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预计在今年年底推出无人仓的配送中心。

这是一个高层仓,对比传统的大件物流的平面仓来讲,在使用面积上实现大幅度的提升,24小时不开灯,日均处理800个车次,2万多件的货物。

日日顺在这之前做了非常详细的业务需求和分析调研,把整个仓库入库全链条做了一个评估,我们希望做到全流程的实时监控,智能优化,希望把整个仓库里面所有用到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资源优化,这是目前的业务需求。

技术实现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系统和各项最前沿技术应用的综合体。

首先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加上人工智能的算法进行一些决策,比如说在仓库内的路径,取货的优先各方面的考量,在设备化这块运用了非常多的前沿技术,视觉识别,龙门机,AGV,所以不是一个简单的设备,是一个系统工程。

大件物流领头羊:日日顺模式解读

这次IPO ,日日顺将自己标榜为轻资产模式下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商。但天知道阿里和京东为物流产业投了多少钱,凭什么日日顺就能用轻资产玩转供应链物流呢?我们从下面三方面来细细研究:

1►运力靠外采

日日顺的部分物流运力是靠外采获得的,这样公司可以少建车队,少雇人员。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安徽、江苏、上海、福建地区运力采购自安徽路歌;杭州、重庆运力采购自长安民生;西安地区运力采购自京东;航空及境外运力采购自中国外运()和日邮物流……

日日顺让我们认识到,不光制造业有二道贩子,运输业也可以如法炮制,前提是有一个能给你提供源源不断需求的亲爹。

2►仓储靠租赁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日日顺自有房屋面积(主要是仓库)万平方面,租赁房屋面积(主要是仓库)万平方面,后者是前者的4倍

租赁库房确实能够为日日顺节省买地+建设成本,但短期租约(租赁仓库多为22年、23年到期)却隐藏了极大的更换库房成本波动的风险。

3►人员靠临时工

日日顺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有1973名,但是公司管理仓储面积约860万平方米,仓储面积与员工人数之比高达。

反观行业头部京东物流,公司仓储面积2400万平方米,仅自营配送员就有20万,仓储面积与配送员人数之比为120

日日顺1人管4358平方米?怎么可能,弥补缺口最可能的方案就是外采运力+临时工

海尔的日日顺物流

1、日日顺物流信息化平台

过去几年,日日顺物流在信息化平台上做了大量的投入,依托云计算搭建了信息化服务平台,依托这个平台支撑了日日顺物流庞大的物流运作体系,这个运作体系不断促进能力提升。

以双十一的货运量为例,日日顺可以处理到500万单,这是2017年的量,服务了全国1000多家不同类型的客户。

2、日日顺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路径

现在大家在很多场合谈智慧物流,吴维严指出,“从日日顺物流的角度讲,我们觉得智慧物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和厚积薄发。”

第一阶段要做透明物流。

把整个物流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各类业务记录下来,做的是业务数字化的工作,通过这个提升了机械化管理和服务品质。

第二阶段进行精益物流。

在第一阶段“透明化”的基础上,通过流程优化,网络协同,把要素有机的衔接起来,最终的目的是达到数据业务化,通过这个来提高我们的运营效率,反馈给客户的就是更快更好成本更优的整体服务。

第三阶段才是智慧物流。

这两个步骤完成之后,从去年开始,日日顺物流逐步进入了智慧物流的阶段。我们理解是从三个角度: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社会化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以及技术支撑。

智慧物流离不开技术,技术的部分主要是三块:大数据、人工智能、IOT。IOT就是物联网的技术,这三个是日日顺物流重点发展的部分。

3、数据价值的迭代提升

大家经常讲到物流的大数据,就是数据量,多样化,最重要的是怎么通过数据产生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要分阶段来做。

第一个阶段是构建了360°的物流大数据平台,这个平台更多从技术角度来搭建整个框架,解决数据的采集,处理,建模,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完整性,实时性。

日日顺物流过去一年花了很多的时间搭建360°的大数据的平台,解决数据的多样化问题。

“在此基础上还做了一个监控分析,大家经常看到车辆轨迹的监控,这些都已经上线了。监控和分析这一块做的更多的是时效方面的提升,我们的监控可以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小时、分钟级。”吴维严透露。

第二阶段,是做了监控分析之后的智能优化,更多的是车辆路径的优化,网络布局,厂站,网点的建设规划,干线路由,用户画像。

最后一个阶段把数据作为产品、服务开放和共享给日日顺物流的合作伙伴,所以这个部分叫做共享协同。

玉环日日顺物流

1、从分工明确到优势互补

物流行业原来分工非常明确,有做零担快运的、有做快递的,有整车、专线、区域配送、最后一公里等等,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里面更多的是甲方跟乙方之间的博弈。

但是这两年,大家开始说“抱团取暖”,谈“合纵连横”,谈“优势互补”。开始讨论如何通过资源共享,去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2、从企业客户角度来说

之前的客户要的是只是一个标准化的物流服务,从A点送到B点,或者从仓库送到某个地方。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他们要的是端到端、全流程、定制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这个解决方案,能够让客户适应他们自身不断的变化及业务模式,同时他们更注重的是供应链全链路的效率提升、成本优化。而不仅仅是局部的。

3、从产品与服务角度来说

原来我们更多讲的是产品,产品交付给客户后就是物流售后服务。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更注重怎么把用户从“一次用户”变成“终身用户”,继而形成一个品牌,加强黏性,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开发衍生服务价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