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油田物流(江汉油田工程公司)

个人学习 20 0

江汉油田物流

中国化工产业在最早期的发展模式,是以原料聚集地为生产端的产业链配套模式,但是唯独忽略了主要消费市场在整个产业链协调中的重要作用。平头哥了解到,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_同志南巡,为中国南方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导。南方部分地区存在历史性特色发展,再以政策性驱动,从目前中国化工产业的发展轨迹来看,深圳、珠海、上海嫣然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特色化工品消费市场。

而随着重要消费市场的出现,以原料聚集为目的的炼油工业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化工品物流格局的重塑步伐,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化工品物流格局现状。据平头哥了解到,华东及华南市场是中国重要的化工品消费市场,而山东、江苏、东北及华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化工品生产地区,这一现状的产生,很大程度上驱动了中国化工物流格局的演变,从而产生了中国化工品由南向北的物流格局现状。

平头哥根据中国主要化工品的消费市场来看,以主要树脂产品PP、PE及PVC,和主要的橡胶产品丁苯、顺丁、丁基、异戊、SBS,以及主要的液体化工品相关芳烃、苯乙烯、甲醇、醋酸等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来看,中国华东及华南市场是重要的消费地区,其中树脂产品的23%销往了广东地区,而福建和广东,是中国最大的制鞋业工厂聚集地。

江汉油田物流

根据平头哥了解到,这一趋势,正在随着中国化工产业格局的转变而发生颠覆性变化。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中,全球国际贸易的往来,带来了诸多化工产业的革新,其中以美国页岩油为主打的轻质原油革命,让全球的原油供应市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这一趋势下,中国有机会采购到了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原油产品,而正是这一趋势,也让中国的化工产业布局发生了改变。

根据平头哥统计到的未来10年内中国拟在建的炼化一体化企业,根据一次加工能力的地区分布来看,华南地区拟在建的炼化一体化产能达到7650万吨/年,占到未来10年内拟在建总产能的30%,是我国产能占比最大的地区,超过华东地区5个百分点,并且,这也将是华南地区一次加工能力总和超过华东的历史性10年,其次是华北、东北及华中地区。

江汉油田物流

所以,平头哥在“华南虎”崛起,对中国化工产业有何影响?的文章中提到,华南市场有望成为我国未来10年内重要的供应和消费地区。如果这一趋势形成,这必然会造成中国物流产业格局发生颠覆性的转变,主要的颠覆性趋势,就是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正向匹配带来的物流格局重塑。

中石化作为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他们物流格局代表了中国化工产业的物流路径和总体现状。并且,树脂类固体产品,在是目前化工品运输距离最远的一类商品,研究固体类产品的物流,基本也能够反应中国的化工品物流现状。平头哥调查发现,对于中石化树脂类固体产品来说,他们在全国拥有超过60个固体仓库,用于树脂类固体产品的仓储、物流中转及资源的调拨等应用,其中固体仓库的位置,分别位于华北(17个)、华东(12个)、华南(18个)、华中(16)个。

中石化对于树脂类固体产品来说,他们的物流路径和运输范围,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固体仓的位置以及性质。根据平头哥调查,中石化PP产品主要销售的区域有广东、浙江、山东、江苏、湖北,这五大省份销售总量占比超过64%,是中石化PP产品主要消费区域。而对于PE来说,主要销售区域在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和北京,前五大省份销售总量占比超过65%。PVC产品来说,产品的销售区域更为集中,前五大销售省份分别是江苏、山东、上海、广东和浙江,销售总量占比超过93%,是主要销售区域。

根据对主要销售区域的分布,以及中石化主要炼厂的分布位置,可以得到,中石化主要树脂类产品,物流路径基本控制在600公里以内的范围,也就是资源多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物流运输,达到最终销售的目的。平头哥认为,中石化的物流规划,在中国化工企业中做的相对较好,比地方企业、煤化工企业等,均存在一定的物流成本优势,这背后,体现的是中石化强大的物流规划能力,以及对化工企业的提前布局。

随着中国化工产业格局的转变,以华东及华南主要供给端的崛起,和主要消费市场的匹配,必然会给中石化物流格局带来一定的影响。

最后,平头哥想说,中国化工产业已经发展了近百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化工产业的物流格局跟随产业的变化而时刻调整,但是最终反应的,是与消费市场的匹配越发紧密。对于未来10年的物流格局变化,平头哥认为,中国供给端与消费端的衔接紧密程度再进一步,这也将造成中国物流格局的转变,从而进一步实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