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轨道物流规划(济南地铁二期规划获批)

个人学习 19 0

济南轨道物流规划

起步区在轨道引领的基础上,同步打造中运量、常规公交、特色公交等多模式的全民“愿乘乐享”的公交体系。

规划5条中运量公交覆盖次要客流走廊,总长115公里。T1线连接城市副中心组团和济阳区,T2、T3、T4线为起步区组团线,T5线连接济南东站和机场。12条公交快线总长349公里,连接黄河南北两岸城区。另外,起步区还依托黄河生态景观廊道,构建历史文化、沿黄观光、智慧赋能、灵活多样的多功能特色旅游公交线路。

济南轨道物流规划

在“轨道上的起步区”规划中,约254公里轨道交通网,密度达到公里/平方公里,80%的市民10分钟可乘坐轨道交通。规划图披露起步区涉及城市轨道线路分别是:1号线北延、3号线北延、在建7号线,另外还有规划11、12、13、14、16、17、21、23号线,以及以绿色图示单独标注的19号线。

具体来看,济南第一条轨道交通1号线规划跨河北延,至桑梓店组团,3号线北延至济阳城区,在建7号线连接城市副中心和济南中央商务区、奥体片区;其他线路虽停留初期规划层面,远期加强了与东部城区、老城的交通联系。未来的7号、11号、14号、23号轨道交通线都将引入高铁北站,分别联系老城、东部城区、济南中央商务区和奥体片区、济阳城区。

市域铁路是“轨道上的起步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规划的“一纵一横”市域铁路(英雄山路—纬二路—济泺路—起步区、济南西站—小清河—济南东站—机场)在起步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得到体现。不同的是,“一纵一横”市域铁路有了更大范围的延伸,“一纵”向北延伸至商河县,“一横”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进一步延伸至淄博市。

济南轨道物流规划

起步区新建黄河大道一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这种模式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在规划中,起步区将建设多层次、复合型地下交通系统,组团核心区的城市快速路采用地下道路形式,避免高架对景观的影响;跨黄通道采用隧道形式无害化穿越鹊山水库等生态敏感区,与轨道交通共通道时,采用公铁共建的复合型断面;城市重点开发片区内结合“窄密路网”特征,规划地下车行环路,地上空间留给公共交通、慢行交通,实现“人车分离”,打造活力街区。

济南轨道物流规划

作为16个专项规划之一,综合交通规划为起步区“量身”打造了“开放融合的国际枢纽、跨河联动的智慧新城、生态活力的低碳绿城”的三个交通目标,擘画了共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以交通先行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交通体系新蓝图。

规划提出了起步区“123商务圈+456通勤圈+8910品质圈”的目标。构筑“123”商务圈+“456”通勤圈,即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实现1小时内联系,与京津冀、省内、临近重点城市2小时联系,与国内主要城市群3小时内联系;与主城区通勤时间小于40分钟,50分钟内到市区主要节点,60分钟到济南都市圈主要城镇。打造“80 90 100”绿色、智慧、安全的交通模式,绿色出行占比80%、智慧服务90%、100%出行安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