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心渔港冷链物流位置
2009年,滨海新区为加快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全速发展,以及新区开发开放进程,正式打响“十大战役”,力争形成建设新高潮,为新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心渔港”临近渤海湾,正在此次“十大战役”之中。中心渔港拥有丰富的海域与陆域资源,被纳入滨海新区重点开发的亲海片区——着力建设成为北方冷链物流及水产品加工集散中心,打造多元产业兼容的综合性港口。中心渔港,依海而兴、向海图强的帷幕自此拉开。
▲中心渔港实景图
天津中心渔港冷链物流位置
在构建冷链产业检验、仓储、加工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基地紧跟国际冷链市场发展趋势,加快整合社会物流资源,聚集功能不同的冷链企业,积极布局了供应链金融、大宗商贸、产品展销、直播、线上交易等高附加值产业功能。在产品展销环节,除了基本的产品展示,还可提供分解、加热、体验及观摩服务。在产品交易环节,除了配套报关报检服务,还可提供订舱订船、租箱监装、配仓配载、保险理赔以及办理相关手续等增值服务。
与此同时,基地还将通过加快优合智能冷链综合体、中农批冻品交易市场等创新型高端优质项目的建设,引领冷链物流产业升级,形成航线、码头、口岸、堆场、冷链基地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天津中心渔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距北疆港区约15公里,距东疆港区约20公里,距天津市区约60公里,距北京市约160公里,周边的水运、陆运网络发达,通航条件、码头泊位、各种管网等公共资源配置齐全,区位优势明显。
天津中心渔港冷链物流位置
1、北方水产假酒顶织达岩参排图品加工集散中心
以立足京津、辐射西北为目标,依托中心渔港海陆联运和后方陆域园区配套优势,构建从冷藏船舶入港到消费终端的一体化物流供应链,引进战略性合作伙伴,搭建水产品物流平台。招商工作确立以广东、福建、江浙、台湾客商为增量物流的招商方向;以吸引京津及西北腹地水产品贸易商,为整合水产品既有供应链的招商方向。
2、北方游艇产业益中心
该中心充分利用休闲港湾区率1000个游艇泊位任头型尽按县应,为游艇下水、试航、停泊和运输提供了必要水域条件,型培育辐射京、津、冀的游艇消费市场,形成游艇制造、游艇会展、游艇俱乐部三大产业并举发展的游艇产业集群令品才换哥展简哪线足脸。
3、_2+4_的产业体系
中心渔港项目紧紧围绕_两个中心_的产业定位,通过开展适应多批次、小批量要求的冷链物流和清洁物流业务,大力发展_港口物流业_,带动_旅游怎黑地产业_,发展_企业会所业_,以及游艇培训和4S店第三产业,全面构筑_2+4_产业体系。
天津中心渔港冷链物流位置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劲跃时代再乘风
今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全国24个冷链物流基地上榜,“滨海新区中心渔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列首行。加上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已于此前发布,截至目前,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达41个。中心渔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聚焦进口高品质食材领域,以冷链物流为基础,发挥食材加工产业及进口食材跨境供应链优势,将智慧冷链、绿色冷链与生态城观光、餐饮产业融通融合,为天津构建多功能多场景一体化的冷链产业生态集群。
▲示图片来源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公众号文章截图】
产业聚集度高:基地已建成冷库库容万立方米,约占滨海新区冷库总量的35%,目前,基地已经聚集了中农批、优合等13家冷链物流企业。基地还将加快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能力强和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领军物流企业入驻,不断延伸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全链条冷链物流企业集群。
▲示意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产业功能丰富:在构建冷链产业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基地紧跟国际冷链市场发展趋势,加快整合不同功能的冷链企业,积极布局高附加值的产业功能。与此同时,基地还将通过加快创新型高端优质项目的建设,引领冷链物流产业升级,形成航线、码头、口岸、堆场、冷链基地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中心渔港实景图
商品通关便利:通过超前建设海关查存一体库,基地已建成肉类产品、水海产品查验库和备案库,无问题货物实现4小时海关查验完毕,24小时通关,降低了冷链全产业链的成本,缩短了冷链运营周期,提高了冷链产品的品质,增加了冷链物流企业的利润和附加值。
▲中心渔港实景图
综合产业前景:中心渔港为基地预留冷链发展用地约253亩。基地建成后,总库容将达万立方米。同时,在中心渔港港口作业二期建设中,将再建设4个万吨级码头,三期则将再建设6个两万吨级码头,并将聚焦打造以高品质、高溢价冷链物流为主的“进口食品港”。届时国家骨干物流基地将充分发挥中心渔港的综合港口优势、以及自身强大的产业承载能力,加速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心渔港实景图
中心渔港是环渤海唯一同时拥有渔港、商港及对外开放口岸功能的港区,遵循“以港兴产、以产带城”协同发展路径,坚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心渔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可以为区域整合集聚冷链物流资源,促进冷链物流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集群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心渔港也将加快区域深度融合,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服务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