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洛斯青岛物流园(普洛斯梅志明)

个人学习 13 0

普洛斯青岛物流园

本次增补项目分别为:

1、青岛蓝色医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青岛蓝色医谷项目

2、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项目

3、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扩建工程

4、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项目(一期)

5、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自动化链动产业园项目

6、青岛七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化香菇产业基地数字农业示范园

7、青岛动车小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创中心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8、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轨道交通车辆及重要零部件出口服务基地及轨道交通车辆检测认证中心项目

9、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二期

10、国橡中心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11、山东水发颐康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水发七彩农庄项目

12、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项目(一期)

这些项目的推进实施能填补青岛产业布局空白,对推动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在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具有重要意义。

先来看青岛蓝色医谷项目。在技术、市场和投资的作用下,我国医疗健康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伴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居民的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未来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青岛蓝色医谷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定位为集“医疗健康、科技研发、医养生态”为一体的健康科技谷,有助于打造山东半岛健康产业新动能示范区品牌体系,对青岛医疗健康产业将产业引领作用。

青岛国药蓝色医谷项目效果图

国橡中心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拟投资185亿元,以建设世界领先的高性能轮胎智能化生产基地为1个中心,汇集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液体黄金”橡胶新材料及其配套功能性材料等N个工艺先进、产品可靠的配套产业,形成主业突出、配套完善、共生共赢的“1+N”橡胶工业生态园区,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橡胶材料产业集群。

总投资100亿元的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400亩,将建设以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为主,国内贸易为辅的大型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未来将吸引千余家农业企业进驻,极大优化促进青岛及周边地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和改造,助力青岛国际贸易大发展。

再来看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扩建工程。青岛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城市之一,近年来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显著。向大海要水喝,是破解水资源瓶颈束缚的最好出路。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扩建工程设计日处理能力为10万立方米,完成后,总规模将达到20万立方米/日,将极大地解决青岛市高峰供水短缺问题,项目将成为全国向市政供水的最大海水淡化厂。

百发海水淡化项目

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扩建工程开工

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二期总投资200亿元,占地约8100亩(其中陆域6273亩,水域1827亩),总建筑面积约440万平方米。项目以精深加工为核心,将形成聚集百家企业的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成为现代海洋渔业产业集群的支柱性产业。

可以说,此次增补的项目规模较大,含金量较高,立足青岛实际,顺应产业潮流,契合城市未来发展需求,将对青岛产业发展产生较强的带动作用。个别项目甚至对弥补全国产业布局空白、打基础、利长远具有积极意义。

普洛斯青岛物流园

青岛市领导与日本欧力士集团社长井上亮视频连线会谈

青岛入选山东重大项目数量的显著增加,以及全市项目建设取得大突破,还得益于一项具有青岛特色的制度。

“多大领导招多大项目。”关键少数是第一营商环境,也是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

青岛把抓投资抓项目作为领导干部驾驭经济工作能力的现实检验,先后制定实施《重大项目市领导同志顶格推进机制》《市领导同志招商引资接洽项目登记促进办法》《重大项目市领导同志督导机制》等,将领导干部为“双招双引”站台制度化,推行领导干部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机制。

5月下旬,青岛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完善市级领导同志顶格推进重点项目制度的通知》,明确顶格推进项目落地的清单、路径,配套顶格推进重点项目联系人制度,确保顶格推进项目渠道畅通。

该制度建立以来,青岛市领导靠前指挥,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电话等方式,积极与项目主体沟通交流,了解项目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千方百计为项目排忧解难。

今年以来,青岛梳理与产业链相关的境内外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重点央企、独角兽企业名单,将54家企业由市领导联系走访。

青岛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市政府主要领导会见重要企业130个,外出走访招商和出席重点招商推介活动13次,推动日本欧力士、法国艾顿、英国碧辟、意大利意才证券、荷兰夸特纳斯区域总部等134个重点项目签约。截至目前,市政府主要领导招商项目预计到账外资亿美元、到账内资亿元。

今年青岛入选的45个省重大项目中有33个项目为市领导顶格推进项目,占项目总数的,进一步凸显了市领导顶格推进重点项目的热度和力度。

对于全市而言,市级领导是“顶格”;对于各区市、各部门而言,区市委书记、区市长,委办局主任、局长就是“顶格”。

今年上半年,全市区市党政主要领导、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外出走访招商490次,带动全市走访世界500强111次、中国500强企业129次。新引进总投资30亿元以上产业大项目62个。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会见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董事、外部董事召集人葛红林一行

其中包括总投资60亿元的欧力士中日产业平台项目、50亿元的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项目、101亿元的青岛航空产业融合发展股权投资基金项目、40亿元的中车(青岛)制造业转型升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项目、101亿元的青岛航空产业融合发展股权投资基金项目、130亿元的奇瑞青岛基地项目,等等。

在顶格战法下,青岛项目招引和落地提速明显——

1-5月份,全市新设外资项目358个,实际使用外资亿美元,同比增长,再创青岛近两年来最高增幅。全市有实际到位的重点内资项目271个,到位资亿元,同比增长。引进中国500强、民营500强、行业百强、地方百强企业投资项目26个,新增独角兽企业投资项目2个。

上半年,全市新增5亿元以上重点签约项目178个,已注册项目124个,其中已开工运营项目100个,开工运营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引进培育总部跨国公司、民营企业、央企在青设立地区总部或功能性总部16家,重点在谈总部项目27个。

以大项目为牵引,青岛产业格局正在被进一步放大,城市发展的空间正在被进一步拓展,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未来正一步步走来。

普洛斯青岛物流园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今年以来,青岛瞄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全链条开展制度创新,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法律服务团启动

创新稳增长工作保障机制。

强化稳增长经济责任、政治任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出调度、观摩、督导、考核“组合拳”。如,出台“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常态化开展项目集中开工、集中观摩活动,让区市、部门“亮绩”“赛绩”;定期举办“书记擂台”“局长擂台”,实施季度“摘星夺旗”考核,激励担当作为,倒逼工作落实……

建立实体经济振兴推进机制。

制定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编制产业链发展行动计划和招商图谱,成立工作专班推进;聚焦24条产业链,实施产业链“链主”和骨干企业倍增计划、中小企业育苗计划,开展精准扶持,激发产业活力。

创新招商引资工作体制机制。

打破传统招商模式,成立青岛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组建专门工作机构,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统筹招商项目信息、政策制定、要素配置,推进专业化、市场化招商,一批大项目相继落地。

建立营商环境顶格协调机制。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组长,制定《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等重点领域,推出46条创新突破政策,13项在全国领先、7项在省内领先。

今年7月,青岛在全国率先推出“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审批”两个全流程数字化审批服务场景

深化国资国企综合改革。

抢抓开展国家区域性国资综改试验机遇,以企业家队伍建设为主题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93项改革任务100%完成,总体完成率99%,在_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改革任务评估中连续获评A级,受全国通报表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