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去年10月份,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作出相关部署。_代表、江西省九江市市长蒋文定表示:“作为江西唯一的沿江城市,九江坚决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筑牢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步伐,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系统施治,守护一江清水。蒋文定代表表示,“我们始终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水域与岸线共治、河道与堤岸同治,打造了长江‘最美岸线’升级版,形成了百里长江风光带,长江干流10个断面已连续6年稳定保持Ⅱ类水质”。
坚持绿色发展,走好转型之路。“我们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蒋文定代表说,去年以来,九江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锚定“提升传统、培育新兴、布局未来”3条路径,着力构建具有九江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九江新增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厂16家。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蒋文定代表表示,将坚持依港兴市、向江图强,大力发展口岸经济,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努力为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九江力量。 (经济日报记者 徐 达)
长江经济带物流
“铜仁市地处武陵山腹地,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这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信心。”_代表、贵州省铜仁市市长穆嵘坤说。
近年来,铜仁市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良好生态环境是铜仁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穆嵘坤代表告诉记者,2023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境内接入长江和洞庭湖的两大河流乌江、锦江出境断面水质常年达II类以上标准,实现一江清水送下游。
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铜仁市充分发挥梵净山龙头引领作用,布局沉浸式旅游、研学旅游、工业遗产游、乡村民宿游、红色文化游等,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山水相依、景田相望、农旅相生、文旅相融”的旅游产业发展新路。铜仁市还积极发展抹茶、菌类等食品产业,让群众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2023年,铜仁市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8%。
“为让更多生态产品走出去、更多游客走进来,铜仁将继续发挥乌江‘黄金通道’等优势,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穆嵘坤代表说。 (经济日报记者 陶 玙 吴秉泽)
长江经济带物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对此,来自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要节点城市岳阳的_代表、湖南省岳阳市市长李挚表示,这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岳阳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守护好一江碧水,更好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
岳阳临江畔湖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生态环境敏感区。近年来,岳阳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统筹抓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长江“十年禁渔”、整治“化工围江”等工作,长江岳阳段连续6年水质优良率达100%,35家沿江化工企业全部完成关搬转改。
“共抓大保护关键在‘共’。”李挚代表说,岳阳坚持共下一盘棋、共护一江水,主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与三峡集团深化合作,形成“厂网湖岸一体”高效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李挚代表认为,岳阳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岳阳实施开放崛起战略,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万标箱,岳阳成功入选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城市。
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李挚代表表示,岳阳全力做大做强现代石化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现代物流、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制造3个优势产业,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经济日报记者 胡文鹏 谢 瑶)
长江经济带物流
“马鞍山市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将深入学习贯彻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_精神,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_代表、安徽省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说。
“马鞍山市将8月19日设立为‘长江保护日’。”袁方代表说,“马鞍山市实施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新一轮提升工程,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扎实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水环境质量提质进位、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工业园区绿色提升等九大提升行动,持续擦亮生态环保‘金名片’。深化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生态‘高颜值’向经济‘高价值’转化通道,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美丽长江马鞍山示范段。”
袁方代表介绍,马鞍山还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加快凌家滩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新办好长江文化论坛,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马鞍山段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深化与沿江城市文旅合作,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诗意长江马鞍山示范段。
袁方代表表示,马鞍山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活力长江马鞍山示范段。 (经济日报记者 梁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