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中心参考文献(物流管理参考文献近三年)

个人学习 17 0

物流配送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务》是港口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但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很有必要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从分析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务的项目教学目标出发,探索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项目课程教学设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项目化教学是将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设计成具体的技能训练项目,各项目相对独立但又有机组合,形成与职业岗位、岗位职业能力对接的课程体系

《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港口物流方向)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立足于港口物流工作岗位流程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环节方面,把港口物流行业进出港流程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主要培养适应船舶引航、港口调度、库场业务管理、港口费收、港口报关报检、保税物流、港口行政事务管理等岗位工作的现代港口物流人才。

通过本项目课程教学,学生能进行港口环境分析、港口装卸工艺流程设计、港口生产计划与调度、港口集装箱业务管理、船舶理货、港口库场业务管理、船舶进出港等技能,使学生掌握港口“一线经营管理人”应具备的港口物流管理知识、技能。

一、《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务》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1.确定项目化教学目标

根据对北海港股有限公司港口物流企业及相关部门、物流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调研、访谈,对岗位职责要求进行分析,明确了《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务》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港口与物流、港口物流与经济的关系;(2)了解世界、中国主要港口的基本情况;(3)了解港口装卸机械、装卸工艺的发展;(4)了解港口生产计划与调度作用、类型;(5)了解集装箱检查桥与货运站的功能;(6)了解船舶理货的产生、发展、原则、范围、岗位职责;(7)了解港口库存的功能、构成;(8)了解船舶类型;(9)了解港口竞争主要因素、港口市场营销的方法;(10)掌握港口的功能、港口的系统构成;(11)掌握对影响港口物流发展的经济因素的分析;(12)掌握港口装卸工艺的基础知识及装卸设备选择的基础知识;(13)掌握集装箱在港口进出口所需单证及集装箱进出口流转程序;(14)掌握港口生产计划与调度调业务过程;(15)掌握港口库场出入业务流程;(16)掌握理货单证的使用;(17)掌握船舶进出港业务流程。

能力目标:

(1)能对港口物流发展做出合理规划;(2)能够对世界发达国家港口和我国主要港口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为物流公司选择合理的航线;(3)能对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进行分析、应用;(4)能正确操作集装箱进出口业务;(5)能对港口生产统计指标进行分析,能编制港口生产计划与调度;(6)能对船舶理货的流程进行优劣分析;(7)能进行港口库场货运作;(8)能办理船舶进出港手续;(9)能设计港口市场营销的基本策略

职业素养目标。(1)增强交流沟通,团队合作意识;(2)创新能力.

2.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第一,教学内容。明确项目化教学目标后,对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务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确定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务教学项目和课程内容。项目任务确定必须做到(1)任务必须与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为依据;(2)项目化任务不能过大,且具有可执行性;(3)项目完成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4-8节课为宜。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务项目的选取与任务见表2。

第二,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参观为辅,模拟操作流程为依托,完成任务为目的。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选用教材,以多媒体授课方式进行理论知识讲授,体现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港口物流的部分内容,如港口装卸机械及工艺的组织,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港口装卸机械进行感性认识,再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到实地参观,学习整个装卸工艺的流程,最后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实训任务。

第三,考核方式与标准

表2 《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务》项目教学内容

二、《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务》项目化教学实施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项目化教学实施使课堂效果有了极大改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提前适应职业岗位,有利于学生对社会及企业的认知。但同时也存在以一些问题,下面主要就这些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1.教材不能体现项目驱动,任务导向

目前,以项目为主的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务教材极少,且水平不高,教材设计的项目、工作任务与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际工作有诸多不符,很难体现其在准职业岗位中的地位,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极大困难。

因此,学校应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港口企业、行业专家、技术人员参与项目教材编写,强化校企合作同时,从分利用港口企业、行业专家、技术人员对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的准确理解,设计项目、工作任务,构建项目化教学内容,并进行项目教学教材的编写。

2.教师水平严重影响项目实施

由于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教师缺乏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际工作经验,对该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把握不够全面、准确,不但影响项目设计,还影响教师对项目实施的控制。

建议学校创造条件,让教师定期到港口企业挂职锻炼,同时聘请港口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担任项目化教学,共同学习、进步。

3.学生的知识、素质水平制约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由于本书专业部分学生知识基础、学习态度、素质水平有限,无法达到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要去,导致出现部分学生不参与项目工作任务,不主动创新,缺乏团队精神。

建议教师在项目教学实施最初阶段,对项目进行分解,使其尽量简单化,有意识帮助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教学实施,逐步加大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港口物流论文

摘要:人才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作为企业管理核心问题的人力资源管理又以绩效管理为核心。以下将从我的实践经验出发,针对港口物流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港口物流企业;绩效管理;绩效评估指标

一、加强绩效管理的意义

加强港口物流企业绩效管理水平:可以提高员工积极性,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可以加快员工作业效率,从而提高企业业绩;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各部门的工作进度,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提高港口物流企业管理的水平,需要可靠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而这是一难点。下文围绕如何解决这一难点从三方面做出分析。

(一)绩效评估指标

绩效评估指标的三要素为:指标名称、指标定义、评估尺度。港口物流企业首先要对每个绩效评估指标做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定义,符合不同文化层次工作人员的理解要求,避免歧义和评价误差。工作业绩指标、工作能力指标、工作态度指标是港口物流企业绩效评估指标的主要内容,在评价各项指标时要保证工作业绩指标的权重最大。

(二)绩效评估指标的选择依据

参考绩效评估目的、充分体现员工工作内容、获取信息要高效快速、简单可行、稳定可靠都是港口物流企业进行绩效评估指标的选择依据。

(三)绩效评估指标的选择方法

在工作分析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题访谈法、经验总结法五种绩效评估指标方法中,港口物流企业应选择最利于企业发展的工作分析法和专题访谈法。

三、注重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

绩效管理过程中应注重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为了使绩效管理工作完整有效,港口物流企业在绩效评估结果反馈过程中需着眼于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按照反馈的态度和内容可分成三种:正面反馈、负面反馈和自我反馈。正面反馈是针对员工正确行为做出反馈,其作用在于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形成良好工作氛围,因此企业要积极做好正面反馈,特别是当员工减少错误行为时。负面反馈即“批评”,是对员工错误行为做出反馈。其目的在于让员工觉察自己的不足并做出相应的改进。负面反馈要求管理者尊重员工,选择合适的环境和恰当的尺度对员工错误行为进行纠正。自我反馈就是员工按照原来制定好的一套规范明确的绩效标准与自我工作做比较,发现自身优点和缺点,使员工高效完成任务的机制。它适于重复性和例行性的工作。绩效标准的制定要做到员工认可、可信易行。确定绩效标准之后还要建立一套能够形成良好氛围,员工可以根据所形成的惯性思维对自身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并改进的办法。

(二)绩效改进计划

绩效评估结果是员工工作绩效最直接的反应,因此要想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港口物流企业必须依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绩效改进计划应含有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找出员工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工作方法、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三个方向着手;二、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要积极改进,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其中需要包括详细的改进措施和对员工的培训内容。遇到特殊问题时还要做到分阶段、分步骤解决;三、确定绩效改进的目标。目标要落实到员工在某个绩效评估指标上的评估得分结果。绩效改进计划的原则:首先,改进计划要从实际出发——简单的先列入计划中改进,难的要做长期改进计划,不太紧急的则可稍后再列入计划。第二,员工的认可是计划改进的前提。最后,企业要对员工绩效改进工作加强指导,采用分阶段考察的方法第一时间发现员工的问题,及时纠正,提高工作质量,使工作向原来制定的目标靠近。

四、港口物流企业实行绩效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发展性原则。保证员工岗位目标、组织阶段性目标与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使个人与企业一同向前发展。沟通性原则。绩效管理过程中,上下级相互沟通、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间的相互交流能够促进员工和企业绩效共同进步。公正性原则。绩效评估要本着公平、公正和客观的原则,一切都要从事实出发。激励性原则。激励员工是考评的目的,考评结果不仅是对优秀员工的奖励和对出错员工的处罚,同时也是员工职业发展的推动力。可操作性原则。绩效指标设计及绩效实施方案要做到现实可行,科学合理,同时实行分级考核。

(二)创造实施绩效管理的理想环境

第一,保证每位员工都能参与绩效管理。首先,各级管理者积极参与,严格遵守管理规范是绩效管理成功的前提。其次,依靠宣传到位,员工理解,员工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的办法提高员工参与的热情。第二,为保证企业绩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还要有针对性对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和绩效考核人员辅导培训。第三,拥有独立的监督体系,评价员工要公平客观,增加员工企业归属感,形成优秀企业绩效文化。

(三)其它建议

为节约人力、物力、高效完成企业目标,企业要积极和专业咨询机构合作,找到符合企业实际的绩效管理方案和实施细则。实施绩效管理的同时,也要及时调整完善内部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和预算调整制度,保证绩效管理与以上制度有机结合。企业HR系统及绩效考评系统的开发和完善,员工岗位说明书和员工职业生涯的制定规范是绩效管理全面实施的基础。最后,做到先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试点,成功后再做全方位的推广工作。五、结语绩效管理是港口物流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成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港口物流企业必须从现在起就要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绩效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章思平.浅议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J].现代商业,20xx(2).

[2]刘秉镰,王鹏姬.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物流企业绩效层次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xx(7).

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张艳霞,霍震.配送中心选址的模糊方法研究[J].物流技术,2002,3(3):20-22.

[2]黄斌.Hopfidd人工神经网络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中的应川[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技术,2003,12(3):24-29.

[3]胡刚,王淑琴,李铁柱,朱中.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报,2002,12(6):172-176.

[4]孙会君,高自友.考虑路线安排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双层规划模及求解筧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3,6(2):115-119.

[5]蒋忠中,汪定伟.B2C屯子商务中配送中心选址优化的模型与算法[J].控制与决策,2005,20(10):125-128.

[6][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99,114(1):127–140.

[7]—[J].FinancialTimes/(7):1024–1032.

[8][M]..

[9]—P[M].

[10][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85,22(3):263-279.

[11]徐杰,田源等.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案例[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18(10):16-18.

[12]王燕,蒋笑梅.配送中心全程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3]王转,程国全.配送中心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14]周凌云,赵钢.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5]许恒勤,成晓钧.物流系统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6]董维忠.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7]高举红.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8]杜文.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9]赵小柠.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0]谢金星,薛毅.优化建模UNDO/LINGO软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