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管理物流
如果是三家及以下实体店(包含微信客服)的规模,可以定期或划分专区来宣发或放置老款 畅销款的配比。同时定期开发新款。如果是规模三至十家实体店(包含电商平台),需要根据各店铺的特色和具体情况来决定一个款供给一部分店的数量,以此来平衡库存压力和上新频率。
如果是中型规模,即达到十家以上,一百家以下实体店的规模,这种店一般是某一个区域的连锁店,我们可以将店铺分成不同的等级来决定不同的新老品配比。一般小而美的店会比较重视销量好的老款,往往一个款可以卖好几年。
(2)品类、价格带、尺码、颜色、渠道配比
品类结构有上下装、内搭外套、牛仔羽绒服等特殊品类,需要视地域、气候和客群来进行品类配比。女装一般上装比下装多,内搭比外套多,特殊品类视情况而定。
男装和女装结构类似。价格带取决于客群,了解你的客群收入如何?会在服饰方面花费多少钱?知道了这些才能确定价格带。价格则取决于成本和竞品,但不是必须要小于竞品。这要看你的品牌竞争力在哪里,除了低 价,设计、独特性、功能性都可以是你的竞争力。
尺码配比取决于主要客群,有历史数据最好。但参考数据的尺码标准要统一。颜色方面看款式的定位,走量款需要大多数人能够驾驭的颜色,形象款则看当年的流行色。
渠道配比则可以参考往年的销售数据、当地经济状况、店铺所在方位和大小等等因素来决定 (这些参考维度也可以用来给店铺分级)。
如果是电商则可以参考平台特色:如某多重视低价格;某宝重视款新款多;某东客单价较高,重视质量等,对症下药。
(3)货量/货值
货值的计算单位和方式要统一,否则单位和方式不统一则结果没意义。以此次疫情为例,在考量下一阶段(可能是半年可能是一季)的货量/货值时,一定要留出一部分资金预防意外。
(4)预期折扣/毛利
那么预期折扣/毛利目标要怎么定呢?毛利额>=除商品本身以外的公司运营成本。公司的运营成本包括租金、水电网、人员工资、产品研发、库存损耗、物流费用、其他办公物资和消耗,所以目标毛利率必须覆盖这些费用。
2、季度商品需求规划
(1)产品开发
商品人员需要结合商品数据给出下一季度的开发需求。比如畅销款的特征(颜色,款式等),成本范围、各品类数量。将开发任务和截止日期给到设计/买手部门。跟款式相关的东西我更建议直接把畅销款的数据给到设计部门。
(2)上市波段
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品牌和企业上市周期和波段需求不一样,需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客群特征、往年销售、温度、店铺定位、天气、商场活动等等综合考虑来确定上市周期和每个周期上新的款量。
总体来说女装上市波段比男装密集;快时尚上新比奢侈品密集;小品牌上新比大品牌密集。上市周期短波段密集对品牌的开发能力要求高,视品牌规模而定。时间短的十至十五天一个上新周期。
(3)价格波段
不同价格波段的款成本上限不同,在工艺、面料和款式设计方面要区分开。以三个价格波段的款为例,走量款款少量多,好搭配价格也相对较低,适合大部分场合和大部分人,但因为价格波段比较低成本限制也比较严。
陈列款价格中等款多量少,给顾客多种多样的选择,同时也可以作为走量款的对比款,即价格相对高款式质量却比走两款高一个波段。这种款大约占 70%。形象款款少量少价格高,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而存在。
(4)下单节奏
这需要结合商品生命周期。比如广东的冬天大衣的生命周期是一个月,T 恤的生命周期是六个月。你无法在一开始就把所有的预计销售的商品都生产出来。
如果生产一批货生产时间要十天,那你就至少提前十天下单。这就需要算存销比,这批货只能卖十二天了你就得追单,算上申请流程和物流时间你不能只提前十天,而是至少提前十二天。如果流程长物流慢就得提前更多天。
3、上市计划包括:
(1)样衣确认
样衣确认要综合销售人员、商品部门的意见,尤其是走量款,一线销售的意见非常重要。
(2)拍摄计划
拍摄人员、模特、拍摄场地、物资和设备。最好可以由自己的视觉部门负责拍摄,如果找摄 影师合作会比较容易出意外。模特一般是从外面租的,价格以小时计。拍摄场地、物资和设备提前确认调试。确认完片时间以及是否包 P 图。合同清晰不含糊,付款方式、途径、拍摄 标准、完成时间等等都要一一确认。
(3)生产计划
整个生产流程主要是:供应商物料到达-检验生产-成品质检-出库-总仓-地区总仓-店铺验收,要考虑到物流、天气、交通、自然灾害、其他意外等多方面因素,所以要留出时间余量。留下来的老款一定是经过市场检验非常好卖的款了,但不适合新季节上新,不应当放在第一波,应当放在中间的波段。
商品管理物流
1、预算/订货
1)新老品配比
2)品类、价格带、尺码、颜色、渠道配比
3)货量/货值
4)预期折扣/毛利
2、季度商品需求规划
1)产品开发
2)上市波段
3)价格波段
4)量本利
5)下单节奏(订货会订单、追翻单)
3、上市计划
1)平台/店铺货品分配
2)上市定价
4、销售复盘
商品管理物流
商品管理的终极任务是让合适的商品以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地方卖给合适的人。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和品牌来说,出货量和资金有限,无法在成本和客源获取方面获得规模优势,只能从灵活的货品生产、调拨和销售手段入手进行商品管理。
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和品牌,管理者无法靠脑袋来记住众多的事物和数据进而做出合理的判断,如果仅靠直觉拍脑门做决策极有可能导致畅销货品缺货和滞销货品堆满仓库,造成极大 的浪费和拖累。因此越是规模大的品牌和企业越是需要一个成熟的商品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