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帮物流黄岩站(货车帮加油平台)

个人学习 23 0

互帮物流黄岩站

1.加快实施物流通道建设。在充分整合黄岩区既有通道布局的基础上,集合黄岩区产业、城镇体系布局,至2025年规划建设形成“两纵两横”的综合型运输通道,力争实现我区连接省内、长三角等主要城市的快速到达,实现对外交通立体成网。

表5-1“二纵二横”综合型运输通道

道路交通组成

通道功能定位

温州-黄岩

-宁波通道

甬台温高速公路、规划省道余姚至温岭公路、甬台温铁路

国家沿海综合运输大通道;

黄岩区联系宁波都市区和温州都市区的便捷通道;

黄岩区南北向城镇发展轴。

温州-黄岩-杭绍湖嘉兴通道

杭绍台高速公路、G104国道

浙东南与浙北运输通道;

黄岩区联系杭州都市区的便捷通道;

黄岩区南北向城镇发展轴。

椒江-黄岩-金华通道

规划省道椒江至武义公路、金台铁路、永宁江航道

浙中南地区来往浙东沿海地区的出海通道;

黄岩区联系金义都市区的便捷通道;

黄岩区东西向城镇发展轴。

路桥-黄岩-丽水通道

规划省道路桥至永嘉公路

浙中南地区来往浙东沿海地区的出海通道;

黄岩区联系金义都市区的便捷通道;

黄岩区东西向城镇发展轴。

“十四五”期间计划基本形成“四纵四横一环”干线路网。主要续建及开工公路共10个。

高速:开工建设甬台温高速改扩建项目。

国道:续建104国道黄岩头陀至院桥段公路工程。

省道:续建余姚至温岭公路黄岩北城至温岭泽国段工程及其院桥支线、82省道复线黄岩马鞍山至后洋段工程。开工建设椒江至武义公路黄岩北城至头陀段工程、椒江至武义公路黄岩宁溪至仙居朱溪段工程。

县道:续建院桥至沙埠公路改造工程沙埠段。开工建设104国道民建至北洋连接线民建至澄江段改造工程(九澄大道快速路)、临划线头陀至澄江东岙段改建工程。

村道:续建黄岩区山头姜至百丈公路工程。

2.推进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是整合我区众多中小物流企业,实现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佳途径。完善物流园区管理体制,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结合区位特点和物流需求,发展货运枢纽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口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以及农产品、农资、钢铁、煤炭、汽车、医药、出版物、冷链、危险货物运输、快递等专业物流园区,发挥园区的示范作用。

根据《台州市综合立体交通规划》及黄岩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城市空间布局,形成合理规模与布局、交通衔接顺畅、服务功能多样化的货运枢纽。

专栏5-1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为实现2025年台州市集中建设区(中心城区范围)基本实现“快件一小时”配送。

黄岩区“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

1、推进重大物理基础设施建设。台州(黄岩)物流园区:拟建成为300-500亩物流综合园区,结合电商、快递、冷链,打造五位一体的综合园区;将黄岩智慧物流园改建为专业化的智能化项目园区及电商创业孵化中心,建设城市分拨中心台州传化洲锽公路港物流中心二期项目,以及推进建设以大票货运为主的黄岩成辉速运数字快运港。

2、打通物流枢纽最后一公里。打通各物流节点与港口、铁路货运场站及公路场站等交通枢纽的“最后一公里”,依托道路连接线、高速公路出口及城市主干道等货运通道,加强与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对外交通干线的衔接。打通对外交通干线的衔接道路、园区与产业基地的衔接道路。加强园区工商、税务、运政、报关、报检等一体服务设施,完善检验检疫、海关通关、集中查验等配套服务,加快电子口岸建设。

3、加强建设仓储集聚区。重点集聚黄岩港区仓储设施,建设具备智能仓储、中转分拨、配送等专业化、智能化的仓储设施,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推动平层仓储设施向立体化网格结构升级,加快货架、托盘、叉车等仓库基本设施设备的物联网应用。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公共仓储设施集群,为企业提供仓储分拨服务。应用大型分拣作业流水线,延伸供应链设计,提升我区仓储物流整体服务水平。

互帮物流黄岩站

按照“区域协同、分类引导、滚动发展、服务覆盖”的规划布局原则,充分结合物流节点与交通枢纽、城市产业布局之间的紧密关系,按照物流需求类型、规模来布设物流节点。充分利用现状已有物流设施,保障民生物流需求,将物流服务覆盖到城市各个片区,建立一个分工细致、运行高效、服务全面的物流节点体系。

根据《台州市综合立体交通规划(2021-2050年)》、《黄岩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及黄岩区城市空间分布和产业布局,形成合理规模与布局、交通衔接顺畅、服务功能多样化的物流枢纽。

黄岩区“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建设黄岩现代综合物流园、黄岩智慧物流园、台州传化洲锽公路港物流中心二期项目、黄岩成辉速运数字快运港,同时对现状物流枢纽进行改扩建,提升服务能力。

专栏4-1 黄岩物流节点布局

黄岩区:立足模具橡塑、新能源电动车、绿色医化、汽摩配、机械电器、现代食品、工艺美术等多个产业的物流体量,打造台州西翼物流中心,加快内河航运振兴和黄岩港区开发建设,加快建设金台铁路集疏运体系,积极连入义甬舟运输轴。

1.黄岩现代综合物流园。项目用地300-500亩,建设区域物流综合园区,结合电商、快递、冷链,打造五位一体的综合园区。

2.黄岩智慧物流园。项目总用地200亩,改建为专业化的智能化项目园区及电商创业孵化中心,并同步依托物流网络建设先进的物流信息化平台。打造一个提供标准化物流、物流信息交流、电商云仓储、电商创业孵化服务的综合性项目园区。

3.台州传化洲锽公路港物流中心二期项目。用地面积10321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67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438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282平方米,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城市分拨中心。

4.黄岩成辉速运数字快运港。用地面积500亩,总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引入国内快运前30强企业,项目主要建设大票货运公路港,购置运力500辆车,部署全国网点,年运输规模60万吨。成为长三角最大的快运网络。

互帮物流黄岩站

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促进企业主体融合发展、设施设备融合联动、业务流程融合协同、标准规范融合衔接、信息资源融合共享等,形成自动化、数字化、协同化的物流生态系统。聚焦服务我区先进制造业,集中推进机械模具、医药化工、塑料制品、摩托车及汽摩配件等主导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平台型”“共享型”“互补型”供应链,实现降本增效。

1.促进业务流程融合协同。推动制造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密切合作,在生产基地规划、厂内设施布局、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引入专业化物流解决方案,结合生产制造流程合理配套物流设施设备,具备条件的可结合实际共同投资建设专用物流设施。加快发展高品质、专业化定制物流,引导物流、快递企业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做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增强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2.促进业务流程融合协同。促进工业互联网在厂内物流、线边物流领域的融合应用,优化物料、部件、半成品数字信息的匹配与对接,加强生产计划与流通订单的大数据支撑与高级算法衔接。支持大型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物流枢纽等依托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面向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物流信息服务,促进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高效协同。

3.培育两业融合的物流龙头示范企业。支持物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深度战略合作,加强上下游合作各方在采购、仓储、生产、分拨、销售、配送等各环节的信息共享,构建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动融合发展格局,创新供应链协同共建模式。培育企业设施设备标准化、核心技术创新化的龙头企业,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签订战略协议等方式,鼓励一批企业主体做大做强。

到2025年,物流业在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供应链协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增强。探索建立符合我区的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精细化、高品质物流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制造业领域物流费用率不断下降;培育形成一批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标杆企业,引领带动物流业制造业融合水平显著提升。

互帮物流黄岩站

1.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网络化立体化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输网络是应急物流体系的重要基础。应加快建设交通运输薄弱环节,构建网络化交通运输线。线路与线路之间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既有直达线路,又有迂回线路,确保全时畅通。建立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多维立体的运输网络,确保一种方式中断时,其他方式能及时补充。

2.规范危化品物流市场发展。加大危化品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原油、石化等大宗货物物流园区、码头仓储、大货车停车场、危化品专用停车场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强化源头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品运输市场准入制度,重点加强危险品运输作业过程监督管理,推进危化品等重点行业物流监管数字化转型,提升物流全程一体化监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提升危化品公共物流服务能力,提高货物换装的便捷性和兼容性。

至2025年,在完善江口危化品运输车辆停车场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新建1-2个危化品停车服务区。

3.建立健全应急物流响应机制。推动全区快递物流应急调度系统、各地应急指挥中心、交通应急指挥中心等资源整合,积极完善市区(县)乡三级联动应急物流响应机制。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建立应急物流的分级响应和保障体系。

互帮物流黄岩站

1.发展农村电商,提升黄岩西部物流配送网络。积极发展黄岩农村物流网络,开发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完善农村电商配送及综合服务体系。以本地龙头品牌(如“台九鲜”“好生活”“华联生鲜”等)为支撑,打造数字农业工厂,推动农牧、邮政、供销、交通、快递等相关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共享衔接,鼓励多站合一、资源共享、市场化合作,提升改造一批农村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网点,发展直销型、联盟型农村物流配送服务,开展“农超对接”“基地+社区直供”“批发市场+宅配”“移动互联网+众包”试点示范。建设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运营中心、镇级区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突破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应用和物流配送等瓶颈制约,实现农村“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打通“最后一公里”。到2025年,建制村农村物流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100%。

1.公交带货。在地处偏僻、运输成本偏高的村落,将乡村公交车和站点进行整合,采用“客货一体班线”物流配送方式,打通黄岩西部等偏远村落的物流服务。通过乡村班车每天最少送达一次,降低配送企业成本,方便当地群众生活,推动“快递进村”进一步深化。建设村级配送站、村邮站、村级电商服务站、E邮柜及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站等。

2.快商合作。电商物流集聚空间,建设集冷链、仓储、分拣、配送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中心,实现包括仓储、运输、装卸、储存、信息管理等多个环节的服务,分级快递物流配送,行政村覆盖率达100%。依托连锁店、农家店、超市等农村商业网点,联合邮政与快递企业,拓展物流服务功能,完善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网点布局。

3.商村合作。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建立运营中心,并且指导建立村级服务站。建成“农村淘宝”服务站点、丰收驿站、“村邮乐购”,结合村级便利店建设、农村青年创业、电子商务普及应用等工作,全面实施省级“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建立涵盖全区行政村的村级服务点。

2.加快数字乡村物流“新基建”。布局建设一批农村智慧物流服务站,加快推进农村物流服务网点智能化改造,加强智运快线、智能快件箱、无人快递柜、生鲜冷链物流柜等末端智能物流设备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乡村物流中的应用,鼓励乡村物流企业开展货物跟踪调配、车辆定位调度、物流信息汇总查询等多维度智慧服务场景。

互帮物流黄岩站

完善现代物流业统计制度,加快研究建立物流行业统计分类,加快企业样本库扩容提质,加强对物流重点企业运营成本、效率的监测。积极创新统计监管手段,加快与省级现代物流监管服务平台的对接,实现全供应链端到端监管。充分利用物流业运行景气指数,常态化发布并不断完善省级绿色物流发展指数。综合考虑亩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推动建立健全以物流业“亩均论英雄”改革为核心的物流绿色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全过程跟踪监测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开展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价。

互帮物流黄岩站

所谓物流系统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即物流系统信息化就是应用IT来改造物流系统,使得物流业的运作更加合理,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1.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开展。为了实现物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仅需要重视意识,还需要创新的观念。加强对物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管理者需要全面了解物流管理信息,意识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在控制运输成本的基础上,提升物流的运输质量。同时,物流业的发展当前受到各方重视,国家对物流管理提出了优惠政策,使物流管理水平逐渐提高,因此,管理者需结合这些条件创新自身的物流信息化系统,使物流管理信息化有更好的效果。

2.建设智能物流大数据平台,为多式联运提供后台大数据管理。黄岩区智能物流大数据平台是基于Internet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其目的为实现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建设这样一个跨行业、跨地域、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多方参与、系统扩展性强、开放性好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将成为台州现代物流业发展多式联运的重要支撑点。

黄岩区智能物流大数据平台依托综合性物流园区,通过示范试点(企业)项目带动,鼓励物流企业无缝接入,实现企业信息全面联通,提高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工作的协同性,实现物流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黄岩区智能物流大数据平台应包括平台层、数据服务层、应用层和数据采集层四个层面,其总体构架如下图所示。

图 黄岩区智能物流大数据平台架构

黄岩区智能物流大数据平台应该有别于功能性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要从平台构架上实现数据普适性、分布式和以服务为平台三大主要特征,同时实现超大规模、虚拟化和高可靠性的技术目标。在建设时,首先应将核心数据节点和分布式数据节点进行分别构建,将核心数据建立的云端,并通过标准化的数据服务与建立在政府部门、物流园区、物流企业的数据进行交换和同步。其次,在数据储存和检索时,应以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数据结构为主,通过分布式的数据服务构架(比如Hadoop)实现复杂分散数据的智能处理。第三,应该通过台州市智能物流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契机,统一定义台州市物流业的标准化服务接口,梳理好政府、物流企业(园区)、制造企业和普通客户之间的业务流程和交互关系。

黄岩区智能物流大数据平台可进行分期建设,应该在“十四五”初期完成平台的规划、论证和立项工作,并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完成平台的建设。黄岩区智能物流大数据平台建成后,可形成集各方资源、物流信息交换、供应链整合、物流资源撮合和在线交易、实时监控和调度、智能数据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中心,可以作为国内区域物流大数据平台的典范,并向全国推广。

3.合理进行资源划分。物流系统信息化水平对物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完善技术设施,对数据进行清晰的划分整理。另外,各部门还需要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形成物流系统信息化可供参考的数据流,进一步提高物流信息水平。

六、保障措施

互帮物流黄岩站

1.服务产业、支撑引领。立足服务黄岩产业经济新发展格局,着力优化物流功能和空间布局,引领物流核心区、重点物流枢纽、冷链物流、乡村物流、城乡配送高质量均衡发展。

2.畅通堵点、提质增效。围绕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发力破解堵点难点问题,加快发展多式联运,畅通干线运输物流大通道、激活支线末端配送小循环,支撑引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升物流服务经济效益和效率。

3.绿色集约、安全稳定。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物流体系,支持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与安全,构建军民融合、平战结合的应急物流体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4.数字赋能、创新变革。以数字技术为引领,加快物流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发力智慧物流新基建,激发产业新动能。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物流服务的智能化、网络化、规模化、数字化。

互帮物流黄岩站

加快补齐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网络布局,推广冷藏车辆运输与标准化监管,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和推进“全链条”冷链物流。

推动物流园区、大型仓储基地或大型快递分拨中心智慧化改造,推广应用自动分拣、智能搬运和装卸、智能投递等智能物流装备。应用5G技术、物联网技术,鼓励货运车辆加装智能设备,发展机械化、智能化立体仓库。

深化推进物流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行政审批办理流程;建立物流领域审批事项的“单一窗口”,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推进基本实现群众办事事项网上办、掌上办;鼓励实现交通运输、物流从业人员资格认定等事项“全省通办”。

至2025年,力争打造完成1个智能化冷链物流基地,1个物流示范县(市、区)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及1个物流园区提质增效试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