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长安物流香港
3月28日,市政府召开的专题会议,明确东莞市长安镇跨境货物运输接驳点工程建设项目由东莞港务集团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按疫情防控应急工程建设,要求确保项目在一周内正式动工,一个月内完成建设。为尽快落实市政府工作部署,港务集团高度重视,于3月29日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决策,成立了项目指挥部,强调要坚持党建引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长安跨境接驳点打造成一张亮丽名片。
东莞港务集团董事长万辉督导项目建设情况。
长安跨境接驳点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港务集团党委与施工单位中建四局一公司党委开展了联学联建活动,签订共建责任书,明确了“六联”共建内容,确保双方在党建引领下推动项目建设如期顺利进行。在项目指挥部的统筹下,项目各部门高效协同,将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制定每日销项清单,细化到每日上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实施每日例会工作机制,畅通各方沟通渠道,有效实现了进展反馈、沟通充分、动态调整、综合决策的管理闭环,成功克服了物资采购、人员配备、设计调整等各种困难。参与项目建设的党员头连续值班,从工地现场的运营准备、协调落实到上下游人员的防疫和生产安全,从研究讨论车辆接驳流程到制定完成“十一步接驳法”,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联建共建”揭牌仪式。
长安接驳点项目建设用地约93亩(约62万平方米),项目于4月2日正式开工建设,5月6日正式完工,项目工程具备运营条件,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个月内达到投入使用标准的要求。当前,整个项目可以解决每天2000车次以上的跨境货物运输需求,为缓解深圳陆路口岸交通堵塞、保障供港生活生产物资供应和相关产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东莞长安物流香港
畅通东莞外贸物流通道
过去一年,受欧美疫情影响,东莞企业面临货物压港、船舶跳港、提还箱困难、成本高昂等各种问题,东莞港务集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党员与商务团队一起攻坚、主动求变、抢抓机遇,成功开通欧美包船准班轮直航航线业务。
在码头板块党员不懈努力下,欧美包船航线业务不断丰富,2022年一季度已新增4条欧美包船航线和1条远洋集装箱班轮航线,分别通往英国利物浦、美国波特兰、怀尼米和洛杉矶,其中英国利物浦航线为目前华南地区至欧洲最快的班轮航线之一。目前,累计开通了18条包船航线,运营70个航次,挂靠加拿大、德国等10余个国家,为东莞企业提供东莞至欧美地区高效便捷的直航服务。
“东莞-利物浦”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
此外,东莞港国际物流党支部书记挂点,顺利推动“香港—东莞国际空港中心”项目,首创跨关境海空联运模式,将香港国际机场安检、打板、集拼等核心环节前置至东莞港,实现了一周两班常态化运作。
在“党建+N”工作模式带动下,东莞港水上运输物流大通道畅通高效,截至2022年4月底,东莞港外贸箱量同比增长近100%。
东莞港务集团表示,接下来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东莞港开放平台能级,全力保障东莞水上物流大通道畅通,为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积极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_胜利召开。
【记者】施美
【通讯员】叶家健
东莞长安物流香港
“香港机场的货物主要来自内地,目前受深港陆路口岸和广深高速公路的速度制约,比如因为堵车错过航班,”民航业内人士李瀚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且对香港机场来说,货物从内地通过陆运经过香港运到海外,要过‘内地出,香港入,香港出’三道关,这对香港机场来说反而是劣势。”
自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虽然主基调更强调大湾区三大枢纽机场开展合作,但实际上各家都希望发挥更多主导作用,因此竞争在所难免。
香港机场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客运业务就已经在内地机场和航空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热潮中受到明显影响。疫情爆发之后国际航空旅行需求断崖式下滑,对于以国际中转业务为主的香港机场而言更是打击巨大,从最高位居客运吞吐量全球第八位一路滑落至2021年的第二十位。但在货运业务上,从2010年至2021年,除了2020年位居第二之外,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航空货运枢纽机场。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国际航空货运门户,整个区域内约四分之三的国际货物经香港国际机场转运至海外。这也是香港机场在货运业务上一直可以牢牢压制大湾区同样在货运业务上具有野心的广深机场最大的优势。
从2019年至2022年的货运吞吐量来看,香港机场分别达到万吨、万吨、万吨以及420万吨,而此期间广州和深圳机场虽然也保持着不错的增长势头,但即便是在数据最高的2021年,加起来也就只达到361万吨,较香港机场还有近一个深圳机场的差距。而如果只看国际和地区的货运吞吐总量则差距更大,香港作为国际转口贸易港,其航空货运全部的业务都是面向全球市场的,而广深机场在2021年业绩顶峰时国际和地区货量也只有不到210万吨,不到香港机场的一半。
但香港机场依然还是决定深入内地“揽货”,这显然也是看到内地民航业已经开始改变以前重客轻货的姿态,并且在政策扶持以及大量资源的投入下,一些结构性变化开始初现端倪。
比如虽然目前广深机场在国际和地区货量上虽然较香港机场有明显差距,但其在总货量的占比上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有官方数据统计,2019年香港机场、广州机场以及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货量市场占比分别为、以及,但2022年这一比例就变成了、及。
而珠三角地区作为重要的外贸货源地,尤其是货值较高的电子类产品重要的制造中心,在广深机场一直以来谋求在航空货运业务发展的诉求之下,难免让香港机场感受到危机。
正在建设中的深圳机场第三跑道以及机场附近投资百亿的深圳港宝安综合港区一期工程,按照规划将建设包括多用途泊位,物流仓储、冷链物流、物流供应链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按照当地相关部门的说法,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服务大湾区区域发展的能力,与在建的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共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而香港机场同样也正处在“大动作”中,按照香港机管局的说法,待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在2024年系统工程完工并启用之后,香港机场可以满足航空交通需求,到2030年每年可处理亿人次旅客、1000万公吨货物。
而广州白云机场同样正在进行三期扩建工程,按照设计目标,此项工程完工后,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380万吨。终端旅客吞吐能力达到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600万吨。
大湾区三大航空枢纽都在“大兴土木”“扩军备战”,这也就不难理解香港机场主动出击,在目前的陆路通道之外开辟海空联运模式从内地直接揽货的动作背后的深意。“(东莞物流园)肯定会为香港机场带来一些竞争优势,但是现在香港机场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所以对整体格局的变化不会很大。”李瀚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