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理工物流复试(复试是不是基本就定了)

个人学习 19 0

哈理工物流复试

1、学术学位

学科门类(专业)名称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哲学[01]

323

经济学[02]

346

法学[03]

350

文学[05]

363

理学[07]

279

工学[08](不含力学[0801]、热能工程[080702])

273

力学[0801]、热能工程[080702]

260

管理学[12]

340

2、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名称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法律(非法学)[035101]、法律(法学)[035102]

326

翻译[0551]

363

软件工程[085405]、集成电路工程[085403]、仪器仪表工程[085407]、光电信息工程[085408]、机械[0855]、动力工程[085502]、材料与化工[0856]、资源与环境[0857]、土木水利[0859]、电气工程[08580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方向)

273

计算机技术[085404]

287

控制工程[085406]

307

通信工程[085402]

301

电气工程[085801]电机与电器方向

291

电气工程[085801]高电压与绝缘方向

290

电气工程[085801]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

291

会计[1253]

212

102

工程管理[1256](工业工程与管理)

208

工程管理[1256](物流工程与管理)

208

工商管理[1251](非全日制)

167

工程管理[1256](非全日制)

178

3、“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依据《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专业学位类)》,初试任一考试科目单科成绩在A类分数要求线下5分以内(含5分),初试总分在A类分数要求线下10分以内(含10分),且单科成绩和初试总分不能同时低于国家线。

4、我校对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专项计划,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考生,执行教育部有关加分政策。

5、各专业应实行差额复试,学院自主确定复试差额比例,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对生源不足的专业,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度降低差额复试比例。

附2023年考研国家线

哈理工物流复试

一志愿复试分数线

1、学术学位

2、专业学位

3、“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1)初试总分为500分的专业,按照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的国家线执行;

(2)初试总分为300分的专业,按照专业对应B类地区考生的国家线执行。

4、我校对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专项计划,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考生,执行教育部有关加分政策。

哈理工物流复试

一、进入复试人数及平均分

工业工程与管理

21届进入复试37人

最高分230

最低分182

平均分197

物流工程与管理

21届进入复试12人

最高分232

最低分195

平均分206

复试名单

二、分数线(总分/管综/外语)

工业工程与管理

21届

182/86/43

物流工程与管理

21届

195/86/43

三、招生人数

工业工程与管理

21届计划招生29人

参加复试37人

实际拟录取30人

拟录取平均分199

物流工程与管理

21届计划招生9人

参加复试12人

实际拟录取10人

拟录取平均分208

哈理工物流复试

1、学术学位

2、专业学位

3、“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依据《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初试任一考试科目单科成绩在A类分数要求线下5分以内(含5分),初试总分在A类分数要求线下10分以内(含10分),且单科成绩和初试总分不能同时低于国家线。

4、我校对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专项计划,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考生,执行教育部有关加分政策。

5、各专业应实行差额复试,学院自主确定复试差额比例,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对生源不足的专业,以国家线为基准复试线。

附2024年考研国家线

哈理工物流复试

接下来的话我们讲一下第二个部分就是复试怎么去准备,复试怎么准备,我把它分成两个部分去讲,一个是英语综合面试。

英语综合分析,我们这样复试的话你这里这个部分的话,我觉得你要把你能准备的部分给它准备好,就是我们就不讲英语面试,首先自我介绍这个部分肯定是可以提前准备的。到时候你复试的时候可能会紧张,所以你要提前做到你能很流利的给背下来,到时候不要一卡一卡的,这样就不太好了。因为我觉得英语表现不好,挺影响后面综合面试的。所以说能提前准备的提前准备,就为了把它准备好。英语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去让你回答,你自我介绍完之后他会给你提个问题,英语问题我觉得是比较难去把握的了,因为他看你运气的。

他有时候问到的是一些常见的问题,有时候会问到一些如果问到专业问题的话,我觉得那就非常非常难了。所以说这个部分也不涉及让你一点不准备,你也是可以准备的,你可以准备一些像别的学校考过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假如问什么兴趣爱好这样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你可以提前准备准备。到时候他如果问了一个别的问题,如果是你没有准备好的,你到时候就想办法把它扯到你准备的问题上面去,这时候你也能答上一点,我觉得这样是比较省时间的,就是你通过简单的问题,想办法给他转换到机子准备过的问题上面去,这样有话讲。一般也不会太为难你,但是你切记到时候一句话不说,一句话不说的话英语可能就分数就比较低了,因为我身边我看到当时我们组就有一个英语分数很低,好像英语才70多分。我觉得最难的问题是专业课的问题,但是大家也不会太担心。如果英语问到专业和问题大家估计都不会。假如往年我看到好像问你让你应用英语做一个简述地震的成因这这种东西,这个我觉得大家不用太担心,就是因为你不会大家应该都不会是。第二个部分综合面综合素质面试,会问到一些和专业课有关的一些东西,就是刚才讲的像共同案例的一些分析,一些学科前沿的问题,但是也不排除一些比较友好的问题,比如说你读研期间的规划这样的问题也可能会出现,我当时遇到的就是一个跟专业还有一点关系的,就问你frp,当时我遇到的是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需要你涉及面可能需要你广一点。

我听说学姐到时候好像会给你们搞一个就是关于工程事故以及学科前沿的一个小的几次课,所以这个到时候就尽量去准备一点,综合素质面试在开始之前的话会问你有没有科研科研经历或者奖项,你如果有的话,可以把它提前把它准备好,到时候在那个房间里你就直接展示给那个考官看一下就可以了。我觉得没有的话大家不用太担心,因为我了解到的是大部分人都没有,大部分人都没有的情况下影响你的分数的主要还是你当时的现场的表现,你就提前准备好材料,这是英语和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专业课的方面,前面两个部分其实英语稍微会影响到大家一些,专业课部分我觉得是更重要的,专业课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你就按照笔试的要求去进行复习,虽然如果线上是没有笔试的,但我是建议大家是按笔试要求去准备,我认为面试就是笔试的一个再拓展,你要优先保证笔试的部分内容你都能够掌握。

我笔试的大部分的内容是面试会考你的内容,在此基础进行拓展,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建议大家是提早准备,有时间对课本上面一些边角料的知识进行一些复习,因为我当时就被问到了好多就是课本上边边角角的知识点,当时就觉得我考的不会太好,但是如果运气好也可能问到的就是课本上的一些重点知识,我觉得如果问到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因为重点就是大家可能可能都会复习到。课本上重点知识肯定大家都能复习到,就是怕那个教材上面那些边边角角的知识,因为可能你遇到边边角角的问题到时候就懵了,当时现场那个氛围你可能就懵了,就不知道说啥了。所以说我建议大家有时间要复习更全面一点。针对线上复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线下复试他会考你计算,线上复试可能就不会问你太复杂的计算了,甚至就连计算题都不会有了。我当时记得我当时好像只有土力学问到了一个小的一个计算,还是一个概念性的计算,具体题目我不太记得了,所以说就太复杂的计算他就不会再去考你了。这也是它的一个特点。你们要提前把真题买了,真题是比较重要的,特别如果是线上的话,特别是他的简答题,你可能要每道题都要搞得很清楚,前期你最好把计算题也给弄清楚了,反正真题也就那么多套,大家有时间肯定要把它多搞几遍的,把每道题都搞清楚。

复习的思路我当时是跟着小鹿学姐的视频去学习的,它有个特点是会请工大本处的学长过来,学长是会给大家画重点,重点我觉得学长画的是挺清楚的,这个重点能够帮助你复习的更加高效一点,你自己直接拿一本书过来看的话,你可能效率就没有那么高。学长会告诉你哪些地方是比较重要的,他本科可能会考过多少次,考研的时候考过了多少次,他会给你讲的比较清楚,让你复习起来更加的有思路一点。具体的科目来说的,像混凝土我建议大家是理解为主,记忆为辅,混凝土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它的计算原理,我觉得不必要去死记硬背。但对于土力学我觉得即使大家理解了很多概念,但是最后考试你还是避免不了要去变很多东西。对于钢结构的话,可能很多同学就好多地方就理解不了了,我认为那个钢结构可能是比较费劲的一门课,但是你们今年有个特点,刚才给大家看到的那个看到的今年的安排把它分开了,只有第一套卷子里面有钢结构跟混凝土,第二卷子是只有土力学和地基基础,你到时候可以直接选好。就算你选了钢结构,到时候有些东西可能你复习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复习不明白,该死记硬背还得死记硬背,有些东西不是你逞英雄的时候,就不是说你时间很紧,你非要把那个知识点搞清楚,导致后来很多东西都没复习到位,你在复试结束之后就大把的时间去考虑这些问题,现在这个阶段其实你还是为了复试的时候拿更多分数,这是专业课部分。

线下复试简述

讲一下线下复试,线下复试我只能根据我自己了解到的给大家去讲一下,因为我去年参加的是线上,我也没有参加过线下,我了解到线下时间是这个样子的,我认为线下可能会比线上要难搞很多。

线下按照往年19年的之前来看线下要比线上要多看很多东西,你到时候还需要看高层和抗震,你还要准备笔试,线上是没有笔试的,线下还需要笔试,而且面试也有很大区别。面试刚才看到的只有4门课,4个房间你需要进去考,但线下你需要面试6门,我觉得线下是很费劲的。

在你原来线上的基础上增加笔试3门,比如混凝土、钢结构、土力学这些第一天考笔试,笔试考完之后,你要在哈尔滨待一天,第二天去考面试,第二天考面试是考6门,6本分别就是混凝土一门、钢结构一门、土力学一门、地基基础是一门、高层抗震是一门,高层抗震刚才我没有提到,但如果线下就可能会考了,他会考你高层抗震,考你英语,接下来还有综合素质,线下面试每门课对应25分,每门课都有25分,总分是150分,笔试是200分,总的还是350分,但是我们复习的东西就多很多了。这是我从从今年的面试的要求上面给摘下来的,今年我觉得大概率可能还是线上,因为你看他这个描述,他说今年的面试主要还是考察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外语方面这样的一些东西,说明可能还是还是想着线上的,因为他连具体的面试的科目也没有告诉大家。我觉得如果是线下,我也不确定他会不会还按照2019年的套路去考。我这里只能给大家介绍一下19年和之前是怎么去考线下的。所以如果真是线下,到时候你还得看他安排,我觉得它不一定和19年是一样的。所以总的来说你们应该祈求他线上。线下还是比线上多很多东西的。

最后一点是我自己的复试的感想。我建议大家尽量在专业课上多花一点时间,英语部分把自己能准备的准备好,就像我刚才讲的自我介绍、常见的问题是你能准备的,你能准备的一定要准备好。专业课得看你自己,你得把往年的真题拿到手,把往年的真题每道题至少都得做过,至少得多看几遍,每道题都弄懂。不说最后的复试跟原来的真题有多少重复,至少你根据那个去写你能把一些知识点能够掌握好,而且有一部分是重复的,往年的整体是有一部分重复的。

第二个就是面试的时候,我希望大家就不用太紧张,因为大部分工大的老师是比较平易近人的就是你觉得遇到有不明白的地方,你都可以去说一下的,到时候声音小没听见,或者他带一个东北口音,你假如没有没有听明白,你都可以让他重新复述一下问题都可以的。我有个同学跟我讲,他当时刚结束的时候有一道题老师讲了一遍没听清楚,老师复述了一遍,又讲了一遍又没听清楚,又让老师复述了一遍,那个老师复述了三遍问题,所以说大部分老师是挺好的,大家不用太紧张。还有一点就是你面试的时候,你肯定90%的可能性会遇到你不懂的问题,遇到可能一时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他那个问题讲完之后,你就尽量往你自己知道的那个方面去扯。他讲完一个问题,你不可能说里面所有的东西你都不知道吧,假如有些名词比知道,你就给他解释一下或者什么的,你不要愣在那里不说话,我觉得就面试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站在那里不说话,这个是最忌讳的一件事情。如果把你们那些词组或者有些东西你给他解释了,偏题不偏题暂时不说,至少能证明你这个不懂,你可能别的方面你可能还是会懂一点,这样老师印象可能也稍微好一点。

时间我刚才讲过,工大在疫情之前的那些年其实每年的话复试时间很早的,就是一般都是全国就不是第一个就是前几个复试了,所以说时间对大家来说实际上是很宝贵的,像过年那段时间你可能有一个星期可能还没有心思去学习,家里来人之类的。我建议大家就趁着这段时间,过年可以抽出一个星期出来,后面再接着继续去复习,这样时间时间还稍微可以,如果你等到初试成绩出来之后,你再去准备的话,我觉得真的很紧张,时间上面就真的很紧张,这也是一开始就让大家去估分的一个原因,我希望大家在最后复试的时候也不要掉以轻心,好好去准备,希望大家复试都能够顺利,能够拿到自己心仪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今年的录取通知书,虽然比20年要差很多,但是其实也还可以了。

第一个是考的内容是不是更深了是吧?首先它是内容变少了,但考的深不深,你就尽量把整本书看得仔细一点。

我跟你讲我去年考的时候钢结构、混凝土我觉得它考的东西都是比较边边角角的,不是那种我自己认为的那种真理,我记得我当时那个混凝土中间的那些东西都没有考过,他最后考了一个最后面的耐久性的问题,我感觉那个就已经很偏了,平时你会觉得耐久性是混凝土最重要的部分吗?你可能不会觉得,会考那些边边角角的东西。所以往年来看考的就是比较深的,所以现在内容变少了,我感觉他可能会更深,真的,所以你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你就仔细的去复习就行。往年考的也挺深的。对了,我突然想起来就是还有一个地方,刚才讲的志愿表这个地方,有6个志愿可以去填,填完之后,如果你是用这个志愿表传递之后上岸的,有一个奖学金的地方需要大家注意一下,最终奖学金分布是学硕和专硕分开去列举的,我组有一个同学,他是学硕的最后一名,但是分数还是高,初试是400多分,但是因为它是学硕的最后一名,他虽然比专硕的很多同学分数都很高,但是他最终只能拿一个三等奖学金,但奖学金的问题应该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你现在目的肯定还是上岸。调进其他专业我刚才已经跟你讲过了,这个地方有一个志愿表可以提交,其他专业你最后只能调本部的力学,三个校区内可以调剂,你可以第一志愿写本部的土木工程,第二志愿你可以写威海的土木工程,第三志愿你可以写深圳的土木工程,就这个意思。

你可以本专业三个校区内专硕和学硕进行调剂,还有一个本部的力学可以供你调剂,一共就这么多。上岸的人平均分大概是多少?复试我当时考的应该不算特别好的,平均分大概250左右,比较好的你可能甚至能达到290。所以你看一下,如果你一个250跟一个290之间还能差40分,所以复试其实挺重要的,真的挺重要的,你到时候不能因为你初试考的好,你就对复试比较轻视,复试其实还挺重要的,你像这样一差就差40分,你初试拉别人40分肯定不简单。总成绩的排名最后你就算录了,可能还会影响到你奖学金的。所以复试还是需要认真去准备的。因为它的有个特点就是你复试的一分也是一分,就没有说你这一分比初试还低,它整个录取是两个加在一起的。大家等一下自己去工程学院官网查看一下这个东西,就是2022年硕士招生复试参考里面会有今年的考题的大纲,像第一套考钢结构、混凝土,会有钢结构到底考哪些东西,大纲会给你,大家需要自己去下载一下,你复习就按照大纲一条一条过就可以,把每一条都给他搞懂,问题应该就不会太大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