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物流的运作管理(物流运作管理名词解释)

个人学习 17 0

生鲜物流的运作管理

一、总体服务方案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安全消费意识的日益加强,对蔬菜的运输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客户的多样性要求以及超市对运输成本的控制。因此,加强对蔬菜运输方案的研究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食材配送服务项目定点采购定点采购运输所存在的蔬菜的运输方案作出以下几点:

1、配送方法:

配送质量标准:配送蔬菜质量的控制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在与客户签订《蔬菜配送合作协议》中,由客户和我们共同拟订《蔬菜配送质量标准书》;

(2)我公司接到客户配送定单后,将组织的蔬菜由分拣人员按《蔬菜配送质量标准书》分拣包装入筐,我公司具体负责配送各单位的配送主管检验合格;

(3)我们配送的蔬菜经由客户的质量监督员验收。

2、车辆配送服务

我公司免费提供人工服务装卸车。

3、配送时间及地点

1)交货时间:

2)交货地点:

4、运输安排:

1)我公司具有冷藏车、保温车配送各种(蔬菜、畜禽肉、水产类、蛋类、水果类、杂粮类等)保质保险,不会蔬菜等造成严重的腐烂。

2)我公司提供江铃厢式货车1辆,提供金杯海狮1辆,保证在配送的时间内保质保鲜的将(蔬菜、畜禽肉、水产类、蛋类、水果类、杂粮类等)送达到现场。

5、我公司承诺在1小时内到达用户单位临时配送。

6、卸货交付

二、货物质量保证措施

食材生产卫生规范的基本内容就是从原料到成品全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卫生条件和操作规程。其主要内容是:

1、原料采购、运输、储存的卫生

对原料及其采购后的运输和储存要求是生产任何食材都要首先把好的重要环节。否则,即使生产条件再好,也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本项目主要对采购人员、原料的新鲜度、包装物及包装容器、运输工具和运输作业、原料的储存场地、仓库条件等的卫生管理作了相应的规定。

2、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

食材生产在经营进行新建、扩建和续建的工程项目时,首先将总平面布置图等资料报经当地行政部门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对选址、内外周围环境、布局、设备结构、上下水系统、废物处理、卫生设施等进行审查,均符合通用卫生规范和有关食材工厂卫生规范的规定。

3、工厂的卫生管理

食材工厂建立相应的卫生管理机构,认真宣传和切实执行食材卫生法规,包括工厂的经常性环境卫生、除虫灭害、原材料卫生、产品质量检验、设施卫生和维修保养、清洗消毒、个人卫生、有毒有害物质、污水污物、上下水系统、动物饲养等管理以及规章制度、考核评比、职工健康教育等具体工作。

4、生产过程的卫生

包括从原料到成品的全工艺过程。在食材加工过程中,按“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储运”的流程,严防交叉污染,在生产加工的场地、车间有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污水排放、废物处理等基本卫生设施并合理使用;食材包装有严格卫生要求的'场地和操作要求,包装材料和标识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操作人员必须讲究个人卫生,符合从事食材生产经营的健康要求,成品应经有关标准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5、卫生和质量的检验

食材工厂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卫生和质量检验机构,负责产品卫生和检验工作。按国际规定的或企业品质控制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签发检验结果单,妥善保存原始记录,并定期鉴定、维修检验用仪器、设备,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

6、成品储存和运输的卫生食材生产有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三种符合卫生要求的仓库,容量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各类仓库有专人管理、负责,定期清洗、消毒、通风换气。各种成品的储放按相应的工艺要求进行。食材运输有专车、专船或专舱,严禁一车多用或与非食材混运,运输中使用的容器、工具专用,有专人负责运输工具的清洗、消毒等卫生工作。

7、个人卫生与健康的要求

食材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和培训教育合格后才能上岗。以后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体检和培训,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上岗时,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鞋,上岗前和便后必须洗净双手,防止食材污染。

三、配送时间保证措施

为了快速送货,公司成立了的相关部门,实行部门负责制,专人专事,明确职责,保证整个配送的`及时性与稳定性。

(一)作业时间

为了保障送货时间的及时性,员工上班时间从早上6:00开始,早上早下。通过作业时间前提,保证配送时间在顾客要求范围内有一定的弹性。

(二)快速响应

学校下达要货订单后,订单经过汇总、分析后交到采购部,由采购部负责肉品的采购。如果是自养猪,采购部与养殖负责人进行沟通,当天把生猪送到定点屠宰场进行屠宰。第二天新鲜肉品进入库区,质检人员经过检验后直接进入加工区进行分割,分割师根据客户要求把白条猪进行分割。分割后的猪肉产品进行称重、开票,然后由物流车进行配送。做到整个流程连续作业,无间断作业。

(三)送货

根据顾客需求,进行线路调整。时间紧、距离远的客户优先发车进行配送。做到优先分割,优先加工,优先开票,优先装车,优先发车,优先配送,保证客户的时间需求。

生鲜物流的运作管理

一、市场背景

1、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开始讲求天然产品,这是蔬菜产品有了广阔的市场

2、农贸批发大市场,地理位置优越,蔬菜品种较为齐全,蔬菜产品质量较好

3、商业企业要求最好的销售和利润的最大化,为了使利润最大化,组建一个以蔬菜物流冷链批发式配送为主的农产品配送公司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二、产品分类

仓储主要以生鲜蔬菜为主

三、蔬菜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

1.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指挥和管理着整个配送中心,它是配送中心的中枢神经。它的功能是:对外负责收集和汇总各种信息,包括便利店的销售、订货信息,以及与部分供应商联网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相应的决策;对内负责协调、组织各种活动,指挥调度各部门的人员,共同完成配送任务

2.仓库

①收货区。在这个作业区内,工作人员须完成接收货物的任务和货物入库之前的准备工作,如卸货、检验、票据等工作

②储存区。在这个作业区里分类储存着验收后的货物

③理货区。理货区是配送中心人员进行拣货和配货作业的场所。

④配装区。在配装区内,工作人员要根据每个客户的位置、货物数量进行分放、配车,并确定单独装运还是混载同运。

⑤发货区。发货区是工作人员将组配好的货物装车外运的作业区域。

⑥加工区。在这个区域内对收进的蔬菜进行整理加工分拣,如对蔬菜去除老叶、清洗等四、蔬菜配送中心的营运流程

1、蔬菜配送流程分类(1000斤为例。人员配置:收货+送货(2人)、加工(3人)、储存(1人)、配货(2人)

第一类:保质期较短或对保鲜要求较高的蔬菜其流程如下:

订货→收货→配装→送货

第二类:保质期较长的蔬菜,一般在备货后安插储存工序,有时是放在保鲜仓库中储存。这类蔬菜的流程与干货的流程差不多。其流程如下:

订货→收货→储货→配货→配装→送货

第三类:对需要加工的食品配制成半成品,然后再进行储存到配送的各道工序。

对需要加工的食品其操作程序如下:大量货物集中到仓库后,先进行初加工,对货物进行等级划分,给蔬菜去根、去老叶等。其流程如下:

订货→收货→加工(分拣)→储存→配货→配装→送货

第四类:对有些产品为了提高商品周转速度,提高商品鲜度,虽由配货中心向供应商订货,但是供应商不是将商品发给配送中心,而是将商品直接发给各个门店,这是流程最短的一种商品配送方式。其流程如下:

配送中心订货→门店收货

2、蔬菜的配送流程

(1)订货。是配送中心运作周期的开始

(2)收货。收货包括收货和验收入库

(3)加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成品加工。二是初级产品加工

(4)储存。储存主要是为了保证销售需要,但要求是合理库存,同时还要注意在储存业务中做到确保商品不发生数量和质量变化。

(5)配货。根据信息中心打印出的要货单将货物挑选出来的一种活动

(6)送货。送货包括装车和送货两项活动。

四、仓储设备

设备有仓库、电脑录入系统、包装机、保鲜设备、货架

蔬菜仓储管理总体规划:

(1)各店下订单的内容填写完整,并以电子档的形式传至PC。

(2)PC生成厂商订货单、拣货单。

(3)厂商到货。

(4)验收。依照合同处理,由采购追货予以补足

(5)清洗蔬菜和相关产品

(6)分级。按高级和低级分类

(7)包装。使用规定的包装材料及型号

(8)贴标。贴上促销标签等,加强促销效果。

(9)分货。在贴标之前,即把分货数量分配完成,在贴标的`同时依据分货表的数量,即刻分配到各店,并完成小结

⑴每日的进销存数据从销售终端转入到drp系统,即使是没有pos的情况,这些数据也被人工输入系统;

⑵入库有严格的、完善的制度A收货及检验的技术标准B收货及检验的操作流程

C收货及检验的单据以及传递流程和管理制度D收货区域门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二分类仓库管理

⑴保鲜库管理

①温度:保鲜库的温度应保持在恒温0℃左右。

②湿度:保鲜库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至60%之间。

③通风:按照标准,保鲜库的空气每小时应交换4次。

④照明:仓库内照明,一般以每平方米2至3瓦为宜;如有玻璃门窗,应尽量使用毛玻璃,以防止阳光的直接照射而降低原料质量保鲜库管理的具体做法:

1、保鲜库应安装性能良好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并定时检查其温、湿度,防止库内温度和湿度越过许可范围。

2、原料应整理分类,依次存放,保证每一种原料都有其固定位置,便于管理和使用。

3、原料应放置在货架上,保证原料至少离地面25厘米,离开墙壁10厘米,以便于空气流通和清扫,并随时保持货架和地面的干净,防止污染。

4、原料存放应远离自来水管道、热水管道和蒸气管道,以防受潮和湿热霉变

5、入库原料需注明进货日期,以利于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发放,定期检查原料保质期,保证原料质量。

6、保鲜库应定期进行清扫、消毒,预防和杜绝虫害、鼠害。

7、所有有毒及易污染的物品,包括杀虫剂、去污剂、及清扫用具,不要放在食品原料干货库内。

8、控制有权进入仓库的人员数量,外单位及职工私人物品一律不应存放在保鲜库内。

⑵冷藏库管理

冷藏是以低温抑制鲜货类原料中微生物和细菌的生长繁殖速度,维持原料的质量、延长其保存期。因此,一般温度应控制在0至-10℃,将其设计在深冻库的隔壁,可以节省能源。要特别注意贮藏时间的控制。

冷藏库管理的具体做法:

1、冷藏室温度每天必须定时检查,温度计应安装在冷藏库明显的地方,如冷藏库门口。

2、厨房要制订妥善的领用原料计划,尽量减少开启冷藏室的次数,以节省能源,防止冷藏设备内温度变化过大。

3、冷藏库内贮藏的原料必须堆放有序,原料与原料之间应有足够的空隙,原料不能直接堆放在地面或紧靠墙壁,以使空气良好循环,保证冷空气自始至终都包裹在每一种原料的四周。

4、原料进冷藏库之前应仔细检查,不应将已经变质或弄脏的原料送入冷藏库。

5、需冷藏的原料应尽快下库,尽量减少耽搁时间;对经过初加工的原料进行冷藏,应用保鲜纸包裹并装入合适干净盛器,以防止污染和干耗。

五、运输方式公路运输

1、现场部负责对接收的商品进行计数、计量、质检、贴标签、商品上架;配送人员负责将需要退、换、残、次商品拉回配送中心集中处理

2、财务部定期向现场部结算销售的货款存入公司银行帐户,或公司与供应商或客户定期结算应付货款。

3、信息处理当某一货品库存减少到一定数量时,电脑就会发出信号,提醒采购中心及时向供应商要求进货,由采购中心安排货源后送往总公司。

生鲜物流的运作管理

为切实解决蔬菜副食品市场行路难,人拥挤,市场周围脏乱差等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我局与祁州镇东大街村委会商定拟在市公园东侧、药城大街(南延)西侧、药威大路(东延)以南、灌渠以北地块建设新蔬菜副食品市场。

一、总体思路

市场由我局与共同出资600万元建设,其中,我局出资额占70%,东大街占30%,市场建成后收益按出资比例分成。市场租用东大街土地30亩(约合2万平方米),新建交易大棚6600平方米,商业铺面4600平方米,仓库1800平方米,建设冷库和常温库1000平方米,办公楼500平方米。购置信息中心及检疫检测中心设备;铺设6000平方米的混凝土道路和停车场,配套建设室内外供电、供水、排水、绿化等设施,增强市场的'综合服务功能。交易大棚分八个交易区(并配套大型电子广告牌),分别经营蔬菜区、瓜果区、粮油区、水产区、干鲜区、副食区、肉食海鲜区、综合日杂区等,办公大楼用于电子监控、指挥调度、信息收集发布、检疫检测、日常管理及后勤服务等办公。市场建成后,由我局市场管理所主要负责蔬菜副食品市场的管理工作,东大街村委会不参与市场管理。

二、资金筹措

新建市场本着快速、高效、节俭的原则。限于我局财力有限,我局计划自筹100万元,政府需投入320万元,其余180万元由东大街村委会解决。

三、市场收益预测及分配

市场建成后,预计可容纳500-600个摊位,每个摊位按经营品种不同收取2000-3000元不等摊位费,预计年收入在150-180万元。收益分配按照股东出资额分成。

四、项目实施步骤

目前,项目选址定位已经完成。正在做市场各功能区布局及工程预算。预计市场建设工期为1年。2014年4月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5月前完成设备采购;8月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生产运行;10月前完成规程办法制定完善;12月前完成竣工验收。

五、项目组织领导

成立市场建设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市场管理所所长。项目联系人为。

生鲜物流的运作管理

一、项目名称:

蔬菜春秋大棚种植

二、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东井岭乡塔店村池岭移民新村,由村委会引导自然村易地搬迁户组建互助合作社带动贫困家庭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拟实施蔬菜春秋大棚种植20栋,每栋约需资金1万元。

三、水源解决方案:

通过提质改造现有蓄水池,可满足20个蔬菜大棚种植所需水源。

四、运营模式:

互助合作社+易地搬迁户(贫困户)

互助合作社负责负责蔬菜大棚及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后确权给易地搬迁户;

互助合作社带领易地搬迁户发展蔬菜种植,并负责日常经营管理;

大棚建设及后期运营由村委和易地搬迁户全程监督。

五、运营管理:

1、流程

(1)村委负责协调流转土地;

(2)互助合作社负责建设蔬菜大棚及配套设施,并确权给易地搬迁户。

(3)互助合作社负责蔬菜大棚的经营管理,蔬菜大棚用工优先聘用本项目覆盖的'易地搬迁户且贫困户务工比例不低于70%。

(4)互助合作社生产过程中所需农业生产物资(农药、肥料、地膜、种子等)由其自行负责供应。

(5)为完善大棚基础实施,确保项目有序推进,由村委负责做好生产用水、用电及道路等建设项目的协调落实工作。

2、其他

(1)互助合作社与村委、易地搬迁户签订三方合作协议。

(2)互助合作社经营过程中自负盈亏,每年须根据合同约定按照扶贫产业项目资金10%比例向村委缴纳收益资金,收益资金的全部用于易地搬迁户分红。

生鲜物流的运作管理

为加快推进我市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物流投递和收寄效率,优化快递服务,根据《漳平市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漳政综〔20xx〕137号)精神,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公开公正、成果开放、科学长效”为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位置,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效应,推动农村物流在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为实现村民“购物不出村、售物不出村、创业不出村”,提供与城镇无差异化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

二、建设目标

支持物流企业通过整合县域快递物流资源,建设或改造县级物流仓配中心、乡镇物流中转仓、村级物流服务网点,购置物流车辆、开辟或延伸物流运输线路、配备仓储配送信息化系统、制定合理规范的物流管理制度、组建专业的物流运营团队,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优化农村物流网络,提升农村物流投递和收寄能力,实现快递到乡镇、配送到农村,全面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实现快递物流行政村服务覆盖率100%,为我市农村电商生态夯实物流配套基础,推动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三、主要任务

本项目要求在20xx年12月31日前投入使用,项目建设主体自项目竣工后须负责运营三年以上。本项目采取项目补助形式,经评审认定后给予不超过实际投资额5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560万元。

(一)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体系

推动县域内快递物流企业整合,标准化建设县级物流仓配中心、乡镇物流中转仓、村级物流服务网点,确保乡镇网点100%,行政村村级网点覆盖率不低于40%,村级投递服务覆盖率100%。

1.县级物流仓配中心:建筑面积约5000㎡,负责提供县级电商仓储、配送、分拨、转运、包裹安检等服务,同时可承接县级社会快递进出口处理,打造县域内统一开放平台,实现县域范围内的快递包裹中转分拨工作。要求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配备快件安检机,实现智能化作业,改变传统人工作业模式,提升仓储、配送效率,满足电商发货、配送时效性要求。仓储设施及仓储服务标准不低于《_电子商务物流行业标准》(SB/T11132—20xx)。

2.乡(镇)物流中转仓:建于乡(镇)交通便利处,面积不低于30㎡,解决县级物流仓配中心与村级物流服务网点之间的中转。中转仓采用RF条码化作业,与县级物流仓配中心、村级物流服务网点信息互联互通,形成信息闭环,确保每个环节操作可视化。要求统一标牌、门面装饰,明示服务内容、收费标准、营业时间、管理制度、关键服务流程、联系方式、监督与投诉渠道等。标配硬件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运输设备、计量设备(电子秤等)、存储设备(货架等)、信息采集(手持终端等)、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等)、办公设备(包括电脑、网络、打印机等必要办公设备)、配送设备(包括POS终端等)、消防设备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