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选址(大型物流园适合做什么生意)

个人学习 24 0

仓库选址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实际工作中,当某种货物的需求点较多且分布于一个较大的区域时,由一个物流中心往往很难满足所有需求点的需要。而且当需求点距离配送中心较远时,货物所花费的时间及运费就会相当高,这将大大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为此,可以在这个较大的需求区域内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送中心来满足所有需求点的需求。

双物流中心选址问题可以描述为:假设某区域内有n个需求点,已知每个需求点的需求量及坐标位置、距离系数等,现欲从n个需求点中选择两个位置建立配送中心,在满足各种因素的情况下,使物流中心为各个需求点提供服务的总成本达到最低。

算法描述

(1)将所有设备地(需求点)任意划分成两个区域A和B,并利用重心法计算出每个区域内初始重心的位置坐标(X1,Y1)和(X2,Y2)。

(2)对于初始区域选址位置进行调整。对于每一个需求点i,分别计算其到两个重心点的距离d1,d2.并按照下列规则将需求点调整到距离较近的重心点所在区域。

每次调整完,要重新计算两个区域重心。重复该步骤,直到所有的需求点均属于较近的重心点所在的区域为止。

决策:

打开“查看距离”

全部都是A,还没有更换为重心B时,选择离A重心最远的台州()更改为B重心,操作如下:

离A重心距离

暂时不修改

离A重心距离>离B重心距离:

修改为B区域

多次对比后

物流企业选址

在物流系统规划过程中,除了成本因素以外,常常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污染等。因此物流中心选择问题是一个多准则决策问题,即包括多个方案和多个确定方案的准则。本次结合多准则决策方法,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将重心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相结合。

算法描述

(1)确定候选地址的筛选指标,由于运输成本只是影响选址决策的一个因素,在实际选址时,还应该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社会环境等的影响。

(2)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选址问题按照不同的属性自上而下分解成若干层次。最上层是目标层,中间的一个或几个是准则层,最下层为方案层。

②构造成对比较矩阵。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二层开始,对于从属于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判断尺度来表示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

建立比较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关建,构造比较矩阵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同一层次上的因家进行优先顺序的两两比较:

第一步.对准则层的各准则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建立相对重要的比较矩阵;

第二步,对各准则层下的方案层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相对重要的比较矩阵,利用1~9标度法进行成对比较,用aij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比较结果,则

③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对每个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Cl为一致性指标.定义Cl=λmax-n/n-1,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CI=0,λmax-n愈大,Cl愈大,矩阵的一致性愈差。为了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其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将Cl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l进行比较,随机一致性指标Rl的值如下所示。

CR=CI/RI,若CR≤,则认为该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通过计算求得的权重系数Wi可以较好反应上一级指标中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若CR>,则需对指标比较的取值进行修正,直至满意为止。

(3)利用德尔菲法评分,邀请相关专家对各个候选地址依据指标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分为很好、好、一般、较差、差这五个等级。

(4)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隶属度,依据专家评分及各指标的权重可计算出每个候选地址属于各等级的隶属度,由隶属度大小确定最佳候选地址。

R与A的计算公式:

计算方法:

行列式计算

用Python代码实现

根据行列式计算规则

×0+××

×××

×××

×××0=

×××0=

A1=( )

根据隶属度判断,常熟 ;;;;,其属于“一般”的隶属度最大,因此常熟被确定为一般

同理可得苏州、宜昌隶属度

A2=( )

A3=( )

同理根据隶属度判断,苏州属于“很好”的隶属度最大,苏州被确定为很好;宜兴属于“好”的隶属度最大,因此宜兴被确定为好。

物流企业选址

综合考虑年建造成本和存储费用,选择淮安市、宝应县、高淳县这三处成本最低,在此建造配送网点,结合运输成本,连云港、徐州市、宿迁市、镇江市、泰州市由淮安市配送网点配送,灌云县、盐城市、扬州市、高邮市、常熟市、南通市、东台市由宝应县配送网点配送,南京市、溧水县、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由高淳县配送网点配送。

淮安市配送网点

存储成本:(36+40+48+34+40+36)/2×900=105300

运输成本:40×369+48×164+34×249+40×429+36×354=61002

总成本为:117000+61002+200000=366302

宝应县配送网点

存储成本:(30+32+38+40+32+32+58+32)/2×1000=147000

运输成本:32×288+38×200+40×372+32××453+58×541+32×451=98194

总成本为:147000+98194+180000=425194

高淳县配送网点

存储成本:(28+80+30+40+56+60)/2×850=124950

运输成本:80×297+30××480+56×579+60×702=121437

总成本为:124950+121437+180000=426387

物流企业选址

因次分析法,Actor Analysis Method,这是一种将各候选方案的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同时加权并加以比较的方法。列举各种影响因素,将这些因素分为客观因素(经济因素)和主观因素(非经济因素)两类,经济因素能用货币来评价,非经济因素是定性的,不能用货币表示。确定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比重(m:n),用以反映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经济因素相对重要性:M=m/(m+n);非经济因素相对重要性:N=n/(m+n))。确定客观量度值,再确定主观评比值和主观量度值,最后将客观量度值和主观量度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位置量度值,即是选址方案的整体评估值,最大者入选。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确定经济因素重要性因子Tj

Tji表示第i个候选地址的重要性因子

ci表示第i个候选地址的成本

(2)确定非经济因素重要性因子Tfi

①确定单一非经济因素对于不同候选地址的重要性:就单一因素,候选地址两两比较,优者比重1,否则0;每个地址得分之和除以所有地址得分之和,得到每个地址单一因素的重要性因子Tdk

②确定每个候选地址对所有非经济因素重要性因子:将单一因素的重要性因子乘以其权重,然后相加

(3)确定总重要性因子Ti,重要性因子高者为最优选址

实验数据:

已知三处城市马鞍山、苏州、宁波代号ABC,经济因素年总成本预计分别为375、360、365(万),就政策而言A最宽松,B次之,C最次;就人力资源而言,AB相同,C次之;就交通因素而言,C最好,B次之,A最差。根据评估,三种非经济因素权重为、、。

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同等重要(M=N=),请计算非经济因素重要性指标Tfi与总重要性因子Ti,通过比较Ti来选择物流中心建造顺序

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因子Tji计算

非经济因素比较

整理非经济因素后结果如下

非经济因素重要性因子

TfA=2/3×× TfB= TfC=

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同等重要M=N=

总重要性因子为

Ti=MTj+NTf

TA=××

TB=

TC=

由此可以看出 马鞍山>苏州>宁波

物流企业选址

(1)经营环境:物流园区所在地区的优惠物流产业政策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产生重要影响,数量充足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也是物流园区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2)商品特性:经营不同类型的商品物流园区最好能分布在不同区域。如生产型物流园区的选址应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工业布局紧密结合进行考虑。

(3)物流费用:物流费用是物流园区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大多数物流园区选择接近物流服务需求地。如接近大中型工业、商业区,以便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费等物流费用。

(4)服务水平:现代物流过程中,能否实现准时运送是物流园区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物流园区选址时,应保证客户可在任何时候向物流园区提出物流需求,都能获得快速满意的服务。

(5)客户的分布:物流园区选址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所服务客户的分布,对于零售商型物流园区,其主要客户是超市和零售店,这些客户大部分是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或大城市,物流园区为了提高服务水准及降低配送成本,

物流园区多建在城市边缘接近客户分布的地区。

(6)供应商的分布:物流园区的选址应考虑供应商的分布地区。因为物流的商品全部是由供应商所供应的,如果物流愈接近供应商,则其商品的安全库存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但是因为国内一般进货的输送成本是由供应商负担的,因此有时不重视此因素。

(7)人力资源条件:仓储配送作业中,最主要的资源需求为人力资源。由于一般物流作业仍属于劳力密集的作业形态,在物流园区内部必须要有足够的作业人力,因此,在决定物流园区位置时必须考虑劳工的来源、技术水准、工作习惯、工资水准等因素。

评估条件有附近人口、上班交通状况、薪资水准等几项。如果物流的选址位置附近人口不多且交通又不方便时,则基层的作业人员不容易招募;如果附近地区的薪资水准太高,也会影响到基层的作业人员的招募。因此必须调查该地区的人力、上班交通及薪资水准。

物流企业选址

选择地址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成本计算,也就是将运输费用、配送费用及物流设施费用模型化,根据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建立数学公式,从中寻求费用最小的方案。但是,采用这种选择方法,寻求最优的地址解时,必须对业务量和生产成本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1)掌握业务量:选址时,到物流园区之间的运输量 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货物数量 物流园区保管的数量 服务路线上的业务量,由于这些数量在不同时期会有波动,因此,要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研究。另外,除了对现状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外,还必须确定设施使用后的预测数值。

(2)掌握费用:选址时,应掌握的主要费用有:至物流园区之间的运输费 物流园区到客户之间的服务费 与设施、土地有关的费用 人工费和业务费,但是由于第 1、2 两项费用会随着业务量和服务距离的变化而变动,所以必须对每一吨公里的费用进行成本分析;第3、4项包括可变费用和固定费用,应根据这两者之和进行成本分析。

(3)其他:在地图上表示客户的位置、现有设施的配置方位及工厂的位置,并整理各候选地址的服务路线及距离等资料;对必备车辆数、作业人员数、装卸方式、装卸机械费用等,要与成本分析结合起来考虑。在对所取得的上述资料进行充分的整理和分析,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并对需求进行预测后,就可以初步确定选址范围,即确定初始候选地址。

(4) 定量分析:针对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模型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5)结果评价:结合市场适应性、购置土地条件、服务质量等,对计算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看其现实意义及可行性。

(6) 检验:分析其他影响因素对计算结果的相对影响程度,分别赋予他们一定的权重,采用加权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复查。如果复查通过,则原计算结果即为最终结果;如果复查发现原计算结果不适用,则返回第三步继续计算,直到得到最终的计算结果。但是所得解不一定就是最优解,可能只是符合条件的满意解。

整个物流系统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物流园区作为企业间的节点,顺应了物流网络化发展方向,成为物流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园区也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科学选择物流园区的位置,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北京中冶嘉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专注物流园区的规划、招商、运营的专业服务机构,立足于成为中国领先的物流空间提供商和物流服务平台运营商,致力于为地方政府、投资机构、地产开发商、园区运营商、物流企业——提供物流园区(物流地产)的市场调研、定位规划、招商代理、托管运营、平台服务、园区供应链和产业招商等一体化整合服务。

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基础,致力于解决客户的痛点问题,进行实地市场调研、精准的项目定位分析和功能布局规划,创新项目开发和运营服务模式,致力于打造创新型互联网+物流与数智供应链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垂直孵化器。

公司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和落地,从城市和地区的物流产业聚集、市场需求和商业开发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物流园区项目的战略定位和招商运营,构建物流园区创新盈利模式,实现物流园区投资回报和经济效益。

【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收藏,如有合作需求,随时可以联系

物流企业选址

(1)交通条件:交通条件是影响物流的配送成本及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运输的不便将直接影响车辆配送的进行,因此必须考虑对外交通的运输通路,以及未来交通与邻近地区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地址宜紧临重要的运输线路,以方便配送运输作业的进行。考核交通方便程度的条件有:高速公路、国道、铁路、快速道路、港口、交通限制规定等几种。一般物流园区应尽量选择在交通方便的高速公路、国道及快速道路附近的地方, 如果以铁路及轮船来当运输工具,则要考虑靠近火车编组站、港口等。

(2)公共设施状况:物流园区的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信等公共设施齐备,有充足的供电、水、热、燃气的能力,且场区周围要有污水、固体废物处理能力。

物流企业选址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当物流中心的容量过大时,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建立物流中心是往往需要考虑容量限制,以降低各种不必要的成本(比如管理费用、建筑费用等),同时也减少因配送中心面积过大及货物量过大而带来的管理、风险等问题。

算法

第一步,在不考虑容量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初始选址。利用重心法将n个需求点划分k个区域,求出每个区域的重心位置,并计算出各区域内的所有需求点的总需求量。

第二步,考虑物流中心的容量限制,对初始区域划分结果进行调整。由于物流中心的容量有限,因此要求每个区域的总需求量不能超过配送中心的容量。假若某区域的总需求量超过了物流中心的容量,则需要将该区域的某些点调整到邻近的其他区域,调整是按照就近的原则进行的。

第三步,在每个调整好的区域中选择最佳的物流中心位置,即将重心法、层次分析法、delphi评价方法(也称德尔菲法,专家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得出最佳物流中心位置

为了避免出现循环调整与多区域间存在多条交叉配送线路,提出了如下的预调测试策略

当某个物流中心的总需求量超过容量限制时,首先考虑选址该区域内离其他区域重心点最近的需求点进行调整。在将某需求点移至其他区域前,先测试该需求点移动后,目标区域的总需求量是否会超过容量限制,若未超过,则将选定的需求点移动至目标区域;否则,放弃移动该需求点,转而选择离其他区域次近的需求点,并同样进行预调测试,直至找到一个满足条件的需求点再进行移动调整。

每个物流配送重心最大限制:344000t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