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包网单号没有物流

个人学习 18 0

空包网单号没有物流

在另一个名为“好单吧”的网站,记者发现代发空包裹还有另一个成本更加低廉的版本:顾客仅需要填写物流信息(收发件地址电话),就可以马上获取一个快递单号,但实际上并不需要真实发送快递。在这家网站的“单号购买大厅”,刷单的商家可以依据收发货地址、快递公司以及发货时间,任意筛选尚未扫描的快递单号。

记者以元钱购买了一个百世快递单号,并且收件人和发件人都填写上了自己的通讯地址和电话。没过几分钟记者就在百世快递官网查询到,这个尾号为4119的快递已经被揽收,正在配送。但是在此期间记者没有接到快递员的上门取件电话。

个人代发:价格略高 空包真发

不仅仅是网站,在一些社交平台也有很多人留下了快递空包代发、代收的合作广告。记者致电百度贴吧某吧中一位声称是山东日照可以代发空包快递的李先生。

山东日照李先生说:“也可以代收空包,也可以给你代发空包,代发就是从我这个山东这边,代收你地址填写我的这个就行。代发空包的话看你要发哪一家的,最便宜4块钱一个。”

另一位同样从事快递空包代发的山西长治的孙先生透露,如果卖家被电商平台发现用空包裹刷单,则必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罚,而想要进行申诉就需要快递底单。因此仅仅通过购买快递单号发空包裹并不安全。他推荐价格略高,但安全有保障的真实快递空包。

当记者问及是否有其他不是手写单子的空包单,孙先生说道:“嗯,这不就是说到安全问题了么。到时候如果被淘宝查到,你要申诉就麻烦。我这是手写的单,而且是真实空包,都是用包装袋或者包装盒包装的。”

此外,这位孙先生还告诉记者,空包快递如果寄送到他的地址,他可以把赚取的一块钱派送费分一半给记者当做提成。

公开报道显示,“发空包刷单”在行业内早已经不是新鲜事儿,各地邮政管理部门也曾开展过防范和查处快递参与空包刷信用等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对于刷单行为电商平台有自己的处罚规定。有分析指出,治理“空包快递”需要釜底抽薪,从源头上遏制刷单炒信的违法犯罪行为。

2016年12月-2017年3月,中消协组织工作人员、消费维权志愿者和专业调查人员,通过寄递杂志、水果、餐具等3类物品,深入体验国内部分快递公司的快递服务,并随机选取部分城市快递网点进行暗访。

2016年6月1日起,快递“实名制”作为国家行业标准正式开始施行。根据《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投寄快递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经快递员检查验视,还需登记投寄人有效信息。

从去年的6月1号开始,快递实名制作为国家行业标准正式开始施行,要求收寄快递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快递单必须实名,并且要先通过快递员检察。现在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落实的效果怎么样呢?

空包网单号没有物流

日前开庭审理的是其中一起案件。被告人李某是福建泉州人,2008年做过快递公司的业务员,2012年创办一家货运公司,2015年到浙江宁波继续从事快递工作,之后又回到老家在邮政上班。2018年,他接触到了“空包”单号买卖。

所谓的“空包”就是真实,但实际又不存在的包裹。说它真实,是因为有着具体的单号,在对应快递公司的网站上能查到发货、运送、收货的过程,但现实中,并没有这个包裹存在,它只存在于网上,因此被称为“空包”。这种“空包”一般被网店用来刷单,造成店铺销量大、好评率高的假象。

李某称,2017年,他在某快递公司做市场销售时,发现有很多商家从快递网点购买“空包”单号用于刷单,他便将这种情况记在心里。回了老家后,他就想利用这种方法赚钱。起初,他只是在网上倒卖“空包”单号,但利润很小,后来通过自己从事快递工作时攒下的人脉,向快递公司人员购买“空包”单号,得到单号后进行售卖。他又找来其他几名人员,在网上开设“空包”单号售卖网站,自己做起了“中间商”。

李某交代,前期业务量不高的时候,一天只有几单或者几十单,每单获利只有几分钱甚至亏本,但后来“业务”越做越大,一天买卖的单号可达20万单。从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期间,李某等人一共非法获利685万余元。

记者从梁溪法院了解到,这起案件还涉及多名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目前也已到案,本案届时将与其他案件一同开庭宣判。根据调查,有的“空包”单号网站两年内买卖空包快递单号总数超6亿条。

空包网单号没有物流

你有没有遇到明明没网购却有快递信息的情况?记者带着问题随机采访了20多名市民,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有过。市民艾女士告诉记者,去年有一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说她有一个包裹在菜鸟驿站,“但驿站不是小区里那个,而是在隔壁小区。”艾女士说,起初她以为是有人给自己寄了什么东西,快递员又送错了地方,于是跑到驿站去取,因为没有取件码,她在一堆快递里找了很久,才终于找到了这个包裹。谁知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张白纸,“我还以为是谁恶作剧,根据快递单上的电话打过去是个空号。”

采访中,还有受访者表示,自己曾接到过快递短信,但始终没有快递上门,仿佛“收了个幽灵快递”;还有的快递员上门送来一个空盒子等等。不过这些受访者均表示因为没有实际损失,也都没有在意,更没有想到自己的信息可能被用于“刷单”了!

法条链接

根据_《快递暂行条例》,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用户信息泄露的情况,未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或者未向所在地邮政管理部门报告,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记者 施剑平 陈钰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