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冷链物流(冷链物流设施设备)

个人学习 19 0

全方位解析中国冷链物流

_中央、_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科技创新和数智转型成为冷链物流发展新动力,有效赋能冷链物流各领域、各环节,全流程迭代升级,做实绿色低碳发展,提高冷链体系的质量效率、透明度和精准度,有效促进冷链物流业态模式创新和企业多方探索新的市场机遇。

主要问题

中国 冷链物流

长期以来,我国初级农产品冷链运输率一直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国外果蔬、肉类、水产品的80%-90%为冷链运输,而国内冷链运输率仅为15%、30%和40%;国内冷链过程断链比例高达67%、50%和42%,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冷链断链比例。这是由于国内普遍缺乏冷链意识,消费者对生鲜品是否需要冷链保鲜尚没有严格要求,同时我国冷库分布区域性不均衡也导致大量产品的冷链环节出现“断链”现象。在不具备充分冷链流通的情况下,果蔬类食品损耗量高达15%(发达国家的损耗量约为5%),损耗价值超过500亿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另外,我国冷冻食品年人均消费量仅为10kg,低于日本的20kg,远远低于美国的60kg。这是由于中国居民对于冷冻食品依赖性较弱以及冷链食品供给端尚未产业化、规模化所致。

中国 冷链物流

盲目建设冷库、购置车辆、扩充网络等导致的“吃不饱”问题还是很多,值得警惕和反思。我国冷库的整体建设发展失衡。全国冷链发展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中地区,其中,上海、山东、广东、江苏等地的冷链水平较高,冷链网络及体系相对健全;中部农牧业主产区和西部特色农业地区冷库则较为短缺,承担全国70%以上农产品批发交易功能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造成冷链物流在生产源头缺乏预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