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万川物流(河南万川物流有限公司)

个人学习 72 0

河南万川物流许昌分公司

▲8月2日,长葛市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内,工业机器人正在全自动生产输配电设备。记者聂冬晗/摄

长葛万川物流

长葛一地,市场主体近万户,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就有4家,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县市。长垣一地,民营经济贡献率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90%,去年财政收入21亿元,在2017年度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先进排名中,居全省10个省直管县(市)第一位。

那么,为什么是“两长”,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厚植成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基本经验有哪些是相同相通的?又有哪些各具特色的不同点?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深入两地,探寻答案。

▲在大广 高速长垣入口处,每天都会排起长长的“车龙”。杨洪雷/摄

基本经验高度交集

列夫·托尔斯泰有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在长葛市和长垣县干部群众眼里,他们能获得民营经济大发展带来的“幸福”,其基本经验高度一致。

长葛万川物流

立足实际各具特色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长葛和长垣虽然都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但两地却立足自身实际、特点、优势,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特征和形态。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专用车生产线。记者王铮/摄

长葛万川物流

▲纽科伦自主研发生产的自攀爬起重机,能爬到几十米高的风电机塔架上进行高空作业。郝建森/摄

长垣县则提出,重点发展特色装备制造、健康产业、汽车及零部件、防腐蚀及建筑新材料等当地的优势产业,形成几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建成全国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此为依托,最终把长垣打造成地区性中心城市,“十三五”期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50万人以上,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两地都有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目标要求,发力点和着重点却明显不同。长葛提出要“加快融入郑州航空港发展”,长垣更希望借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京津豫产业合作。但无论怎样,都是用足政策、强化优势、主动作为的务实之举。

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采访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两长”的民营经济发展都已经转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遇到的问题和瓶颈也大体相似。

——人才问题。对两地民营企业来说,这是当前最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森源集团党总支副书记张瑜霞说,长葛距离中心城市距离较近,留不住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在发展定位、待遇和成长环境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长垣县也面临同样问题,现在各企业的技术工人,大部分来自外县市甚至外省,尽管企业想了很多办法,搞青年人才公寓、开行免费班车等等,但人才缺口依然很大,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县一级人才流失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融资问题。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控制和管理成本考虑,不太愿意向民营企业放贷,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依靠自有资金滚动投资,根本无法迈开大步子。河南恒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士杰说,他们公司主要生产汽车核心零部件,产品得到宇通、海马、比亚迪等厂家的高度认可。但因为流动资金短缺,企业发展受到极大影响。幸亏县金融办提供的“过桥基金”,才解了燃眉之急。同样的问题在长葛也存在,虽然县里设立了2亿元的企业互助发展基金当“资金池”,但与大量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缺口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

——土地问题。两地都地处平原,必须遵守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而这些年两地的民营经济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既有企业要扩建,新上项目要落地,都需要大量的土地指标。而且一般情况下,一个龙头企业会带动与之相关的上下游服务企业几家甚至几十家在其附近建厂,土地瓶颈更加凸显。虽然两地都采取了诸如“腾笼换鸟”、异地补充等办法,但长远来看,还需要寻找更多更有效的解决途径。

看清来路迎接未来

解剖“两长”,总结相同点,梳理不同点,目的是为了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找出实践已经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理念、方法和措施,让全省更多的地方成为“两长”。

检视两地走过的路,最重要的是做到了“四个始终坚持”▼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方党委政府把方向、定思路,职能部门党委政府搞好服务、“保驾护航”,民营企业内部抓好党建促发展,抓好党建塑文化。民营经济的每一步、每一点,都是党正确领导、坚强领导的结果,颠扑不破。

——始终坚持深化开放。敞开大门搞建设,只要是对民营经济发展有利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都强力引进,对政策的、市场的机遇都敏锐捕捉、抢抓在手,并以开放催生和涵养大气包容的精神特质。

——始终坚持有所不为。充分尊重和激发市场主体的首创精神,放心、放开、放手,让群众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创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地方政府不大包大揽,不手伸过长,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始终坚持大有所为。树立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手段,改进工作作风,营造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激励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使当地成为民企勃兴的热土。

六月底召开的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聚焦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在政策制定上精准发力,在政策落实上持续给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更好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两地企业家表示,好政策是最大利好,好环境是最大生产力,对河南民营经济的发展前景非常有信心。两地党政干部表示,虽然民营经济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依然不小,惟有拉高标杆、争先进位,才能书写出更加出彩的新篇章,迎来民营经济的更大发展和更大繁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