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的「三重门」
顺丰继续在招兵买马
微博热搜话题 #多地提醒慎入网约车行业# 掀起了热议。据相关报道,今年以来,网约车运力已经饱和,甚至超过了实际需求。
网约车饱和了,顺丰反而在加大力度“招兵买马”,其在近期启动了“夏季大狂欢”活动,投入6666万的资金用于扩大骑士队伍,围绕招募激励、新人支持、关怀体系及能力提升等多个维度稳固运力基础。据悉,本次顺丰同城拉新活动旨在应对夏日即将到来的订单高峰,为广大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配送保障
老斜说
有的时候真的很难评,顺丰为什么能保持这么高的利润率?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原本应该顺丰承担的薪酬成本转嫁到了外包人身上,但是这么恶劣的结业环境下,还得感谢顺丰给了广大灵活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疫情顺丰物流
为啥顺丰能保持这么高的利润率呢?主要是顺丰在成本结构上有很大的调整,尤其是在外包成本、职工薪酬和运输成本方面。这些调整不仅帮助顺丰降低了整体成本,还提升了运营效率,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人力效率飙升
人力效率方面有很大的提升,2017年,顺丰有领薪员工万,人均年薪约12万元。而到了2020年,顺丰业务量较2017年增长167%,但领薪员工人数下降了;一线操作类人员更是从2017的万降至2020年的万,降幅达36%。
与2017年相比,2020年顺丰人均处理包裹数提高了3倍!
外包是降本增效的利器
第二点就是因为,顺丰采用了大量的外包,这里面包括人力外包和运力外包。外包就是发包方与承包方间的合作,顺丰与劳动者无直接法律关系,间接大大减少了顺丰的薪酬支出。
疫情顺丰物流
“降不下去”的毛利率
顺丰的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单票收入不断下降,但其毛利润率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以2015年为基准——票均收入元/件,速运业务毛利润率,每单赚元。2023年票均收入较2015年的跌幅达,速运业务毛利润率还能保持在。
疫情顺丰物流
除了要确保“基本盘”不能丢,要想维持现有的优势和地位,对顺丰而言,意味着必须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生态体系,打好生态战、协同战。
目前,作为独立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商,站在“巨人肩膀”的大件快运、冷运物流、第三方同城即时配送,都已经有所建树,而且具备了一定竞争力,在绝大多数物流细分领域均处于中国市场领导者地位。
在此次财报中能清晰的看到,顺丰苦心经营多年的业务生态圈,开始迎来实质性的收获期。其中——
疫情顺丰物流
顺丰放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强烈释放了新的信号和新的方向。
这次财报出炉后,顺丰对于自己的未来之路,规划的路径很明确——
撇开这些林林总总的既定目标规划中,再去复盘顺丰自身的提升路径,就不难发现在它的模式迭代、业务升级以及商业演变中,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其中。
老鬼总结为一个词——“强链”。
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未来的快递行业,随着全网型的快递企业逐渐向“大而全”的平台跨界延伸,头部大公司不再是“市场份额”和“价格”的竞争,而是产业链,全场景产品甚至综合物流的竞争,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顺丰最强的壁垒和护城河就是服务与口碑,这是多年积累下来的金字招牌,具体体现在产品力,服务力,综合力,即围绕“行业做深、场景做广、产品做全”策略,提升差异化服务竞争力及经营效益,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链。
疫情顺丰物流
做除法,首先要关注的问题是降本、降本、再降本。
综合年报的各项数据,在业绩增长的同时,顺丰强化管控见到初步效果,2023年多网融通实现业务降本及创收效益较往年进一步提高。
比如,2023年,顺丰持续推进大小件干线资源整合发运,提高大件发车频率,拉直线路减少中转,促进大件干线车辆装载率较上年底提高个百分点;顺丰通过推行中转场分拣+配送直达客户的模式优化,日均直派货量提高至8500多吨,减少中转场覆盖区域的末端网点资源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