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经济人口看物流未来的机会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每100美元的消费将会带来的物流量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一方面,人均GDP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其用于生活用品(主要是吃饭等生活必需品)占收入的比重将越低,这就是所谓的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3],大致在20%~70%之间。以美国和印度为例,美国的基尼系数在20%左右,处于全球最低水平,印度则超过40%,由于贫富悬殊,有些贫困地区甚至在60%以上,处于全球中下游水平。即美国人均食品消费大致会达到其万美元的20%,即人均7,800美元(美国2022年家庭人均收入达到39,168美元),而印度2022年家庭人均收入肯定会低于其人均GDP,即2400美元,大约只有1700~1800美元。按照40%计算,约为700美元。大致是美国的9%(因分配不均衡,大部分地区还要低)。另一方面,产品内容会有不同,物价水平也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物资品质会更高,相应的物价水平也会高,同样价格的物流量相应就会少一些。这都会影响总体物流量的变化。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如果一个地区的GDP水平过低,劳动效率也就会较低,工资水平也会较低,企业对自动化物流技术的需求将会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作业方式。就如同中国的发展历史一样,在2000年以前,尽管中国也存在大量的人口和物流量,但自动化物流系统的需求却少之又少。今日之印度,尽管人口与中国相同,但人均GDP只有中国的1/6,其工资水平也只有中国的1/6,大致相当于中国2000~2002年的水平,所以,其对自动化物流技术的需求,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
全球物流业规模
欧洲从总体看,市场存在较好机会。人均GDP以及人口基数都比较大,制造业占比达到,电子商务在全球占比达到,均超过平均数2倍以上,物流需求旺盛。但人口整体将维持弱增长或负数,短期需求较多,长期增长乏力。故打分为AAAD。
市场规模:现有规模约550~600亿人民币(以下同)。
英国:人均GDP超过平均数2倍,制造业规模不大,但相对于人口基数,也没有问题,电子商务位居全球第三,且人口维持温和上涨,故打分为AAAB。略好于欧洲平均水平。市场规模约70~80亿。
俄罗斯: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倍,制造业发达,高于平均值2倍以上,电商水平略高于平均水平,但人口出现负增长,综合打分为BABD。俄罗斯受西方制裁,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变数,未来不确定性很大。整体需谨慎。市场规模约45~55亿。
全球物流业规模
注[7]:此处数据不含港、澳、台地区。
注[8]:此处指中东和北非地区,共14国。
综合说明如下:
综合评价按照4个维度打分。每个维度分为5级,分别为A优秀、B良好、C可行、D谨慎、E负面。市场规模、按照GDP总量、工业制造占比、电商占比三个维度评估,分别占比30%、40%、30%,以中国2023年物流装备大致1000亿作为基础,并考虑物价和经济总量差异等因素。
全球物流业规模
对于每天高达4~5亿件的快递包裹来说,一件包裹平均需要进行2~3次的分拣,总分拣量高达10亿件以上,这就需要大量的自动化分拣设备才能完成。分拣工作一般在夜间进行,从晚上8点到凌晨5点,期间的有效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大部分只有6~7小时,即使是平均每小时完成5000件的分拣量(大型分拣中心分拣速度会超过1万件,但大量的末端分拣设备只有2000~3000件),每台设备每天的的能力也只有3~4万件,总计需要分拣设备超过2万台。这只是中国的部分。若考虑全球业务,则这个数据将增加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