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冷链物流

个人学习 16 0

东莞冷链物流

另外也有部分新玩家瞄上了冷链干线这个细分市场。国内冷链干线可以分为三个板块,首先是零担板块,也就是不足一车货运量的业务,但是该板块格局过于分散,承运方大大小小散落全国各地,能够聚拢资源和市场份额的机会不大;

第二个板块是合同物流板块,也就是与企业签订期限物流合同的单,在该板块行业前100的公司总计市占率仅为20%,是新玩家不错的一个发展方向,但会与传统物流巨头发生直接的“肉搏”竞争,利润空间也极其有限。

最后一个是临调板块,这个板块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需求较大,也是大部分新玩家们拥有绝对优势的领域,目前已经完成B轮融资的运满满冷运,在该板块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

从冷链行业下的细分化赛道中寻求新机会,毫无疑问是新玩家们首选方案,这也是整个冷链行业蕴藏机会最多的地方。【供应链范式】

参考资料:《对话未来商业|瑞云冷链郑瑞祥》,每日经济新闻

《冷链物流人,在角落里连年涨薪》,职场Bonus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前瞻经济学人

东莞冷链物流

京东物流依托在新疆各地州建设的十大分拨中心,成功抓住了契机。通过京东物流的冷链卡班,新疆特色水产品能够以固定班次的干线运输注入全国的冷链仓网,最终抵达消费者。

不过这样的打法不仅门槛高,时间成本与投入都是当前同行新玩家们无法企及的。一方面布局全国性的冷链体系,首先得基于自身已经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体系基础,才能进一步完善,车辆和仓库也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够实现。

另一方面在技术层面上,该打法也必须依靠时下最先进的冷链技术辅佐,才能降低运输成本实现规模优势。

顺丰在这方面的选择是以投资的方式,与麦当劳全球物流供应商“新夏晖”进行了技术合作,利用其所提供的冷链技术和多温度食品分发技术,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降低损耗成本。

京东物流则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温度监控平台,实现了温控冷链车的全程“0断链”“0腐损”,保障运输过程中的产品鲜度,并且目前京东物流的技术已经能够实现从原产地到消费者的全程物流信息追溯。

东莞冷链物流

鉴于公众对高效餐饮的巨大需求,预制菜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大。“研究数据显示,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一万亿,这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对东莞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王际辉说。

当前,推动预制菜产业朝着品牌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各地从预制菜品牌培育、预制菜标准制定、预制菜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上下足功夫,给足相应扶持政策。预制菜产业发展已呈现出多点开花的竞相迸发态势,预制菜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东莞正在把现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今年,东莞将预制菜产业纳入全市重点产业链之一加大培育扶持,下一步将推动“链长制”来带动发展,围绕“食材原料—复合调味品—中央厨房设备—预制菜成品—冷链仓储—供应服务”成链,组织遴选“链主”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通过“链长+链主”打造集生产加工、研发创新、商贸物流、综合服务融通于一体的预制菜产业体系。

但是,单一的产品做起来容易,要让整个预制菜产业做大做强,工业化、品牌化、标准化的思维才是根本。

当下,在预制菜的配套设备环节,东莞有大研自动化设备等企业。同时东莞企业生产设备种类很多,主要产品包括炒菜机、电磁炉、中央厨房设备、汤炉、包装设备、餐盒制作设备等。根据《实施方案》,东莞不只要做预制菜本身,还要做预制菜的生产加工等设备,继续发挥东莞的先进制造产业优势。

其次,在加强品牌建设推广方面,《若干措施》要求,建设“莞品·预制菜”公用品牌、推进“莞品·预制菜”相关标准建设,建立“品牌产品质量管理平台”和“品牌标识管理体系”,支持企业开发东莞风味特色预制菜产品,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东莞一直在持续推动本土饮食区域品牌与预制菜产业有机结合,让传统美食切入预制菜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精深加工,形成一批传统风味预制菜成品。东莞将争取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的“长期落户”,以围绕展会开展“莞品”品牌建设的相关工作。

近期新设立的“东莞市预制菜区域品牌创新发展研究院”,就是一个以东莞市预制菜区域品牌建设为主要方向的产学研平台,将通过打造“莞品·预制菜”品牌标识,制定相应的团体标准,探索逐渐授权企业使用,以打响东莞预制菜的区域品牌。

此外,打造健康、科学、营养、安全的预制菜菜品,还需标准来助力。田志宏表示,预制菜行业发展空间很大、潜力无限,但行业也需要配备相应的权威监管体系。“政府应当适时出台产品范围的界定、产品的分类和生产标准,包括一些质量标准,并且加以有效的监督。”

在众人关注的这一问题上,东莞正在从市层面出台和细化补贴标准,支持预制菜企业、行业协会制定相关标准,全面加强预制菜企业质量管理。《实施方案》提出,鼓励东莞预制菜龙头企业、产业联盟以及科研机构等参与预制菜标准化建设,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市级地方标准的,每项分别给予不超过100万元、3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资助;主导制定市团体标准(联盟标准)的,给予不超过3万元资助。

南都记者了解到,接下来东莞将采用“1+n”的建设模式打造预制菜产业园,通过1个核心发展区、n个镇街来拓展发展空间,同时也将打造大湾区的预制菜产业园。

绝知此事要躬行。东莞正谋划从招商引资、标准建设、技术创新、金融保障等方面出台“干货”政策,引领和支持预制菜企业做大做强,并且聚焦C端集城市之力打造“莞品”预制菜品牌,推动东莞预制菜强势“出圈”。

“希望未来东莞可以强有力地整合各环节资源,将‘莞品’预制菜作为东莞新的城市名片,强势推出!”孙弥奇说。

再一步展望,东莞将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聚力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都市现代农业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

总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监制:刘岸然 谢江涛

策划:何永华 肖佩佩

统筹:南都记者 梁锦弟 李发英

采写:南都记者 曾奕静 田玲玲 企业供图

东莞冷链物流

像中铁特供和海航冷链等龙头同样拥有覆盖全国范围的冷链设施,所以即便是已经实力稍显领先的顺丰和京东物流,依旧无法做到独一档的存在,物流巨头们目前仍然还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相互竞争。

另外冷链物流在对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方面相对较弱,物流公司只能从供应商环节入手提高自身议价能力,这也使得巨头们在继续布局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得提升服务质量以求达到微弱的差异化优势。

可以说物流巨头们之间的竞争压力,丝毫不比新入局的玩家要小。

显然,传统物流巨头们的冷链打法,并不适合冷链行业内大部分玩家,新玩家最好的进场方式还是要从数字化升级入手。如运满满建设了数字冷链平台,通过算法和大数据实现需求和供给的精准匹配;链库是其前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重新搭建而成。

而郑瑞祥在今年11月的采访中也曾提到,冷链市场已经进入整合的黄金时代。未来龙头企业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网络型的,一种是平台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