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系统(举例说明物流金融的市场作用)

个人学习 22 0

浅谈物流金融

知名咨询公司埃森哲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物流金融在2030年在整个物流供应链行业占比将达到15%。物流金融指在物流业的运营中,物流企业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运用金融工具使物流产生的价值得以增值的融资和结算的服务活动,主要是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的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包括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证劵的发行和交易,以及金融机构参与物流业的中间业务。

物流金融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产生,是一种创新型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产品,其中主要涉及三个主体——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和贷款企业,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合起来为资金需求方企业提供融资,三方在物流管理活动中相互合作。

物流和金融,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本质联系,并产生相互依赖和促进的积极效果。金融依赖于物流监管中所形成的对实物运输的要求来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同样,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有足够适当的资金来保证业务实施运营等各方面的顺利进行。物流金融中的物流服务范围非常广,主要涉及仓储、运输、配送、加工等。金融服务主要涉及监督管理、资产评估等。物流金融服务的出现,一方面可以有效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活动,另一方面还可以盘活企业暂时闲置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资金占用,优化企业资源。

四大物流金融模式

美国是最早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国家,以面向农产品的仓单抵押为主要业务模式。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颁布了统一的仓单法案《美国仓库贮存法案》(US Warehousing Act of 1916),建立了社会化的仓单系统规则,增强了存货的流通性。仓单既可以作为向银行贷款的抵押,也可以在贸易中作为支付手段进行流通。这不仅成为了美国家庭式农场融资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农业营销系统的效率,降低了运作成本。

中国的物流金融相较于美国起步较晚,自1999年中国物资储运公司与交通银行合作,完成一笔8000万元的自管库仓单质押融资以来,随后十几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于2005年以后逐步进入“互联网+物流金融”时代。仓单质押融资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部分中小微企业缺乏能被金融机构认可的固定资产或第三方担保,而产品库存又占用了大量资金,仓单质押是盘活资金最好的方法。

据业内相关人士分析,现在市场上从事物流金融的代表企业和机构大致分为1)综合性的物流企业,如顺丰、邮政速递物流;2)一些融资企业以存货或由仓储公司出具的仓单为质押标的,从金融机构取得融资,仓储公司对质押期间的质押物进行监管,如四川辉瑞、银储通;3)主营业务是物流园区的企业,如传化物流、普洛斯;4)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如国内首家设立物流专业事业部的平安银行;5)以云计算为基础进行大数据的信息分析平台,如菜鸟供应链金融、易流科技、运金所等。

物流金融的业务开展模式现阶段主要以抵押贷为主,分为如下三种:

物流金融系统

在中国,物流金融最大的不同在于国外大多数是以金融机构推动物流金融服务发展模式,而国内物流金融服务的推动者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对物流企业来说,除了能提供物流服务外,还能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很快能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物流金融已成为获客的主要手段。

根据2017年_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我国物流领域内企业的融资需求每年在3万亿元以上,但目前被传统金融机构满足的需求不足10%。据银行相关人士评论,很多银行不敢放贷给物流企业,是因为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固定资产少,能够抵(质)押保的融资受到限制,而这往往是银行最看重的,所以物流行业通常被评为高风险产业。

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依靠近几十年沉淀的物流数据,能对很多物流行业内的小微企业和企业主的信用资质更好地做出判断,为物流生态网络中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很多物流行业巨头已着手开展金融业务,并逐渐成为其一大重要利润来源,包括顺丰、苏宁、传化等,以及蚂蚁金服和京东,也开始将自有的金融业务涉足物流领域。

以顺丰为例,顺丰金融依靠顺丰集团20年发展所积累的大数据资源,包括物流业务中形成的订单、仓储、速运、支付等资源,来判断商户,尤其物流生态链中是小微商户的信用状况,同时利用仓单为融资提供抵押保障。顺丰凭借其供应链上下游丰富的资源,能基于客户的数据,做出信用状况评级,提供贷款服务。

以经营物流园区为主的浙江民营企业传化集团则致力于打造“仓配云+支付+金融”的一体化的供应链金融系统解决方案。凭借在物流领域18年的经验积累,传化集团利用线下布局的城市物流中心,和线上的智慧物流商城为两大获客入口,整合线上线下业务和资源,在物流这个垂直细分领域,为有需求的物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包括服务B端的支付业务以及物流领域的信贷和分期业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