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增发对象
深耕快运主业,发力大件快递
快运起家、发力大件,多元布局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迈进。1996 年德邦从珠三角起步, 2004 年公司首创“卡车航班”业务后迅速占领零担中高端市场,2010 年一跃成为公路零担 物流龙头。伴随零担快运业务步入成熟期,2013 年公司以既有快运直营网络为基础将战略 重心转向快递业务,2015 年起开启仓储与供应链、整车、跨境物流等多元业务布局,逐步 成长为一家综合性物流供应商。2018 年公司于上交所上市,业务以大件快递和快运为主导 双轮驱动。 2022 年加入京东物流版图,双方在业务、资源及技术深度融合下开启新篇章。
股权结构重大变更,管理层大换血
收购后股权结构变更,京东物流间接持有德邦 股权。22 年 7 月,京东以 亿元完成德邦 股份收购后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旗下京东卓风(京东控股子公司)成 为间接控股股东,合计持有德邦物流 股权并拥有德邦控股 100%表决权,韵达股份 通过定增方式入股 为公司第二大股东(限售解禁日期为 2024 年 4 月 22 日),公司创 始人崔维星持股 ,截至 23H1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占比达 ,股权集中度高。
京东系多位高管入驻后德邦管理层迎来大规模调整。创始人崔维星因个人原因先后辞 去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董事长现由胡伟(曾先后任职京东集团物流部人力总监、京东智 能产发 CEO、京东物流 CEO)接任,总经理由黄华波(原德邦总裁特别助理)接任,财务 负责人由丁永晟(原京东财务部负责人)接任,并分别聘任左高鹏、罗琪、丁永晟为副总 经理。
公路货运+大件快递两翼齐飞
从“零担王者”到大件快递,大件“重新定义者”。按市场主流承运公斤段,可大致 划分为小件快递(0-3KG,以电商快递为主,市场集中度高,规模效应强)、大件快递(3- 60KG,发展时间短,市场集中度低)、小票零担(60-500KG,市场由网络型零担快运企业 主导)、大票零担(500KG-3T,以区域专线为主导,市场格局分散)、整车运输(3T 以上, 中间环节少,门到门服务)。德邦从 60-500KG 的小票零担业务起家,持续深耕后再切入 3- 60KG 的大件快递市场,在基础设施、技术、经验、人才等多方面积累充足的先发优势。
产品分层明晰,多元需求全覆盖。快运业务方面,德邦已根据时效、运输距离、价格、 货物类型等个性化客户需求进行精准产品分层,形成了陆运、汽运、空运等不同运输方式 的多元产品体系。大件快递方面,以“大件快递 ”为核心主力产品,并辅以标快、特 快配套产品服务,23 年 7 月新推出航空大件产品,提供次日达、隔日达的高时效服务。此 外,基于客户需求和战略布局需要,公司还有部分仓储与供应链(聚焦家具、家电、快消 等行业的渠道、订单、仓储及运输的一体化服务)、跨境服务(已形成 FBA 头程、国际快 件、国际联运、电商小包四位一体的立体式产品布局)及多种增值服务。
快运快递双轮驱动,两大主业营收占比 97%。德邦自 2018年上市以来,多年深耕的快 运业务收入及毛利相对维稳,2022 年受外部环境扰动及产品客户结构优化等影响收入同比 下滑 至 96 亿元,毛利同比下滑 至 亿元。大件快递业务仍处于成长期,近 年来收入及毛利稳步攀升,2018-2022 年收入及毛利复合增速分别为 、,2022 年收入占比提升 至 ,毛利占比提升 至 ,目前已成为公司业务的重 要增量入口及主要盈利来源。2022 年快运、大件快递两大主业收入占比合计 97%,而仓储 供应链及跨境等其他业务收入占比 3%。公司以传统快运业务为压舱石,借力完善的快运网 络大力发展高速成长的大件快递市场,构建“快运+快递”双增长引擎。
精细化运作稳健成长,22Q2 迎经营拐点
持续多年稳健经营,营业收入稳步提升。“稳健”是德邦的经营基调,主要体现在两 大方面:1)坚持直营模式,构建了畅通全国、高效稳定的网络底盘,对业务扩张和持续经 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坚守服务质量,战略定位中高端市场,逐步完善运配体系, 23H1 快递、零担业务破损率分别同比下降 、,菜鸟指数服务项的综合排名从 2017 年的第 6 名提升至 23H1 的第 1 名。在快运、快递两大业务齐驱下,2013-2022 年德邦 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年复合增速 。2023 年受经济持续复苏催化,23H1 营业收入同比 增长 至 亿元,收入增速有较大弹性。
精细化运作管控成本,科技持续投入提升效率。公司营业成本主要由人工成本、运费、 房租费用、折旧摊销及其他成本构成,其中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合计占比超 80%。23H1 人 工成本 亿元,同比增长 ,末端网点门店人员优化持续推进;运输成本 亿 元,同比增长 ,主要系整车业务占比提升带来的结构性运力成本增长,同时公司通 过主动增加自有运力占比、路线优化、车辆利用率提升等举措控制运输成本;房租成本 亿元,同比减少 ;折旧摊销 亿元,同比减少 ,主要系大规模长期资产 布局基本完成,后续以维稳性支出为主;其他成本 亿元。23H1 公司通过精准资源投入、 数字化建设赋能等方式推进收转运派多环节成本合理管控。
资本开支收窄明显,22Q2 迎业绩拐点。过去 5 年公司利润波动幅度较大,2019 年、 2021 年归母净利润下滑明显,其中 2019 年主要系当年公司在运输、分拣、末端派送等环节 加大运力、人力资源投入,2021 年主要系当年基础操作人员迎来一轮大幅涨薪导致的人力 成本上升及全年油价均价同比上涨超 20%导致的运输成本上升影响。2022 年起,公司资本 开支从 2021年的 亿元收窄一半至 16亿元,22Q2归母净利润环比大幅转正至 亿元, 此后连续四个季度维持正利润,23H1 实现归母净利润 亿元,同比大增 ,归母 净利率同比提升 至 ,经营性净现金流 23H1 再次超过资本开支达 亿元。
京东物流增发对象
预计公司 2023 年归母净利润 亿元
收入端,根据对公司快运、快递及其他业务增长驱动因素分析,做出如下关键假设: 1) 快运业务:公司 23H1 快运收入同比+,考虑公司业务受顺周期驱动、市场竞 争格局改善、行业价格稳中有升影响,预计下半年零担业务仍保持大个位数增长, 整车预计维稳,因此分别假设公司 2023-2025 年经营货量同比分别+、+、 +,单公斤快运收入同比分别、+、+。 2) 快递业务:公司 23H1 开单票数 亿票,同比增长 ,考虑大件快递市场受 益电商渗透率持续提升仍处于高增速、去年下半年低基数影响、以及 23H2 起京东 合作提速带来业务增量等因素,假设公司快递业务件量 2023-2025 年同比分别 +、+、+,票单价保持相对稳定。 3) 其他业务:考虑未来与京东仓网融合有很大提升空间,假设公司其他业务收入 2023-2025 年同比分别+30%、+20%、+10%。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 亿元、 亿元、 亿元,同比 分别增长 、、。
利润端,考虑到公司持续推进末端网点变革带来人工成本收缩,运输资源投入、23 年 整体油价下行趋势及精细化运作下对运输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长期资产布局基本完成后 的维稳性资本支出等影响,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毛利率分别 、、, 最终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 亿元、 亿元、 亿元,同比增长 、、 。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京东物流增发对象
大件商品电商化,市场结构性扩容高增
电商发展轨迹:渗透从小商品向大商品跨越。复盘看,电商渗透难度随商品重量提升 而不断增加,发展早期多为低价值、小体积的商品,如日化、服装、数码 3C 等,发展逐步 成熟后高价值、大体积、非标准化的商品,如家电、家具、卫浴等大件商品也纷纷开始转 型线上销售。
电商渗透率持续提升,大件快递大有可为。大件上游家电、家具、建材等行业电商渗 透持续深化。以家电市场为例,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报告,国内家电行业线上 渠道销售额占比已从 2014 年 11% 提升至 2022 年 。大件电商化趋势愈发明显,从而 催生大件快递市场结构性扩容。
测算 2025 年大件快递市场规模或将突破 1000 亿元。根据 GfK 中怡康零售监测的家电 线上渗透率及艾瑞咨询的家具及建材电商渗透率数据(2020 年以后家具及建材电商渗透率 突破 20%),若假设物流成本占商品零售总额的 15%(中国物流成本占 GDP 约 15%),测得 2022 年大件快递市场规模达 920 亿元。若假设到 2025 年家电线上渗透率再提升 5%,家具 及建材电商渗透率分别提升 10%,以 2022 年为基数,大件快递市场预计突破 1000 亿元, 增量规模约为 133 亿元。
商流 C2M 模式崛起,催化大件快递模式升级。C2M 又被称为“短路经济”,即以 C 端 客户需求为导向,让 M 端制造商接受客户个性化订单后,通过柔性生产提供小批量、多频 次的即时供应链服务。变化在于一方面消费者会产生更多碎片化订单,另一方面制造商更 加聚焦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柔性化制造升级,让价值回流到制造环节。而具备优质稳定运输 能力的企业将创造更多的品牌溢价和利润空间。
大件快递发德邦,构建深厚品牌沉淀
快递新生力:从切入、聚焦到深耕。复盘德邦大件快递发展史及其多重战略转变,公 司 2013年凭借重货运输经验推出“360特惠件”一举切入快递市场,2018年战略聚焦大件, 推出核心产品“大件快递 ”,通过多年持续的大件配称体系完善和底盘建设后,“大件 快递发德邦”的价值定位已逐步构建品牌心智。2021 年起公司为进一步优化网络,实施末 端网络升级和资源整合。
大件基因优势赋能,快递业务高速发展。2022 年,德邦快递收入突破 200 亿元,近 5 年收入复合增速达 ,快递业务占整体收入比达 。三大核心基因优势助力高成长: 1)较传统快运玩家具备网络优势,由于大件快递对运输时效追求更高,拥有超高网络 密度和网点布局的德邦更容易向低公斤段的大件市场拓展; 2)较传统快递玩家具备运能优势,由于大件快递货物本身的非标准化程度更高,需要 特有的中转设备及派送体系,传统快递切入市场有一定的门槛和运能建设资金压力; 3)较整体市场具备直营先发优势,大件快递市场发展起步较晚,德邦先发入局、全面 发力,积淀了良好口碑和份额,且直营模式恰好契合大件快递高附加值、低破损率的要求。
错位布局,直营管控,夯实中高端市场
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时效、价格、服务三维领先。德邦共推出了大件快递 (主力 快递产品,性价比高,提供免费上楼服务)、标准快递(经济件)、特快专递(时效件)及 航空大件(23 年 7 月推出的高时效品质产品,对标顺丰航空大件,提供省内/跨省、中长途 次日达、隔日达等三种走货模式,最快跨省 7h 送达)四大标准化产品,在时效更快、同类 产品价格相对更低与服务细致化程度更高三大维度领先市场。
价格带更高,主攻中高端市场。从头部快递企业单票收入可见,以通达系为代表的小 件快递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平均票单价 2-3 元,而德邦和顺丰快递产品价格带与其他玩家 区隔明显,2022 年德邦快递单票收入 元,近三年单票收入基本维稳,持续夯实大件快 递中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
直营管控奠定优质服务。公司大件快递采取“稳健直营+灵活事业合伙人”模式,一 方面通过自营门店与事业合伙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网络的快速拓展,另一方面通过全流程 强力管控以降低配送破损率、强化末端服务质量,如“大件快递 ”提供 40kg 以下免费 上楼、60kg 以下包接包送两项核心服务。公司自 2015 年 9 月起启动事业合伙人计划,截至 23H1 直营网点+合伙人网点合计接近 9000 家。
网络布局趋于完善,资本开支放缓推动盈利向好
网络布局趋于完善,从规模化投入向维稳投入转变。公司 2022 年资本开支大幅下降 至 亿元,23H1 进一步下滑 至 亿元,放缓趋势明显。从分部固定资产 增加值看,分拣设备、运输车辆、电子设备、场地建筑等固定资产年度增加值均大幅下降。 此外德邦上市以来分别通过 2018 年的 IPO 融资及 2021 年定向增发的方式合计募资超 10 亿 元,从具体募投项目看,前期对直营网点、运输车辆购置及 IT 信息化系统等长期资源的提 前布局也已基本结束。
规模效应仍有降本空间,驱动快递业务盈利向好。目前德邦的大件快递业务因中转环 节自动化程度较低、快递业务量整体偏低等因素,规模效应仍弱于传统小件快递,中转及 末端效能利用不饱和,未来有望通过提高业务量摊薄单个包裹成本,实现单票成本稳步下 移,单票毛利稳步提升。此外,此前由于大件快递高速发展导致公司对末端网点、快递员 的战略性投入持续加大,2021 年起公司针对网点、收派人员、转运中心数量等进行优化整 合,降本空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