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仓库口罩不翼而飞
丁笃胜说,如果骏宸集团确实坚持只要口罩,可以按现有价格重新帮他们采购。封面新闻记者咨询“现有价格是多少?”,丁笃胜称“大概是人民币两元左右”,只要对方接受这个价格,完全可以帮他们买到。
至于口罩究竟去了哪里,丁笃胜表示不清楚。当封面新闻记者告诉他,李宏说有一部分口罩还在金边机场旁的库房里时,丁笃胜说:“他(指李宏)说丢了就丢了,他说在就在。”
2月20日早上,李宏与封面新闻记者语音通话,称骏宸集团所述不是事实。随后李宏发来信息称,从来没有和自贡的公司有联系,货物依然在金边,如果他们要,可以按当时的价格并支付运费后,“马上可以发货。”
李宏还发来多段库房视频,证实有大批货物在此。
至于为什么货物并没有丢失就答应赔偿丁笃胜130多万元?李宏称,他们丢失了一些其他人的货,本来就要买一些货来赔偿。拿这批货赔偿他们也就OK了。
警方介入调查律师认为有人违法
目前,骏宸集团已经以“合同诈骗”分别向佛山警方和自贡警方报案。自贡市自流井警方表示已经接到报案,目前案件主要由佛山警方办理。冯婷出示的短信显示,佛山警方已经受理了报案,目前正在办理中。
70多万只口罩究竟是丢失了?还是另有去处?是否如骏宸集团猜测的,口罩被以更高的价格转卖了?如果真是被转卖,是丁笃胜还是李宏将这批口罩转卖?转卖价格多少?中间有多大的利益?这起货物采购承运纠纷属于民事合同纠纷还是合同诈骗刑事犯罪?谁该对此承担责任?
四川方策律师事务所郭刚律师认为,无论是市场经济行为还是合同关系,最基本的底线原则就是诚实信用。丁笃胜受家乡企业在抗击疫情关键时期的防疫物资紧急采购委托并收取了部分货款,就应该将采购口罩全部交付给委托人。作为承运人,无权损毁或高价转卖口罩。即使口罩确实在运输途中出现不可抗力损毁,受托人也无权未经委托人同意,便签订所谓的赔偿协议。在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这种行为带来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已严重违反甚至是践踏了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
在封面新闻对这起事件进行调查过程中,李宏多次主动表示愿意和骏宸集团积极协商妥善处理此事。封面新闻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
物流仓库口罩不翼而飞
李宏在电话中反复说明,丁笃胜一直没有按时支付货运费、仓储费等费用。货物发生丢失后,他和丁笃胜就货物的赔偿已经达成了协议。
李宏通过微信发送给封面新闻记者一份丁笃胜和李宏分别签字盖手印的《口罩货物赔偿协议》。这份签订于2月16日的协议称:“丁笃胜于2020年2月3日委托李宏在胡志明市运回中国南宁市交货,但因各种原因丢失。……经双方平等协商如下:
丁笃胜货物口罩为276箱,每箱2500个。合计69万片/个。
运货方李宏承诺每片(应为个)为人民币元,赔给丁笃胜合计人民币为1240000元,另加损失费60000万元,总合计人民币1302000元(协议原文如此)。……丁笃胜收到赔偿款后不再追究李宏的法律责任和民事责任。”
对于这份赔偿协议,骏宸集团坚决不予认可。冯婷称,丁笃胜是接受了骏宸集团口头委托帮忙采购口罩并收取了预付货款(定金),就应该按约定交付货物。在货物丢失后,也应该根据骏宸集团的意见向承运方追索货物,而不是擅自与对方签订所谓赔偿协议。“我们要的不是钱,是地方抗疫一线急需的口罩!”
物流仓库口罩不翼而飞
冯婷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积极支持抗疫工作,先期捐赠了大批防疫物资,“其中尤其是口罩,我们之前在本地采购了大量口罩,先后捐赠给区县一线工作人员,高速路口值班民警,彩灯协会从业人员,以及市里一些担负着重要抗疫工作的部门,总数超过20万只。”
随着防疫物资日趋紧俏,骏宸集团开始把目光投向外面—-1月24日大年除夕,骏宸集团副总经理罗鑫联系了在越南的亲戚丁笃胜帮忙采购口罩,“我们当时约定的是采购100万只,能采购到多少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