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设计大赛中海物流(中海川物流园)

个人学习 31 0

物流设计大赛方案

任:

储常连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副主任:

黄志祥安徽大学副校长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

员:

朱永国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

杜鹏程 安徽大学教授、安徽省管理类专合委主任

余保山 安徽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鲍炎红 安徽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汪传雷 安徽大学教授 安徽省管理类专合委副主任兼物流类分委会主任

各有关高校教务处或分管创新创业工作部门或物流专业所在院系负责人

物流管理设计大赛中海物流

基地建设成效影响大,与省内4所兄弟院校建设了共享伙伴关系,协调接待师生交流实践241人。“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国家示范校北京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等50多所院校先后到校参访,对本专业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惠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以我物流管理专业为国内标杆建设其校内品牌专业。

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魏中林和东莞市副市长喻丽君等领导先后到我专业视察指导,对专业建设提出宝贵建议。在北京络捷斯特公司、职教圈、朋程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职业院校物流&电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全国100强中排名第21位。

《中海物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验收网站》

物流管理设计大赛中海物流

基地建设以来,项目组紧密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逐渐探索出并紧密围绕“校企合作+技能竞赛”两个轮子作文章,如,聘请企业高管持续深入参与专业建设,结合中海物流主营业务仓储与配送,开展了相关课程建设,有力支撑了省级精品开放课程《仓储与配送实务》的建设。

聘请中海物流专家连续多年参与广东省技能竞赛赛项设置、竞赛方案制定、竞赛训练及现场执裁等工作,有力推动了物流管理专业对技能竞赛的认识,支持我专业连续六年获广东省物流技能竞赛一等奖,并获2018年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流赛项一等奖(排名第一)。相关成果《“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双轮驱动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获得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成果应用效果好

基地建设以来,项目组紧密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组建了管理团队,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提升了师资水平,完成了课程实训任务,2014-2016学年受益学生达394人。

结合基地建设,专业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双核驱动的高职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道路,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率高、企业评价高,建设成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专业获得了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称号,建设了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推动了我们对技能竞赛的认识,支持我专业连续六年获广东省物流技能竞赛一等奖,并获2018年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流赛项一等奖(排名第一)。相关成果《“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双轮驱动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获得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物流管理设计大赛中海物流

基地场地、设备、实践条件等满足本校物流管理专业群专业学生实践需求,持续开展了专业认知实训、物流设施设备实训、仓储与配送实训等实训课程与实训环节,效果良好,学生评价高。

基地在满足本校学生使用之余,制定了基地共享方案,及时通过网站、电话、微信或短信等渠道向社会及兄弟院校公布共享信息,累计签订共享协议4份,协调接待兄弟院校师生交流实践241人次。

基地立项建设以后,东莞市财政投入建设经费10万元,满足了实践教学运转需要。经费使用严格按照东莞市及学校相关制度执行。

物流管理设计大赛中海物流

校园赛专业水平测试题由竞赛委员会提供,各校组织笔试/机试/网试,由竞赛委员会负责阅卷;省赛方案设计参考“长春国际汽车&一汽物流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参赛队需在大赛案例中自主选择不超过 5 个案例进行设计,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可以是文字材料、数学模型、软件或工程设计等。入围决赛的参赛队,将参加12月16-17日举行的现场答辩。

方案需按照相关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发送大赛邮箱;每校最多选派2支团队参加省初赛,省初赛对电子版方案进行匿名评审,分组进行,匿名评审阶段,专家将按照《“长春国际汽车城&一汽物流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网络评审评分表》对本组所有参赛队作品评分,本组所有专家评分之和,即为该队本赛段得分,选择参加初赛团队数量25%-65%的团队进入省决赛;省决赛第一天先对参赛团队中的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在校本科生进行专业水平笔试/机试/网试,只有专业水平测试合格的学生才能代表团队参加第二天的设计方案现场答辩评审阶段专家将按照《“长春国际汽车城&一汽物流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答辩评审评分表》对参赛队作品评分,本组专家评分,即为该参赛队现场答辩得分。

五、竞赛方式

1.校园赛:校园赛的专业水平笔试/机试/网试赛题由竞赛委员会提供,各校负责考务(原则上三天内完成考务,121012点前完成,以快递时间为准建议顺丰快递),考完后立即密封并快递至安徽省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秘书处(合肥市九龙路111号安徽大学商学院物流系);方案设计的竞赛组队、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参赛高校自行决定。各校通过校园赛,遴选确定2支参赛团队参加省赛;

2.省初赛每校最多选派2支团队参加省初赛参赛队伍提交电子版方案初赛分组进行,5-9名专家/组对电子版方案进行匿名评审,按照《“长春国际汽车城&一汽物流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网络评审评分表》对本组所有参赛队作品评分,本组所有专家评分之和,即为该队本赛段得分,选择参加初赛团队数量25%-65%的团队进入省决赛;

3.省决赛:参赛队伍提交纸质版方案和电子版方案,分为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专业水平笔试电子版匿名评审和现场答辩评审。先进行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专业水平笔试不合格的队员不能进入现场答辩环节,若团队获奖,此成员也不能颁发证书再进行方案汇报答辩评审决赛现场答辩评审占决赛总成绩的40%,专家应回避队本校参赛队的评审,按照《“长春国际汽车城&一汽物流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答辩评审评分表》评审,本组所有专家评分之和,即为该队本项得分

物流管理设计大赛中海物流

赛事安全是学科和技能竞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赛事筹备和运行工作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大赛组委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大赛期间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安全圆满落幕。

(一)比赛环境

竞赛场地(含机房、体育馆、多媒体教室、会议室等)用电应报备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赛前会针对竞赛场地电线路进行检查,充分保障场地用电安全。同时配备后勤管理机动人员1名,用于竞赛过程现场用电安全维护。

(二)生活条件

参赛选手在各校领队兼指导老师带领下入住学校附近宾馆或由组委会指定宾馆。交通食宿费用由各参赛队伍自行承担。

(三)组队责任

各参赛高校大赛负责人应按组委会要求在规定时间节点完成应参赛选手名单上报、参赛选手组织、以及带领参赛选手报名等。大赛负责人即为本校的竞赛联络人,负责与组委会秘书处沟通联系。

参赛高校必须安排一名领队兼指导教师负责参赛师生的人身安全,并为参赛师生购买人身保险。各校指导老师应充分保证学生交通、食宿安全,指导学生训练,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参加竞赛,营造良好的参赛氛围。

(四)应急处理

比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大赛组委会,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大赛组委会应立即启动预案予以解决。赛项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可以停赛,是否停赛由大赛组委会决定。

比赛期间,承办高校将会同学校后勤部门做好供电、供水保障,一经发生断电、断水,立即启动备用线路供电应急预案和备用水供水应急预案。

(五)处罚措施

竞赛期间对于不能严格执行竞赛规则、违反竞赛规定的参赛队员,取消其参赛资格及成绩,并禁止参加下一年度的安徽省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物流管理设计大赛中海物流

大赛分为校园赛、省初赛、省决赛三个阶段,未参加上一阶段比赛的参赛队伍不得进入下一阶段比赛。各赛段时间安排为:

第一阶段,校园赛(202311月25-2023128日);

第二阶段,省初赛20231125-202312月9日中午12点,12月1312点前公布进入决赛团队名单);

第三阶段,省决赛(202312月16-202312月17日),12月1512点前提交决赛作品电子版,12月16-17日到安徽大学决赛,12月1615:00-16:00对参赛团队中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进行专业水平笔试,12月17日方案汇报展示答辩,12月18日外地返程。期间,202312月1615:00-18:00召开中国合肥物流论坛暨安徽省物流教育教学研讨会。

物流管理设计大赛中海物流

(一)参赛资格

参赛对象为正式录取的安徽省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比赛以团队为单位,每队不超过5人,其中至少2人为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本科在校生(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且专业水平测试合格(百分制60分以上),同时队长必须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专业本科在校生,参赛人员不得同时加入多个队伍。组队可跨年级、专业,但不得跨校,且同一学校组队不得超过2个。各校可视情况而定,在赛前选拔出校内的优秀队伍参加省赛。

每队仅需1名教师作为领队兼指导教师,负责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同一教师指导报送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2件。

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竞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成员及竞赛相关工作人员不得作为省赛参赛指导教师。

(二)报名方式

各校通过校园赛,遴选确定2支参赛团队参加省赛,提交省初赛方案同时提交报名表(见附件2)、登记表(见附件3),其中成员是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是参加专业水平测试赛且成绩合格的人员,报名表打印并加盖单位公章,将电子版和扫描件发送到报名邮箱ah2023wlds1@ah2023wlds2@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和省经信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大赛所有参赛人员(包括指导老师和参赛项目全部成员)须注册登录“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将注册成功页面截图发各大赛组委会备案,所有参赛项目均须上传至“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羚羊科产”板块。

所有参赛高校报名时需同时报送所有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兼领队的承诺书(见附件1)签字或者扫描件和“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注册成功页面截图,发送到报名邮箱。

(三)赛前准备

赛前拟召开预备会(中国合肥物流论坛暨安徽省物流教育教学研讨会),交流物流类以及管理类解读比赛规则,各参赛队伍依据比赛规则和要求进行比赛准备,每个参赛队伍领队兼指导教师必须参加赛前会议,了解比赛事宜;会上将宣布比赛重要事项。

(四)比赛期间

1. 比赛当日,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及赛程安排,服从指挥,从指定路线进入赛场,持本人学生证、身份证及参赛证提前30分钟检录进入赛场。不得携带任何电子设备及个人物品进入赛场,违规者取消本次比赛成绩。

2. 方案设计比赛过程中,各校选手不得报告具体学校名称和本人姓名,违规者取消参赛资格。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规则,自觉接受裁判的监督和警示。若突发故障导致比赛中断,应提请仲裁至现场确认原因,并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出现特殊情况,需经裁判或考场工作人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选手须服从裁判裁决,比赛过程如有异议,应由领队兼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领队兼指导教师和选手不得与大赛工作人员直接交涉。

(五)成绩公布

大赛获奖名单经竞赛组委会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并将获奖名单在安徽省高教网再次进行公示。无异议后,由安徽省教育厅发文公布获奖名单,颁发竞赛获奖证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