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配送中心加盟(京东查快递到哪了)

个人学习 31 0

京东物流

在前端物流服务上,极兔揽收能力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而在国际干线运输上,极兔也能分别提供跨境空运、跨境海运、跨境陆运等模块服务,国际化属性越来越明显。

不同于主打一体化供应链的京东物流、长期深耕航空货运的顺丰,极兔在海外迅速起网的根本原因在于本土化,其极兔通过直营模式,结合当地物流技术、管理特点,打造出来的本土化基因,才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

综合来看,不管是京东物流,还是顺丰、极兔,其实都各有自己难以复制的长处和优势,在这场海外争夺战中,最后的赢家暂时还未出现。

京东物流配送中心加盟

四年前,刘强东曾在开年大会上称:未来京东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于京东物流来说,亦然。

在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中,京东再次修改自身定位为“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型电商并致力于成为领先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商流与物流打通的重任,自然落在京东物流身上,京东物流在集团的战略地位,越发凸显。

换句话,京东物流过往的成绩与未来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技术。

京东物流招股书透露,过去3年,京东物流的技术投入累计近53亿元,并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到2020年底,京东物流拥有及正在申请的技术专利和计算机软件版权超过4400项,其中与自动化和无人技术相关的超过2500项。

2014年,京东首个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在上海投用。2020年底,亚洲一号数量已达到32座,形成了亚洲规模最大的智能仓群,包括智能存储、智能搬运、智能分拣和智能拣选等机器人产品,成为京东物流从容应对亿级订单的关键力量。

尽管这些年来不断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让京东物流产生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投入,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重投入,让京东物流建立了护城河和竞争力。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底层技术的成熟,京东物流在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决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所有关键物流运营环节(包括仓储、运输、分拣及配送),京东物流都运用了先进的无人技术及机器人(如自动导引车(AGV)、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及分拣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

今年第一季度,在京东物流的助力下,京东集团的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下降至天,同比去年一季度大幅下降了天,创下了比往年消费旺季更快的库存周转天数纪录。京东仓库的自营货品100%由人工智能的方式提供销售预测、采购及补货的决策支持。

作为平台,京东物流正在越来越开放,已为多个领域提供一体化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2020年,京东物流为超5万家企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占比为,客户中不仅有诸多世界500强快消企业,也有瓦轴集团、供销社体系等大型国企背景的行业巨头。同时,京东物流在全国各地的产业带进行智能供应链样板的打造,如广州美妆、义乌文具、汕头内衣、平邑水果罐头等数百个产业带。

京东物流配送中心加盟

2015-2021年度我国零担市场规模常年保持在万亿元规模以上,市场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滑明显,但2021年市场明显回暖,市场规模预计达万亿元。零担市场门槛低,参与者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形成具备全网规模性的快运企业数量稀少,德邦历经多年发展,成为全网快运企业代表者之一。德邦自2018年上市后,公司的营收增速逐步放缓,扣非净利润也有所弱化。据公司公告显示,2021年德邦股份扣非净利润约为亿元至亿元,受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行业竞争加剧及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在零担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态势下,德邦继续革新,才能在未来竞争中持续生存下去。

此次,京东物流收购德邦快递,补足了京东快运的全国网络体系短板,进一步加强了京东物流供应链基础设施底盘能力,提升京东物流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力。2018年10月,京东物流的快运业务正式启动。彼时,我国的快运行业历经多次发展,行业内具备全国性网络体系的快运企业屈指可数,其中德邦便是直营行业代表。此外加盟制代表安能物流,再者一些后起之秀如壹米滴答、中通快运、百世快运等,但网络的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京东物流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商,为客户提供领先的技术驱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京东快运要想得到快速发展,自己做直营,时间太长,短期难以有成效。做加盟,行业新进参与者中通快运、顺心捷达等都采用加盟模式,且其加盟运营经验有多年的积累,京东快运再做加盟其优质网点稀缺和加盟管理机制体系经验沉淀少,这两大难题较难跨越。相比之下,留着京东物流做快运体系布局有利的方式便是做整合并购。

京东物流结合市场现有竞争标的,德邦成为最优的选项。2018年的德邦刚上市,风头正盛,并购成功的条件有待缺失。德邦上市后,战略及组织体系不断变革,布局快递业务,但结果是快递业务成效不足,快运业务优势下降,经营业绩进一步弱化,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此外德邦尝试引入外部战投,试图优化业务成本,但最终成效难以显现。2021年京东物流港股上市成功,募集资金,并购成熟物流企业,加快打造物流供应链体系。在安能物流赴港上市成功后,股价已经腰斩,行业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焦灼状态下,此时的德邦出售意愿提升,给京东物流提供了并购的机会。并购德邦后,京东物流可借助自身末端配送站点,进一步降低德邦快递的末端配送成本,德邦使得京东快运全网体系完整化,提升对B端客户的服务质量。此外京东物流收购德邦后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产能资本开支,提升德邦分拨中心设备自动化和土地自有化率,提升德邦的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长远看德邦和京东物流整合程度成为关注的要点,但总体看直营体系的整合难度远小于加盟制体系。

京东物流配送中心加盟

以东南亚市场为例,由于该地区人群的风俗习惯与国内有着巨大的差异,我国物流企业过往的管理方式并不适用当地市场,强行复制极易引起冲突。

末端配送方面,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海外配送环境中,末端配送面临不小的挑战。

同样以东南亚地区为例,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为群岛地形,而越南、泰国等国家为山区地形,不仅交通不便,还经常会因为城市占地面积小、人口密集,出现道路拥堵现象,末端物流体验很难做到像国内一样完善。

如此看来,在本土化和末端配送两个方面下功夫,对国内物流企业来说是一条不得不走的道路。

只有抓住这些不变的痛点,才有可能把握住跨境物流市场变化的规律,找到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出路。

总而言之,在跨境物流赛道中,无论是先行者,还是后来者,当下最重要始终是根治痛点,为海外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物流体验。

京东物流配送中心加盟

京东在获得首次融资后,也就是2007年,刘强东的一次“任性”,最终在中国快递行业引发一场变革。

此前由于物流公司对加盟商没有控制力,物流水平无法解决送货慢、货物损坏严重的痛点,让京东70%的客户投诉来自于此。刘强东认为,只有自建物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可当京东物流的规划第一次在董事会上被提出时,投资人因不好意思直接否掉,只能婉转劝退:“你先做预算吧。”而刘强东预算是,成功打造一个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需要10亿美元,而当时的京东连2000万美元都没有融到。

之后的一年中,刘强东又见了数十位投资人,最终敲定京东物流的布局。

烧钱自建物流,自然会招致外界“不符合商业规律”的质疑。可刘强东有自己的逻辑,物流的战略性亏损,可以确保京东商城的用户体验。

事实证明,京东物流这场10亿美元的豪赌是一次正确的决定,更成为日后提高京东集团的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关键一环。通过自建系统,以储代运,京东大幅提高了物流效率,才在群狼环伺的电商领域能杀出一条血路。

2011年推出“211限时达”后,京东正式开启了物流业的革命,如今京东商城90%订单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这不仅成为京东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也使电商行业用户体验的门槛提升到新的高度。

京东物流的第二个转折发生在2016年,京东物流开始社会化落地,第二年京东物流开始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

其实,早在2013年前后,京东物流就陆续与多家品牌商开放合作,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业务,对外部客户提供服务,借此沉淀能力。

从自建到开放,这样的发展历程,让京东具备了“零售+物流”双重基因,零售和物流两者融合得更紧密,携手狂奔。凭借近5亿的年活跃用户,京东整体的履约成本仅占比营收。

如今的京东物流,已经是覆盖仓储、综合运输、最后一公里、大件、冷链和跨境六大网络在内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2018至2020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79亿元、498亿元、734亿元。

京东物流配送中心加盟

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已成为华为、荣耀、美的、宁德时代、迈瑞医疗等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海外物流服务商,全球影响力正在持续扩大中。

自2017年4月京东物流集团正式成立至今,京东物流共开展了五次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4月,京东物流成立了供应链、快递、快运、国际业务四大独立事业部。

这次组织架构调整向外界透露了一个相当关键的信号:京东物流将在兼顾国内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国际业务的投入力度。

这也意味着,在国内物流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京东物流将重押跨境业务作为当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于京东物流而言,国内市场显然已无法满足自己的野心,拥抱全球化浪潮,走向国际舞台才是未来发展的唯一正道。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