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安全体系(物流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

个人学习 31 0

物流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建立由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工信、规划、交通、国土等部门参与的全市物流园区综合协调管理机制,统筹全市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协调解决物流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既体现改革创新、适度超前,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布局合理,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防止乱圈乱占耕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坚决制止以发展现代物流为名从事大卖场式的房地产开发,避免造成新的资源浪费。

积极推动物流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制订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加大物流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重点是规范市场行为、推动联托运等运输市场公平有序竞争、建立现代物流培训和咨询等中介组织的认证制度。

浅析物流信息体系安全防范

开展“农商互联”工作,推动电商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流通企业合作,培育优秀农产品供应商及电商队伍,以线下产品和物流资源为基础的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鼓励电商企业以委托生产、订单农业等形式,不断提高农产品线上销售比例,促进质量等计划、包装规格化,不齐电商供应链前端短板,打造品牌农产品供应商队伍,开辟农产品销售新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产地集配中心、田头市场、冷库、冷藏车辆和加工配送中心的储藏、物流和冷链等基础设施,提高存量设施设备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探索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大数据”体系,加快数据整合共享和有序开放。实现精准种植,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可追溯管理,营造安全便利的消费环境。

鼓励农产品电商企业与经营生鲜农产品的连锁超市、零售菜店等传统线下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发挥线上线下企业各自优势,开展生鲜冷链“宅配”、B2B食材配送、跨境电商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实现“触网”转型。

物流安全体系

一方面,协调城市建设规划,在明确的物流产业集聚区和物流基地范围内保证物流用地指标,确保物流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同时避免房地产、工商业挤占物流用地指标,鼓励利用空置厂房、老旧仓储用房等存量房产改造建设现代物流设施,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严厉查处擅自更改物流用地性质的行为,慎重审批物流用地调规事项,确保物流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产业发展协调同步;另一方面,落实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用地政策,依法供应物流用地,对属于物流产业集聚区、符合城市规划的物流项目优先合理安排用地计划指标,落实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减半征收政策。物流用地在土地招牌挂出让前,所在区域有工业用地交易地价的,可以参照市场地价水平、所在区域基准地价和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综合确定出让底价。

物流安全体系

毕节市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毕节市工业相关物流有:石油、卷烟、建材、盐、商品混凝土、锂离子电池等工业用品。同时毕节市的汽车行业也保持较快发展,其产量不断增加,同时带动了汽车零配件产业链的发展。毕节市经济直击省外,通过引入沿海地区先进工业物资和技术,结合本地区特色的资源,形成产业带,毕节市的工业用品大量流向贵阳、安顺、周边省市及沿海发达地区。毕节市第一产业相比于第二、第三产业,增长较为缓慢,毕节市批量流动农业相关物流量来源主要有:畜牧业如牛、生猪、羊、禽以及农资产品、农产品等。毕节市的主要农产品有:玉米、油菜籽、花生、蔬菜、烤烟、特色经果、茶叶、马铃薯等,农林产业基本满足自给自足阶段。而牧渔业由于自身地理位置原因,大多是从外地进货。

根据历年毕节市本地公路货运量发展变动情况,预计2011-2023年各地货运量如下所示。

1-1毕节市货运量预测(万吨)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公路货物运输

量(万吨)

5767

9813.32

增长率

根据历年毕节市本地公路货运周转量发展变动情况,预计2011-2023年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如下。

1-2毕节市公路货运周转量预测(万吨)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公路货物周转量(万吨)

增长率

本地工业品主要为资源型产品,其中煤炭和水泥产量较大,预计各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1-3毕节市主要工业品产量(万吨)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煤炭产量

5500

5500

5500

5500

5500

5500

发电量(亿度)

405

405

405

405

405

405

水泥产量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下表为毕节市2018-2023年物流园区项目规划表:

1-4 2018-2023年毕节市物流园区项目规划表

项目建设地点

园区名称

项目性质

项目承建企业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设计仓储面积(平方米)

设计冷库库容(吨)

设计新增冷链车(辆)

总投资(万元)

七星关区

七星关区黔西北农产品(电商)物流园

毕节微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农副产品批发商铺,交易大棚及冷库。总用地面积109968平方,建筑面积91212平方米。

20736

10500

物流安全体系

毕节市物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①法律法规落实力度不够大。随着我国物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使得目前物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渐完善,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物流安全管理的水平。但是,由于毕节市相关监督执法部门没有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使得一些法律法规流于形式,让很多物流不规范的企业有了可趁之机。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走法律法规的“灰色地带”,甚至不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追求速度和利润,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有的物流公司认为,即使客户走法律渠道起诉物流公司,也需要比较长的周期,再加上物品的价值有限,最终也很难解决实际运营中遇到的问题。 ②物流企业安全管理执行难。目前来看,毕节市各大物流公司的物流安全管理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对企业的各种活动具有很大的制约性和规范性。然而,真正要把这些安全管理制度落地实处,却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造成物流企业安全管理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有制度本身缺乏可操作性、工作人员的传统经验思想、运输工具本身的问题、客户的个别无理要求等等。 ③危险物品管理程序有漏洞。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物流安全事故,都和危险物品有着或多或少的必然联系。如2013年发生在山东的“夺命快递”事故,其直接元凶就是有毒化学液体氟乙酸甲酯,属于甲类物品,正是这种物质无情的夺取了刘先生的生命,在社会各界引起了高度的关注。由此可见,危险品管理对于物流安全管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④仓储安全管理存在隐患多。仓储管理是物流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仓储安全水平直接关系到物流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然而,由于物流企业的仓储量一般都比较大,物品比较复杂,各种不同类型物品混合摆放情况比较普遍,使得仓储安全管理存在隐患多。如仓储物品的仓库消防设施是否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仓储空间的温度、湿度、通风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仓库管理人员的误操作或不负责任行为,造成仓储安全管理事故等。 ⑤运输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差。物流企业最大的作用就是顺利的将商品从一个地方,快速、安全、准确的运输到里另一个地方,从而实现产品的增值,并为企业带来合理的利润。然而,在运输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安全风险,比如交通事故、货物的装卸挤压碰撞、雨水的浸湿和大风的扰动、运输人员的疏忽大意等等。

⑥物流工作人员素质不够高。企业员工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运营水平,物流企业个别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使得物流公司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和挑战。特别是快递员作为物流公司供货的最后一环,直接和客户面对面接触,其素质高低代表了物流企业形象的好坏。然而,在快递员交货的过程中,却经常出现和客户发生纠纷、言语不够和善、甚至骚扰客户的情况,使得物流公司的形象直接受损。

物流安全体系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发达经济体加快战略调整,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减速换挡的阶段性特征日益明显,结构调整阵痛持续,将对全市经济发展造成较大下行压力。毕节市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民生欠账大、社会矛盾多,环境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仍然突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任务极其繁重,陷入资源陷阱可能性大,这些都将给毕节市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毕节市有关商贸物流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市场准入与退出、企业产权制度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企业的需要。物流产业上,发改委、交通局、工能委、邮政局、商务局等部门均有一定管理服务职能,但却没有一个部门真正管理好服务,整体上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分散、权责不明等问题。

毕节市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来自贵阳、六盘水、遵义、都匀等地方的强烈竞争,这四个城市在交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必然分担毕节市的物流量,毕节市物流业如何在市级物流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准确定位、谋求发展、参与竞争,需要审慎对待。

随着经济增速下行的影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日益凸显,企业对未来经济走势担忧,投资信心不足,投资风险加大,产出效益偏低,产业发展艰难。加之毕节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受非地方主导的税收、土地、环保政策的限制,招商条件弱,不同程度影响产业招商和项目落地,吸引外来投资难度逐步加大。

物流安全体系

调查中发现,制约毕节市物流业发展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公路物流缺少基础公共系统支撑。当前毕节市已基本建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但支撑公路货运的枢纽平台、信息化、标准化和安全诚信体系没有跟上,这就像铁路系统只铺设了轨道、航空系统只规划了航线、水运系统只开发了航道,而缺少车站、机场、码头等基础设施和相应的信息调度系统样。各地的公路场站、工商企业、物流公司、卡车司机以及大量的仓库处于分散的状态,成为信息孤岛。物流公司各自为战,处于“低小散乱差”的状态,户均拥有车辆不到2辆,货车空载率40%以上。其次,物流企业税负重。虽然“营改增”以来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成本普遍降低,但公路货运企业税负却不降反升,处在增值税抵扣链条第一个环节上的个体司机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占物流企业成本很大比例的房屋租赁费、人力成本、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也尚未纳入抵扣范围。第三,物流业管理体制不顺。毕节市物流产业链条长,涉及政府多个管理部门,部门的分割阻碍了物流业的发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