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毕业后做什么(物流工程专业毕业去向)

个人学习 19 0

物流毕业后做什么

这个阶段一般位于第一阶段的一年或者两年以后。这个时候你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相对已经熟悉,大家也会把你当做自己人。你会被分配一些工作指标和任务,在开会的时候,领导也会问你关于你负责工作的跟进和完成情况。

大部分情况下,你完成的都不会很好。

比如采购岗位,你根本就搞不清楚公司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之间的关系。对内你协调不了给供应商的货款,对外你也无法协调供应商正常给你供货;

比如你是物流规划岗,你根本就说不清楚分拨中心选址的关键因素,也无法解释自己写的这个报告为什么是这个思路而不是那个思路,甚至是自己都解释不清楚这个报告是怎么写出来的;

比如你是仓储管理岗,对于临期商品的管理你一直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或者对循环包装的管理搞的一团糟……如此等等。

由于你此时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打工人了,所以你的同事不会像以前那样的替你说话,你的领导也不会用看待新人的眼光看你。于是你就会感受到人情冷暖,感受到领导的尖酸刻薄。

如果你能够正确看待自己面临的问题,你就会在一段时间内处于这种“被质疑-努力-被质疑-努力”的循环当中;但是如果你不能正确看待这些问题,那么你就会和其他20%的小伙伴一样,考虑是否重新换个公司或者岗位?

这个阶段是职业生涯中最最痛苦的阶段,所以我称之为孤独前行阶段。

在这个阶段,你会充分体会自己大学四年是白学了,所有的知识在这个时候都用不上。你要用尽全部的力气,才能理解公司的供应链体系和业务形态,然后你还要了解自己部门的定位,自己岗位的主要职责。

在你明白了这些以后,你才能开始去研究自己负责的工作应该怎么去处理。

在第一阶段,你不会的问题别人都愿意教你,因为你是新人。但是过了那个阶段以后,大家就不怎么愿意教你了。因为你已经不是新人了,其次是大家都在公司干活,谁都有自己的事情,都不想花时间在别人的工作上。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比较真实,就是你现在和大家是在同一个绩效队伍里。

你绩效好了,就代表他们的机会就少了。他绩效不好,就代表晋升和调薪的机会就少了。这个时候身边的人和你沟通交流都会用上市侩的伎俩,或者说,大家为了自己,都会有一些小小的心机。

直接的表现就是你会发现自己在公司没有朋友,周末休息的时候公司的人一个都不想联系。

所以你理解为什么公司里经常有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了吧?

不是大家一开始就这样,而是绩效指标让大家都不自觉的变成了社会人。

这个阶段,你会默默的承担指标,承受质疑和人情冷暖。

有的人会一直隐忍,发愤图强,有的人会默默刷新简历,看看外面的机会。

这个时候离职的人一般不会在网上乱说物流管理不好,他们大多只会感受到挫折和委屈。

物流毕业后做什么

找工作,表面上我们是在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最终这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以及是否有发展前景,不取决于这个点所代表的岗位,而是往上还要找三层。

点的上一层是“线”,线指的是岗位在哪个线条上,你可以理解为所属的部门;线的上一层是“面”,面指的是岗位部门所在的是哪家企业;而面的上一层是“体”,体指的是企业所属的哪个物流细分领域。也就是说,一份工作的优劣,取决于它所在的体、面、线。

所以,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是先选领域、再找企业、下一步是部门、最后才是具体的岗位,抛开细分领域,只奔着好的物流公司去,都是耍流氓(对自己不负责)。

细分领域包含哪些呢?比如,快递、零担、整车;货代、海运、铁运、陆运;生产企业的物流部门、专业的物流公司、贸易型企业物流部门(比如,零售商或者电商等)。

物流毕业后做什么

一个好的规划,一定首先是有一个很清晰的目标。那么,作为一个本科的在校生,你的目标是什么呢?

有人说,我的目标是本科顺利毕业;有人说,我的目标是考上自己理想的研究生院校;也有人说,我的目标是,毕业以后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

前面提到的无论是顺利毕业、找到工作还是考上研究生,本质上都是阶段性目标,我们的最终目标实际上都是为了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有一个不错的发展,这个“不错的发展”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化(比如,多长的时间内挣到100万,又如,多长时间内在几线城市买到一套房子之类)。

在这里提醒的是,大家最好是有一个可量化的大目标,当有了大目标之后,就不会纠结于一时的得失了。

物流毕业后做什么

对于本科生来讲,一定会面临直接就业还是考研的选择,如何来对应呢?

读完研究生再就业,相比较而言,大多数时候会比只有本科学历就业时的选择余地更大一些,就业的起点也或许更高。所以,如果自己有意愿读研究生,家里也支持的话,建议还是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再深造下。

当然,无论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读研,都会存在一些机会成本。比如,读研的同学,可能会担心错过了最佳的就业时间,等到自己毕业时,时过境迁,没有太好的工作了;就业的同学,可能会担心没有读研,将来在职业发展中会不顺利。这些顾虑都是可以理解的,有得有失。

当然,也可以有第三选择,比如,就业的可以考虑未来再读一个在职的研究生,读研的可以考虑学习之余,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企业历练等。

提醒的是,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要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时间,千万不要浪费掉了。

物流毕业后做什么

当你选定了具体的细分领域以后,咱们再来谈谈“面”,也就是企业这个层面。那么,好的物流公司有哪些特征呢?

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业内享有一定声誉的企业,其品牌知名度较高,去这样的企业上班,在跟他人交流的时候,会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另外,跟一群优秀的同事在一起共事,本身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成长速度会比较快。即便有一天离开了这家企业,知名企业的工作经历也会为你的下一份工作背书。

重视员工能力培养。好的企业,都舍得花钱和时间去培养职工,这种企业讲求的是先为员工付出,为员工赋能,然后,再提供合适的机会让你发挥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就感,并支付给你对等的劳动报酬。而好企业的反面,就是工作中不尊重你、让你无休止的加班等。

公平公正的晋升通道。企业提供的发展机会比较多,而且机会对每个人员来讲,都是公平的。在人员晋升考核时,不会根据年龄、性别、是否跟某个领导有关系等因素来决定你能否晋升,而是主要参照你已经达到的能力以及过去的工作业绩。

好公司的特征还有很多,如果你无法确定哪家公司好不好,最简单的依据就是去这个细分领域内的头部企业。

物流毕业后做什么

谈起“物流”,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满大街的快递小哥。其实,物流远不止“仓库”和“卡车”那么简单。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_叉学科领域,现代物流在发达国家已有较全面的发展,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在指导其物流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流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服务水平,可以说物流业已然成为在全球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服务产业,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环境、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物流领域高级人才紧缺是制约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培养满足企业与社会各个方面所需的物流工程专业高级人才迫在眉睫。

物流毕业后做什么

这个阶段一般在入职两年以后,你比较清楚的知道自己目前的主要工作,也知道如何和各部门拉通协调。虽然有时候还是麻烦不断,但是至少你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心里不会发怵。

甚至说在这个阶段,你已经可以语重心长的和新入职的大学生吹牛了。

这时,你会自主的想要的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主动的加班以快速解决手头的问题。

因为工资和刚入职时有明显的提升,领导批评的次数变少,同事的依赖和信任变多,你自己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你总是会回望来时路,感觉自己不明不白的就已经干了两三年的物流了。

然后看着学妹们在群里的的提问,偶尔也会友情解释或者回答一下,心里发笑自己当初也是这样迷茫。

不管前期你入职的是哪个物流板块的什么部门和什么岗位,一般三年后你都会进入这个状态,就是超强的自我成长阶段。玩命的工作,对于好的绩效有极度的渴望,希望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对于晋升和调薪也充满了信心。

这时你对离职也没有了想法,只是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越来越关注怎么写好汇报材料,也会越来越多的从领导那里获得鼓励和赏识。

大部分人职业生涯的差距,都是从这个时候产生的。毕业十年以后,有的人混的风生水起,有的人混的一塌糊涂,主要就是在看他工作的第三年在干什么。

物流毕业后做什么

这个阶段,一般出现在工作五年左右。自己要么已经变成了部门的顶梁柱,承担了主要的指标工作,要么就变成了老油条,工作干的不好不坏。

很多人在这个阶段,出现了职业的晋升瓶颈。主要原因是再往上面发展,员工的专业技能权重就会变小,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交际能力和情商。

你会和领导搞好关系,你就会继续晋升,你如果是情商很低的那种,那你会一直工作表现良好,但是不会获得很好的调薪和晋升。

主要原因是这个阶段你的领导不仅需要业绩完成的好,还需要跟他的上级处好关系。如果你仅仅只能提供业绩能力,那对他来说你只是做到了正常水平,没有超出他的预期,根本没到让他青睐的地步。

那这个时候怎么才能突破自己的呢?

答案就是想领导之所想,念领导之所念。

他整天在想什么,你就帮他想什么,他在念叨什么,你就去完成和呈现什么。

举例说,他最近在纠结怎么去汇报下半年的工作和计划。这个时候如果你能想他所想,在你给他汇报的材料里把这些内容写出来并且写的很好,那你就会获得他的青睐。

这里就不需要你多刻苦多用功,也不需要你加班加点,只要解决他的问题点你就能获得升职加薪。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抱怨,在公司里干的多的不如PPT写的好的。

以上就是大家在物流管理工作中,前面五年的常规职业发展路径。

我看过有的小伙伴写的职业规划,说毕业五年后要做某某公司物流部的部门负责人。这个可以在职业发展规划中这么说,但是实现的可能性比你明天在路上捡到100块钱的可能性还要低。

毕业五年后你作为社畜不迷茫不失魂落魄就不错了。

在上述五年的职业生涯中,前面一年的离职率最高。这个和物流管理工作本身没有关系,主要是大家作为毕业生进入工作,不太能接受公司的工作节奏和同事之间的小心机。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离职的主要原因。你在这个时候离职,一没攒下工作经验,二还是要去别的公司受这个罪。所以,还不如安安心心老老实实在这里待着。

物流毕业后做什么

对于刚入职的新人,一般都是带着激情和信心的,但是事实上这种激情和信心并不会持续很久。

因为你到公司以后会发现,并不会像前面想象的那样,在办公室和一群大佬闲聊,一起商量物流解决方案。也不会立马成为数据分析方面的专家,对着几万行数据哐哐哐一顿操作,制作成一个漂亮的分析报表,亮瞎领导的眼。

以上这些,在现实中都不会发生。唯一会发生的,是你入职以后可能都在做和物流管理无关的事情。

比如专门去给合同盖章,专门整理收集基础数据,或者要去不同的岗位上锻炼,完成公司人资安排的很“弱智”的一些报告和材料。

这些时间少则持续两个月,多则持续一年。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你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你也不明白公司为什么这么安排你的工作。

等这段时间过去了,你才会慢慢的开始承接一些具体的工作,可以和团队的成员一起开会,逐步了解部门的KPI和当下的主要工作。

因为你还没有过新手期,所以你的工作干的踉踉跄跄,忙的晕头转向,甚至几个月后,仍然会觉得云里雾里。即使你自己自认为已经很努力的在理解一切东西了,但是事实上还是会被领导或者同事批评。

这个阶段,大约会有45%的人开始想逃,其中有一半的人,会直接提流程走人,另一半人,在犹豫要不要走人。

不管是大专生还是研究生,他们入职的岗位不同,但是感受却是相同。大专生觉得工作辛苦,研究生觉得自己没有得到重视。各有各的理由,但是最终的结局都是有45%的人想走。

在网上喊“物流管理快逃”的人,大多是从这个阶段出去的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