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物流优势(物流方面的创新)

个人学习 22 0

创新物流模式 推动高质量发展

装备循环共用是推动物流绿色低碳、高效集约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实现物流专业化分工、培育专业装备租赁市场、发展装备管理新技术、降低企业设备成本、发展共享经济的重要领域。

1)创新运作模式。推广第三方物流运载装备运营商统一经营模式,通过平台在系统中进行广泛交换,实现物流单元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接、流转和维护,形成高效的流转。至简至一以中台架构为基座,5G物 联网技术为核心,打造 “至运”、“至管”、“至行”、“至信”、“至物” 五大产品体系,用信息化技术解决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问题,致力成为 “全域数字物流综合服务商”。

2)推动供应链标准化。将物流的仓储、装卸、运输、配送等作业环节标准进行统一,推动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分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设计环节标准匹配,从物流领域向制造业、商贸等领域延伸,促进上下游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提升全供应链总体效率。超好运APP是至简至一推出的大宗商品网络货运平台,聚焦多式运输场景,涵盖煤炭、渣土、钢铁、铁矿、石油、木材、 粮食等领域业务的运输服务。基于智慧物流数字中台,帮助客户实现订单、找车、找货、仓储、交易、风控、保险等全业务流程智能化。提供全链金融+数字化解决方案,激活产业链 “金融+科技” 新动能。

以网络货运为重点,创新物流市场主体组织形态

网络货运平台在改变传统公路物流模式的同时,针对个体用户建立信用评价系统,对用户进行分层,并且与可提供的服务等级关联,将特定人群与全社会信用体系连接,切实解决基层行业从业者“第二张”身份证问题,成为打造物流业信用闭环的中坚力量。

1)加快升级迭代物流技术。互联网平台是网络货运的基础要素和关键环节,不断升级迭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网络平台对交易和运输的全程管控能力。利用安装视频监控方式,开展运输过程可视化管理,保障运输安全。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区块链可信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真实记录物流各环节交易数据,确保运输单证真实可靠。至简至一运用大数据核心算法及精准定位追踪系统,掌控物流过程最新动态、优化物流运作水平、降低货主物流运营成本。同时,以 “网络货运” 为基点,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重塑物流服务能力,积极构建集 “物流运力、物流供应链、物流金融、物流新消费、物流大数据” 五大板块的 “数字物流供应链生态圈。

2)提升网络货运平台供应链服务能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造车货匹配平台,通过运输交易、轨迹数据等数据精算,提高车辆使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车辆空驶率、缩短驾驶员等待配货时间,一站式综合物流方案等优质增值服务。至简至一深耕货运、金融、运营、数据、物联、监控等物流业务痛点需求,形成系统化平台化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智慧物流中台服务,涵盖网络货运、智慧车队、ERP信息化、智慧仓储、多式联运、供应链管理等数字化服务。

3)促进网络货运平台规范化发展。从承运人资格审查、货源发布、合同签订、装卸货、运输等环节建立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流程,提高网络货运服务品质。强化许可准入、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及运营等各环节的监管要求,进一步规范网络货运企业经营行为,努力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良性发展的制度环境。至简至一24小时客服及时处理司机及客户问题,避免产生差错;平台系统自动对运单进行筛查外还配备了稽核小组进行及时处理不合规运单;产品升级与税务系统打通,司机注册直接进行税务登记,本人实名认证,通过税务系统数据按比对司机收入缴纳个税,税务局开具司机收入发票入账,保证全链条完税及避免白条入账的风险性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仍在向纵深发展,数字革命方兴未艾。至简至一始终致力于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大宗物流,聚焦用户需求,打造智慧物流综合解决方案,以开放的生态融合服务,让物流更简单、更便捷、更高效,为物流枢纽智慧转型注入新动能。

创新物流优势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的现代物流业,在宜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如何发力?水铁公空,如何通壁垒,消痛点?7月30日,在市政府_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物流局负责人就宜昌市物流业发展作出详细介绍。

服务临空经济区,打造航空货运枢纽

今年4月22日,由金鹏航空公司执飞从广州至宜昌的Y87904全货机航班,首次降落在宜昌三峡机场。在装卸员将机舱内的货物卸下后,约12吨出港邮件、快递货物将自宜昌发往各地。

这是宜昌三峡机场自1996年通航以来,开通的首条全货机航线,也为宜昌打造长江中上游航空物流枢纽新时代拉开序幕。

市物流局党委书记、局长任小军说:“从三峡机场现有条件入手,服务临空经济区,引入全货运包机,全面开放外籍航空执飞权,为宜昌建设航空货运枢纽迈出了坚实一步。”

下一步,将全面依托三峡临空经济区,抓好三峡机场改扩建和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拟引进快递区域性总部企业,发挥“航空公司航线优势+快递企业业务优势+地方政府政策优势”,加快组建本土货运航空公司,加大航线开辟力度,通过“中转—辐射”运输组织模式,发挥航空物流“跑道效应”,降低成本,形成产业集聚,促进三峡临空经济区发展。

“谋划建设一个政府强力支撑、机场货运保障、相关企业集聚的区域性航空货运枢纽,对推动宜昌产业集群形成,助推宜昌经济转型发展意义重大。”任小军说。

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多式联运枢纽

宜昌具有东西联结、南北交汇“黄金十字”和三峡工程所在地等独特区位优势,如何有效发挥区位优势,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进而推动宜昌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宜昌多式联运枢纽建设是关键。”任小军解释道,多式联运是依托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货物运输服务,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对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高标准思考白洋港、云池港、三峡机场、铁路花艳站水铁公空联运,重点推动枝城铁水联运,宜昌东站公铁联运,葛洲坝物流江海多式联运,驿动天下物流公司集装箱公铁联运,多措并举促进联运货运量稳步增长,构建多式联运枢纽。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20年把宜昌建成长江中上游物流枢纽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任小军表示:“以白洋港为重点,积极申报和实施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项目,把白洋港建成国家级多式联运中心。”通过铁水联运解决长江枯水期通道受阻、三峡大坝检修期间待闸时间长等问题,并打通南油北运、北粮南运、北煤南运等传统大宗物资多式联运物流新通道,来提高宜昌枢纽港地位。

畅通出口对接世界,打造国际物流枢纽

去年11月20日,宜昌至德国汉堡的国际货运班列从宜昌东铁路货运站正式首发,标志着宜昌正式成为省内第一家拥有中欧班列的地级市。此线路不仅具有成本低、时间短的巨大优势,也激活了宜昌物流市场的良性竞争。

在航空和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基础上,全面建设国际物流枢纽,是宜昌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主动对接自贸区建设,扩大物流规模,拓展国际物流市场的重要举措。

“我们将持续稳定开行‘宜汉欧’国际班列、‘宜蒙俄’国际专列,也在不断探索尝试直接开通‘宜新欧’‘宜海欧’国际物流通道,最终形成国际物流枢纽。”谈到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任小军充满信心。

扩大水运口岸开放,在江海联运、宜汉欧等现有外向物流通道的基础上,推动中欧班列(宜昌)常态化运营,利用焦柳铁路打通南向出海通道,通过多式联运方式降低宜昌国际物流成本,实现宜昌同 “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有效对接,对凸显宜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意义重大。(记者宋志豪、黄莉莉,通讯员李晓琼)

创新物流优势

1)运输方式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运输结构不合理,大量煤炭等大宗物资中长距离运输依赖公路,造成大量优势能源的消耗和运输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多式联运发展相对滞后,集疏运能力不足,方式之间衔接存在不畅,转换成本占全程1/3左右,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2)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间存在结构性短板。通道与节点间的融合不足,城市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瓶颈突出,尤其是大进大出的干线运输与小批量、多批次的城市配送之间的衔接效率问题突出。据统计,“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超过干线2倍。

3)环节间存在结构性问题。配送过程的一体化、标准化运输水平偏低,货运车辆、工具较落后,造成效率低下,尤其是电商物流,涉及商品的运输、仓储、分拣、加工、配送等多个环节,存在产品的拆箱、分拣与重复和过渡包装等问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