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下的物流论文
摘要:跟着竞争的加重,出产、商业领域所能取得的利润愈来愈少,作为第3方利润的来源,物流(logistics)愈来愈被人们所注重。文章鉴戒了发达国家物流管理的先进经验,通过深度分析阻碍我国物流产业高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从系统论与信息论的角度入手,对于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拥有创造性的看法与建议。
症结词:电子商务;物流;互联网
网络、通讯以及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患上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且出现出勃勃生机,但电子商务真正主导咱们糊口依然有很长的距离,特别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主要瓶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无疑走在我国的前面,其物流解决方案是值患上咱们鉴戒的。
1、企业在施行电子商务物流方面的存在问题
我国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时面临着1些难题:首先,互联网对于传统企业似乎是1种“中止的技术”,它将挑战企业现有的组织、出产流程及人员心态,扭转传统经营模式,使具有文化基础的传统企业很难接受它。企业具有较多的旧有的遗留系统包袱,且员工观念上惧怕从新组合,有抗拒变革的偏向。要扭转1种成型的企业运作模式,在各个环节中导入电子化运作模式,可能比树立新型网络企业要面临更多的难题,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其次,因为经营模式比较成熟,没法患上到风险投资者的青睐,迅速取得大额融资,使展开电子商务面临资金的巨大缺口。其次,营销模式的扭转。零售企业拥有较好的商务经营以及配送优势,精减库存以及货架规划,但要完整适应网络零售环境下地域广泛、业务量小、送货上门的个性化营销的新型网络零售模式,还需要经由1个进程。最后,缺少既懂商务又懂技术的复合人材,且网络人材资本昂贵。
基于上述情况,我国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时,可与零售网站合作结成联盟。采取这类模式,使企业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能够知足老客户的新需求,有益于企业开辟新市场。
2、企业电子商务物流的改良措施
(1)物流1体化——我国物流发展的必经趋势
物流1体化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出产企业、经过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供应链的总体化以及系统化。它是物流业发展的高档以及成熟的阶段。物流业成为社会出产链条的领导者以及调和者,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物流1体化的发展可进1步分为3个层次:物流本身1体化、微观物流1体化以及宏观物流1体化。
第3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以外的第3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3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份或者全体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1种情势。第3方物流跟着物流业发展而发展。第3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首要情势。物流业发展到必定阶段必然会呈现第3方物流的发展,而且第3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无比规律的相干瓜葛。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3方物流要占社会的五0%,物流产业才能构成。所以,第3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应以及体现着1个国家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依照物流企业完成的物流业务规模的大小以及所承当的物流功能,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综合性物流企业以及功能性物流企业。功能性物流企业,也可叫单1物流企业,即它仅仅承当以及完成某1项或者几项物流功能。依照其主要从事的物流功能可将其进1步分为运输企业、仓储企业、流通加工企业等。而综合性物流企业能够完成以及承当多项乃至所有的物流功能。综合性物流企业1般范围较大、资金雄厚、并且有着优良的物流服务信用。依照物流企业是自行完成以及承当物流业务,仍是拜托别人进行操作,还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物流自理企业以及物流代理企业。物流自理企业就是往常人们所说的物流企业,它可进1步依照业务规模进行划分。物流代理企业一样可以依照物流业务代理的规模,分成综合性物流代理企业以及功能性物流代理企业。功能性物流代理企业,包含运输代理企业(即货代公司)、仓储代理公司(仓代公司)以及流通加工代理企业等。物流1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发展情势,它必需以第3方物流充沛发育以及成熟为基础。
(2)组建物流同盟
对于于已经经展开普互市务的公司,可以树立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同时可以应用原本的物流资源,承当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务。具有完全流通渠道的制造商或者经销商展开电子商务业务,比ISP、ICP或者因特网站更为利便。国内从事普通销售业务的公司主要包含: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而制造商进行销售的偏向在二0世纪九0年代表现患上比较显明,从专业分工的角度看,制造商的核心任务是商品开发、设计以及制造,但愈来愈多的制造商不但有庞大的销售网络,而且还有笼盖整个销售区域的物流配送网,国内大型制造商的出产人员可能只有三000人~四000人,但营销人员却有一万多人。制造企业的物流设施普遍比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设施先进,这些制造企业完整可以应用现有的物流网络以及设施支撑电子商务业务。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比投资更加首要的是物流系统的设计以及物流资源的公道计划。而批发商以及零售商应当比制造商更拥有组织物流的优势,由于它们的主业就是流通,在美国,如沃尔玛,在国内象北京的翠微大厦、西单商场等都展开了电子商务业务,其物流业务都与其1般业务在1起支配。此外,区域性或者全世界性的第3方物流企业拥有物流网络上的优势,在到达必定范围后,跟着其业务沿着主营业务向供应链上游或者下游延伸,第3方物流企业转而进入网上购物的经营,有着至关的经营优势。因而,组建物流同盟最公道施展出产企业以及专业物流企业的本身优势的1条捷径,在出产企业己有的物流装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理念以及轨制支配,共同树立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系统。
快递的论文范文 - 豆丁网
浅谈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论文
当前我国的物流公司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运营规模和管理模式尚需完善,存在社会物流需求不大、专业性物流供应经验缺乏等问题。物流企业的发展需从创新物流管理的观念开始改变,构建一个良好的物流平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系统能够利用对物流的跟踪及对库存的控制,通过对目标的管理,确定销售、服务和成本目标。物流管理制度的创新,能够使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更具规模的发展。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建立于电子商务模式的基础之上。利用其运营平台的优势,依靠计算机技术,使企业的整个生产和销售都在一个最佳的过程中运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创新需要改变传统的物流理论,大量积累相关客户所需要的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资料,在保证合理利润的前提下,对采购做出一个预先猜想。与生产企业进行有效地沟通,取得相关信息。最后选取合适库存和地点、稳妥订货计划以及配送和安全运输路线和自动补货系统等。通过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实现物流配送系统的成本控制管理、信息跟踪以及收集反馈信息等;通过对库存的管理,能够使货存和服务之间得到很好的优化,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通过配送路线的管理,来准确估算可用的物流和配送的资源,定位市场,寻求最有效的物流和配送运作流程,不断的探索、调整和进步;通过物流模式的管理,对物流、配送进行选择,对合作伙伴进行评估,可自行实施或选择三方物流和其他物流企业合作。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主要运用网络化的信息技术,结合现代化的一些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利用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手段,满足社会所需,按照客户的订货要求,进行分类、整理等工作。根据时间、地点和数量,发送到没有范围要求的用户手上。尽管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但物流配送却不尽人意。信息和物流长久以来的融合不佳,直接导致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不理想。市场经济需要大规模的发展,必须加强建设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让信息功能和物流配送能够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使物流配送系统更加符合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企业本身出发,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利用更先进的设施,发展更具我国特色的物流配送。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企业规模不够成熟
物流公司规模较小,并没有一个衡量标准来支撑物流市场。因此,网络信息化的实施并不能全面的展开。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难以掌握以及网络信息人才资源缺乏等因素,导致了我国的物流公司数量较足,但能力不够的问题出现。物流公司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能在行业中占一席之地大企业只占少数。行业、区域的垄断封闭现象,很难使资源有效实行一体化运行。企业规模较小、所拥有经营管理水平不足、业务形式不新颖、缺乏较有利的新技术,使得物流公司的发展很难推进。
(二)受传统经营理念影响较深,对物流管理缺少认识
经营理念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电子商务和物流了解并不充分,不能得到很好的融合。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之间难以相互促进,导致物流配送的效率较低、管理混乱易出错等现象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商务的高效迅速发展的优势。此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缺乏法律的严格限定,也是限制其有效发展的原因。
(三)物流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复合型人才
物流管理人员的缺乏,导致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行业人员需要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但是,具备高素质的全面管理层次的人才很少。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尽管有所发展但至今也不够成熟和完善。近几年针对该行业的一些现象,一些中等及高等职业院校也在开始培养物流行业的人才,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物流行业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差距。
(四)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尽管我国在运输、通信、设施上取得了一些相关成就。但是受到传统观念、技术限制以及一些相关制度的影响,导致物流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系统建设的不完善,使整个系统效率都不高。此外,对于与电子商务息息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也需要不断提高,物流系统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完善。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创新研究
(一)创新和健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制度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制度的创新,需要建立一个完整、健全的物流管理体系,趋于网络化、专业化和多功能化。物流体系的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结合,提高了物流行业的管理和工作效率。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主要利用物流配送再到物流配送信息化的一个转变,从而实现整个操作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需要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具备信息化的特点。要想使物流企业发展的更加速度和便捷,需要合理地运用好物流信息的网络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能够通过网络,变得更加的系统。如果让物流管理不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就要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有效地监管。
(二)加大投入现代化技术,让物流企业更加智能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需要新形式的实现,智能化已经是物流管理需要创新的一个方向。因此,物流企业需要加大投入现代化技术,让物流企业更加智能化。对于智能化的技术支持,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为我国的物流管理创新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向,并且提供有效的技术帮助。电子商务发展的智能化要从仓储、配送、物流等多方面技术进行分析,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先进的操作技术,使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智能化得以实现。通过对专家系统和智能化系统的深人研究,以解决物流管理中的一些不足,使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更加趋向人工智能化。
(三)培养物流管理的创新型人才,提高物流管理的创新能力
提高物流管理的创新能力需从创新型人才人手,从根本上解决物流管理的创新问题。因此,要针对物流管理实行专业的技术人才培养。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涉及面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理论、物流理论、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企业管理等方面,还需对市场营销和心理学做出一些研究。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物流行业员工素质也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只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促进物流企业的进步。现代化的物流管理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既能够掌握现代经济贸易信息和物流操作,又能够接触到国际贸易方面的资源。对于人才的针对性培养,高校还需要对该专业更加重视,优化课堂培养教育,使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创新人才更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达到物流企业的要求。
(四)政府要在政策上创新,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扶持和引
物流行业想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可依据政策,在实际做出一些创新,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首先,政府要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要明确目标,使物流管理更加的系统和规范。政府对物流企业的引导还需要一些有建设意义的机制,协调政府各部门,更加多元化的对物流进行管理,使该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其次,政府部门还要发挥其协调优势,使物流行业的分散现象得到改变,让物流系统得到有效地管理和指导,使物流企业的管理中更加协调、更加系统地进行,并且政府部门还需在运输道路和通讯信息上给予物流企业更大的支持。最后,政府还需帮助物流企业创新一些基础条件,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的一些基础设施。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城市的优势.,形成一些典范,使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尽快具备良好的物流体系。
(五)相关典型的物流管理模式运作
典型的物流管理模式有第三方物流配送方案、第四方物流配送联盟和自建型物流体系。物流管理创新可以借鉴这些具有特色的创新宗旨。例如:Lenove集团巳形成了自建型物流体系,有三千多个网点。方正集团的物流管理也不断创新发展。合理利用电子商务,能突破自我竞争优势。Haier集团,依靠品牌和系统效应,立足于世界五百强,充分体现物流管理的创新性,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提高管理创新的核心能力。
结束语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使流通领域更上一层台阶,也是如今市场营销所需要实现的方向。与企业进行有效地联系,将传统企业进行整合,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是电子商务的价值所在。电子商务能够实现企业的盈利目的,并且维持企业的良好形象,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户资源。电子商务的运用范围越广,物流企业就需要有更多的创新。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系统,能够推进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发展。
物流仓储管理论文
在实际应用中,设施规划对于企业的设施维护成本费用、生产现场管理、空间利用率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将设施布局优化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能使企业的空间得到合理的利用,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研究的是H餐厅的设施布局优化,从餐厅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将设施布局优化的理论与餐厅的实际情况结合,为餐厅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发现H餐厅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本文利用SLP对H餐厅的布局重新规划,使H餐厅的布局更加合理化。改造H餐厅的布局会产生成本,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个合理的餐厅布局可以为H餐厅节省更多的物料搬运成本,从而为餐厅创造更大的效益。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生产流程的合理化,使工序上的浪费降为最低,对产出周期的改善具有很大影响。
应用SLP,对于餐厅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使企业具有一个合理的餐厅布局,为企业节省更多的成本,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随着快速发展的经济,SLP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如果企业一如既往的将增加利润的目标放在开发与研究新产品、生产工序的改善与加工设施的更新换代上,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结果并不乐观。因为这些环节的利润空间已经到了极致。反而,如果投入精力对生产现场的设施布局进行研究,通过对生产线的调整来降低物流费用,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生产的整体费用。具体到实际问题来说,一些餐厅由于技术层面的限制,加上餐厅设计时考虑的不够周全,多是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经验采用了手工布局的做法,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物流混乱的问题,并且造成了物流成本的浪费。因此,在原有餐厅的改善以及资源合理使用的基础上,对餐厅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从而最大化的发挥餐厅的服务效率,在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最大化的降低自身的物流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服务成本,使得餐厅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与竞争力。本篇论文不仅对餐厅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同类餐饮企业具有参考意义。如今,餐饮业发展占据着时代的主流。企业本身要将目光放远,不能固步自封,要学习其他企业的相关有利经验,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我国在设施规划领城起步较晚,也正是将设施规划这一概念引进到我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在此领域的发展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我国中小型企业蓬勃发展。而且到90年代,高校逐渐开设工业工程专业,使得大部分企业了解了设施规划能带来的好处,也能从心里去接受设施布局改革。诸多学者也因此对设施布置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左韵杨等运用SLP方法对C公司的包装车间进行重新划分改善车间设施布置。沙茜等运用SLP方法对大型客站的商业布局进行规划,并提出改善建议。李延岭等运用SLP方法对鄂尔多斯铁路物流基地功能区进行布局研究,得到最优功能区布局方案。梁煊林等运用SLP和遗传算法对管桩生产线进行平面布置设计及优化。郭飞宇等运用SLP方法对S公司济南物流园的功能区进行布局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降低物流成本的浪费。李琳应用MATLAB软件对车间进行布局设计,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编程计算,形成更合理的车间布局方案,物料搬运距离明显减少。戴波、林双双等人提出了符合危化品垛位布局优化问题的离散蚁群算法,实现了危化品仓库安全约束条件下适应度函数的计算,优化了垛位与通道位置的布局。陈宁、宗意等人应用Flexsim对沈阳某休闲食品仓库布局进行仿真模拟,对Flexsim仿真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模型优化方案。骆海东、周旭、颜嘉梁认为SLP法定性定量对作业单元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图表分析清晰直观,设计工作科学便捷。侯智将SLP与遗传算法结合在一起,借助算法鲁棒性强等优点,提高了设施布置方案的合理性。马丽、茅健分析了浙江义乌某公司仓储中心布局,结合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与遗传算法,降低了冷链物流成本和货损率。黄裕应用SLP方法,对厦门五福印务有限公司设施布局设计进行优化,有效解决设施布局与工艺流程严重不匹配,生产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国外对于设施布局的研究较早,1982 年,机械部设计总院邀请美国专家 R·缪瑟来华讲授物流系统规划技术,培训了一批设计人员,翻译出版了他的著作《系统布置设计》。Muther提出了“系统布置规划SLP (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的布置方法,这是一种将生产车间内的作业单位用模型或者其他理论知识数据化,并找出其中的相互关联性,通过对生产设备的量性分析,得到科学合理的车间布局。Immer指出,出于对成本以及工时的考虑,一般情况下,企业通常会选择对原有的生产厂房与车间进行布局调整来改善。只有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导致工厂必须重建的情况,才会选择重新建设工厂,因此,企业一般对厂房与车间的物流系统进行改善时会通过对生产设施的重新布局来完成。
设施规划最早是出现在前期的制造业工业规划中,它可以应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国外的一些专家很早就开始从事此类研究了。但是前期的发展速度是缓慢的,他们只是对工作场所中的人员活动进行研究,没有考虑到设备以及物料等其他因素。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设施规划进入了高速前进的道路。其最标志性的代表就是提出的系统设施布置设计(SLP)方法,从人的主观定性分析到数据的客观定量分析,更为了使设施规划更系统化,根据一系列的步骤绘制出各作业单位间的物流相互关系和非物流相互关系表。这是一种很广泛的方法,我国大部分专家和设计师都是通过SLP来解决企业的设施规划问题,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目标。R Kumar ,SP Singh从多个角度、多个地区对设备的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法中获得了同样的设计指标,其中,最优的设备布置是基于六个质量指标(即距离,邻接,形态比,灵活性,可访问性和维护),采用 AHP方法和 IRP中的全部可选的布局。XR Zhang, MD Amp用系统布局规划方法对船舶膳食系统的设施布局进行了优化,用Flexsim仿真模型来验证其实用性和生产效率,最终结果表明改善方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物流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SLP方法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主要因为其操作性强,对使用人员程度要求不高,但是该方法也有自身局限性,缺少对动态系统的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等。在设施规划的研究方面,国外学者的理论更为成熟,我国学者主要在其理论基础之上,对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改进创新。但将算法应用到设施规划领域的人往往是各大高校的学者,在我国中小型企业通常不具备拥有这类知识 的人员实力,并不能推广到各个企业实际应用中。而且运用这些方法技术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由于对生产设施布局的规划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管理、产品生产流程、环境等许多因素,因此对设施布局的规划与研究是十分复杂的问题。而且许多研究都是基于理论的研究,很难有实际的布局来验证方案的具体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将此课题与目前发展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通过一些仿真软件对实际的餐厅与提出的规划方案进行建模仿真,来验证方案的合理性,并发现其中的不足,寻求更加合理科学的设施布置设计方法。
[1]刘喆.基于SSLP方法的W企业生产物流设施布局规划与设计[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7.
[2]兰爽,刘忠华,孟照璇.基于SLP法的厂区平面布局设计[J].价值工程,2017,36(34):239-241.
[3]汪新刚.基于SLP方法的L公司车间设施布局优化研究[D].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2017.
[4]张丹.基于精益思想的M公司生产车间设施规划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7.
[5]邓兵,林光春.改进SLP和遗传算法结合的车间设备布局优化[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7(8):148-151,156.
[6]王维旎.基于精益物流的A公司车间布局优化设计[D].山西:中北大学,2019.
[7]卫志栋.多行车间布局仿真与优化问题的研究与应用实践[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8.
[8]Kumar R,Singh S P. Optimal selection of multi-criteria unequal area facility layout problem:an integer linear program and Borda-Kendall-based method[J].2017,11(2):62-81.
[9]Zhang X R. Amp M D. Optimization research of dietary system facility layout of ship based on SLP method[J].Ship & Boat,2015,70(8):1452-1489.
[10]左韵杨.基于SLP方法的C公司包装车间设施布局优化研究[D].河北:河北工程大学,2019.
[11]沙茜.基于SLP的大型客站商业布局优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9.
[12]李延岭.基于SLP的鄂尔多斯铁路物流基地功能区布局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9.
[13]梁煊林.基于SLP和遗传算法的管桩生产线平面布置设计及优化[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20.
[14]郭飞宇.基于改进SLP的S公司济南物流园功能区布局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9.
[15]李琳.基于遗传算法的车间设备布局优化[J].技术与方法,2021,(02):67-74.
[16]戴波,林双双,张岩,刘学君.基于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的危化品仓库垛位布局优化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20,(03):285-292.
[17]陈宁,宗意,刘华硕,马欣.基于Flexsim的某休闲食品仓布局仿真及效率优化[J].新型工业化,2020,(03):115-118.
[18]骆海东,周旭,颜嘉梁.面向转型的在线零售企业仓库布局优化方法的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1,(07):104-107.
[19]侯智,孟祥超.基于SLP与遗传算法的仓储布局优化[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20,(05):159-163.
[20]马丽,茅健.基于改进SLP方法的冷链仓储布局优化研究[J].物流科技,2021,(03):141-145.
[21]黄裕.基于SLP的车间设施布置优化分析[J].科技创新,2020,(10):160-161.
[22]程国全.SLP 法在化工厂总平面布置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专栏,1997,2(2):34~37 .
[23] 刘宇,张晓川.基于SLP思想的钢材剪切配送中心平面布局设计研究[J].物流科技,2008,(2) .
[24]李素元.日韩现场低成本改善基本原则[J].现场管理,2002(2):47-48.
[25]谢_.制造业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6) .
[26]武振业等生产与运营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36-149 .
[27]司守奎.数学建模与算法[M].国防工业出版社,.
[28]胡安祖.基于SLP方法的车辆管路加工车间布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9]王家善等.设施规划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74-208.
物流论文3000字
摘要:物流成本是产品在销售流通中所产生的人、财、物费用,即各种费用的加总。而现代物流成本,涵盖了更广泛的区域,从原材料的供给到产品的运达,期间所产生的物流费用都包含于其中,穿流于企业经营的全方面。可见,物流成本的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商企业注重自身物流成本的控制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要求。本文立足物流成本控制有关理论,以京东为例结合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探究其物流配送模式,以点带面,分析电商企业物流成本控制。
关键词:物流成本;电商企业;物流
成本控制在经济高速运转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商业模式的改变,特别是近几年来电商时代的快速发展,掀起了“物流热”,而且预计这股热流在未来将持续升温。电商企业的关键流程是物流,没有物流的保障,电商的跨地域运营就无法得到支持,导致电商就只能回归到传统的线下交易模式,所以电商企业必须要下大力气进行物流平台的搭建,降低物流成本以便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稳固了自身的市场地位。
一、物流成本控制基本方法
1.绝对成本控制是指在一个绝对量的成本费用内,把支出控制在其中,而预算控制和标准成本又是其主要两大方法。从节约各项成本开始,减少浪费,据此来实现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并要求业务和生产环节的所有支出费用的发生都包含在控制成本的范围。2.相对成本控制是指通过比较和分析成本与利润、功能和质量等因素,希望在一定条件下取得最佳经济的有效控制方法。物流成本控制领域的相对扩张,要求企业降低物流成本,也必须密切关注相关的这些工作例如项目结构、产品结构、质量管理、服务质量的成本因素水平和其他方面。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成本和效益的费用控制,不仅能减少每单位投资产品的成本,而且提高了整体的经济利益。
二、京东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利用物流配送模式来控制物流成本,主要是降低物流成本所潜在的风险,降低退货率,尽量满足各个地区的物流需求。电商企业可以通过自营物流或利用物流公司,为客户提供所需的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要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京东商城作为国内当前强大的电商之一,在退货方面具有良好的运营方式,通过自营和第三方物流的途径,完善物流服务,体现了客户至上的服务思想。京东主要利用保证质量和优化服务的方法来完成电商交易,赢得客户信赖。京东重点分析物流模式对物流成本控制的作用,在全国构建自身的物流系统,依靠自身比较专业的配送服务,在规定时间内将商品送达客户手中。同时,由于自营物流具有一定的资金风险,因此京东除了自营物流外,还增加了第三方物流服务,以此来分散资金风险,降低自营方式引发的成本风险。京东的物流配送模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依据配送地点合理选择配送方式,最大化地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在实际的物流成本控制上,表现出了很多优势。目前,京东致力于物流发展,注重细节成本,最大限度的扩大了成本控制的空间。京东的物流运作流程(见图1),其全程基本采用的是京东自身的物流系统。京东利用其大数据网络,研发出先进的数据分析系统,对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实现了准确度较高的仓储和运输,物流服务水平、效率和质量都较高。
三、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及影响——以京东为例
1.保证配送及时与安全性自营配送方式是集高效率,周到服务以及合理费用为一体的配送方式,京东即是通过自营配送方式,为消费者带来更准确及时的服务,以及高效的质量保证,满足顾客更高的要求,同时只有通过自营配送的方式,京东方能达到新提出的服务——“211限时达”服务。目前,京东提供的货到付款这种方式,还是受到了大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假设借助第三方物流来为京东配送商品,货到付款这种方式会产生不安全因素,对京东会产生不利,可是由京东本身的配送队伍办这件事,这些问题就不复存在。京东的自营配送方式保证了配送服务的安全性,从而也达到了更好的物流成本控制。2.保证业务的稳定性每次到了法定的假期日,特别是春节那段时间,大部分城市的快递公司都会提早放假。然而顾客往往是集中在假期进行网上购物的,所以说假期才是电商物流配送的高峰期。而京东在这一方面可以做的很好,利用自己的配送团队,起到一个在此期间业务水平稳定的保证,使物流成本控制能稳中前行。3.降低物流成本支出京东建自营配送系统,则需投入巨大的资金,可若是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去配送,又可以节省一些成本费用。所以京东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配送方式,达到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优质配送,减少了物流成本的支出。4.使京东回归核心业务京东作为电商企业,其重心会放在解决物流配送上,第三方的物流配送模式从某种程度来说可助其专注于自身的业务发展,使得回归核心的业务。京东通过结合两种物流配送模式,能更好的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物流成本控制的作用,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
四、结论
全面综合分析电商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通过举例更好地反映电商的物流成本控制,以及物流成本控制对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商企业必须制定有效的战略,加强成本控制,以此降低物流成本。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很多,不管是选择上还是利用上,都要加以控制采取积极地控制措施,避免物流资源的浪费,降低在物流上的资金损耗。通过一系列优化物流成本的措施,加强在物流方面的运作,继而稳固电商企业在市场及行业内的地位,提高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企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杜黄德.电商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J].中国商贸,2014,(16):180-184.
物流论文3000字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物流仓储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由于仓储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使得其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较为困难,鉴于此,笔者将以互联网+为切入点,浅要论述其在仓储物流管理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0 引 言
当前仓储管理已经从最初的人工管理逐渐进入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管理阶段。但是大多数企业的仓储管理较为落后,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造成了较大的人力成本和物资成本的浪费,将“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应用到仓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其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因此,基于“互联网+”对仓储物流管理的探究有着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互联网+”与仓储物流体系的关系分析
我国仓储管理的主要传感技术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GPS技术,但是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使得物流仓储传感识别技术的种类越来越多,具体包括M2M技术、视频识别技术和蓝牙技术等,这些技术在冷链物流、物流安全防盗以及业务流程控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物联网的是促进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主要由网络构架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构成。其感知层由甲级传感器和感应器组成。网络层是和互联网、无线通讯网以及其他网络相连接,而应用层和仓库管理系统相连接。其中RFID技术和嵌入式是其应用的主要传感技术,除此之外,智能对象标签、目标对象跟踪以及环境检测和智能控制是其应用层的主要三种运行模式。将物联网和仓储管理系统相对接使得物流管理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当前我国仓储管理系统中虽然应用到了物联网管理技术,但是其作为物流管理系统的信息库职能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因此要对物流管理系统中物流网的重新设置和组建才能够使得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得到优化和改善。
2 “互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我国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物联网对企业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意义,将物联网应用到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物联网的高技术性、综合性以及信息共享性的特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和体现,使得传统的仓储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长得到了较大的改变,增强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3 “互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管理的应用研究
在出入库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出入库管理中的应用,首先就是对入库物品的信息采集方面,其主要流程就是入库人员根据入库清单对入库物品进行核对后交接给仓库操作人员,仓库操作人员用自动识别设备将入库物品的信息输入到仓库管理系统后再通过自动搬运设备将其归放到相应的货位上。在物联网系统的支持下,入库的货物信息就会自动的形成库存报表,库存报表详细的记载着该批入库货物的详细信息。其应用于出库的信息采集流程基本上和出库相类似。
企存货、库存量以及盘点中的运用
首先,物联网能够对货品和货位进行精确和快速的定位,例如RFID识别技术的应用。其次,由于库存存量对于是仓储管理适时进行核查和控制的对象,物流网以多级库存管理模式将库存货品的所有信息记录在仓库管理信息系统内,使得库存存量的信息更加全面和准确。再次,库存盘点是物流仓储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由于盘点的过程涉及库存货品名称、数量以及存放时间和存放货位等几乎所有信息,其工作的量非常大。而物联网即时通过应用射频识别设备对货品的射频标签进行扫描,将扫描的信息自动传输到仓储管理系统内后系统内的货品信息会自动更新,从而完成盘点工作,使得盘点工作在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得到了极大化的提升。
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主要针对于仓库之间货物的转移,由于货物在仓库之间进行转移的过程不仅仅涉及货物位置的变化,而且也伴随着其数量发生改变。仓库之间进行货物转移的目的就为了有效的节约储存空间、降低仓储管理成本,并且也能够为运输提供方便。物联网在仓库货物转移的主要应用主要是对其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实时的跟踪。使得货品的库位以及摆放等相关情况能够及时的掌握,做出适当的调节。此外,物联网应用于库存管理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仓储管理系统中的货物信息和实际的货物能够达到实时的一致性。而在货物转移过程的搬运环节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智能化搬运,所谓的智能化搬运就是通过仓储管理系统向智能物流终端发出货物搬运命令,而智能搬运车接受智能终端的命令进行货物的搬运和摆放工作。
4 结 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在物流仓储中的应用是今后我国物流仓储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当前我国仓储业的现状和实际,相关的技术人员和仓储操作与管理人员要积极的进行探索,来提高“互联网+”技术在物流仓储中应用的效率和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仓储管理的成本,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因此, “互联网+”技术在物流仓储中的应用应当得到行业从业者和政府部门高度的重视。
物流论文3000字
一、电子商务物流反馈特征
(一)反馈信息电子化物流信息化、电子化是电子商务物流的基本要求,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以各种电子设备为辅助工具的物流信息形成、传递、储存的管理方式,不同于计算机诞生之前物流信息反馈主要通过书面、口头形式进行传递和储存。物流信息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电子化减少了企业组织的差旅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污染和拥挤等等。但是,电子化的信息出现了泛滥、甄别困难等问题,同时计算设备的损坏可能导致大量信息的损失等。在电子商务时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务,物流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
(三)反馈速度迅捷化电商物流服务业不同于传统物流服务业,快速反应是电商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子商务物流重在提供及时的服务、信息和决策反馈。目前,在大型的配送公司里,ECR和JIT系统使得顾客化服务得以快速响应。ECR即有效客户信息反馈,据此可做到客户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而不是生产出东西等顾客来买。物流企业快速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信息系统、顾客服务、时间管理、成本控制、物流硬件、协调控制和物流人才等。
(四)反馈信息社会化在我国,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足,而数据、信息共享是电商时代的趋势和必然。因此,如何建立信息处理系统,及时获得必要的信息,对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来讲,是个时代的考验,更是个难题。在将来的物流系统中,“24小时送达”成为物流配送的'极致追求,搭建社会化物流平台成为电商企业共同的事业。阿里巴巴从开始规划的天网地网,就是要做一个信息平台,向物流合作伙伴开放相关信息接口以分享数据。数据服务是阿里巴巴物流战略核心,更是未来大物流系统的支撑。未来物流系统的输出内容———信息,可以当作独立的商品或者作为商品成分进行出售。
二、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反馈机理
反馈是大数据时代物流组织受社会需求推动,为了满足企业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运用收集、存储和融合信息的技术方法,引发的以数据化为核心的物流管理变革。随着互联网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的广泛渗透,将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其发展日益受到政府、企业、消费者和环保主义者的广泛关注。企业和消费者的满意度,取决于快速响应的物流管理系统。
(一)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流程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流程,可以用图直观表示,通过流程图可以窥见电子商务物流的反馈流程和反馈形式。图1融合了B2B、B2C、C2C交易的物流服务流程,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交易特点不同,但都具备总物流量大、服务范围广的特点,服务内容和服务特点基本相同,物流服务一般都采用第三方物流。B2B和B2C电子商务物流关键在远程运输,而C2C的关注点在末端配送。
(二)电子商务物流反馈内容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内容涵盖了订单管理和数据分析、仓储与分拣、运输配送与交付、逆向物流服务、回收物流服务和客户服务。可以讲,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内容有多广,物流系统反馈的信息内容就有多丰富。物流系统会对顾客提交的订单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透过分析报告可以帮助制造商以及经销商及时了解市场,便于随时调整市场推广方法;电子商务物流系统可以对仓储和分拣中心进行监测,提供有效的库存管理信息,使制造商或者经销商保持合理的库存;电子商务物流系统通过网络将供应链节点信息进行集成、整合,将实物库存信息化作为虚拟库存;运输配送与交付环节,通过融合多种终端技术采集物流信息并进行综合处理,增强了物流企业对物流配送过程的可控性,消费者则通过互联网对配送企业和商品“宝贝”信息流动实时状态了如指掌;电子商务的逆向物流反馈服务关键在提高顾客满意度。当然,随着环境保护的加强,废弃物处置问题不断受到关注,物流系统必须提供回收服务物流服务,这有利于提高物流企业在电子商务市场上的低碳竞争力。追求客户满意,挖掘潜在需求是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不断创新的动力。
(三)电子商务物流反馈技术物流技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综合。而电子商务物流反馈技术,主要指物流服务流程中物资信息的收集、存储和融合方法。先进的信息融合技术提高了物流系统的信息处理与控制能力,使物流配送信息的交互和处理跨越时空限制,通过终端物流信息反馈与融合,实现信息到实际操作的高速转换,为物流企业决策层提供信息支持,从而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常用的物流信息反馈设备有:各种传感器、GPS定位设备、射频识别设备、扫描器等;信息融合方法有:嵌入约束法、证据组合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信息传输交换技术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等。
三、对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发展的建议
大数据作为信息革命的第二个高潮,为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必须树立并强化数据优化行业的理念,以大数据的眼光,加强大数据研究,为客户提供更先进、增值性的服务。
(一)树立并强化大数据理念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是全球化、信息化、系统化、标准化和多功能化,而数据化则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当前电子商务物流体系虽然在业务经营中加强了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但缺乏对大数据应用的战略性思考和主动挖掘意识。信息采集较多,但深度加工挖掘较少,导致大量的数据信息成为“睡眠数据”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客户细分不够精准,没有在业务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活动中运用科学模型,缺乏对客户服务需求的偏好判断和消费行为习惯的细分。在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必须要有效整合大量的数据,通过各种分析模型,将数据转化为信息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将大数据作为战略性资产,为行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强有力依据。
(二)开拓新的数据服务市场目前,电商业、物流业的发展呈现跨界竞争,电子商务企业进军物流行业,物流企业开发电子商务,行业间呈现交叉融合发展。当大家的目光还停留在究竟是做电商赚钱还是搞物流赚钱时,我们可将大数据看成一个大市场,联合电商业、物流业、银行业乃至通讯业合作,通过各大行业间的数据存储、加工、分析、融合,形成大数据产品,提供大数据服务,开辟数据服务市场。
(三)构建大数据物流体系构建大数据物流体系,就是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行业都要树立数据观念,从经营管理理念上重视大数据,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吸纳数据分析人才,从供应链条上强化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处理技术,对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和控制,也就是采用信息数据处理和融合技术对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进行优化整合,打造准确及时精细的高端物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