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箱式物流传输系统
新建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建设之初就综合考虑传输用品的种类、传输效率与速度的可靠性等,对常用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智能医用箱式物流传输系统进行了分析,以便准确定位适合大楼的最佳传输方式:智能医用箱式物流传输系统。气动物流传输系统,适合小型物品和急诊用品,医院的大批量物品还需要人工传送,医院物流传输的问题并未改变。
工作站点示意
轨道式物流,传输物品的重量增大,但由于传输小车与车轨不能分离,科室在使用传输物品时需要叫车,每次发送都需要等待一段叫车时间,造成人等车的现象,会浪费不少的时间;传输小车在传输的过程中要爬升、翻转,会造成传输速度下降。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虽然可承担一部分医院物品的传输,但总体的传输效率较低。
医用箱式物流传输系统采用标准的传输周转箱,通过水平传输线和垂直分拣设备完成周转箱的传输任务。每个工作站根据实际的传输量,可以存放多个周转箱,形成车等人的现象,大大提高医护人员操作的舒适性;同时传输量大,传输效率高,是当前阶段最适合医院的物流传输系统。
医用床单物流系统
1速度快。人工及其他物流方案不可替代。气动物流传输速度达到6米/秒,在处理紧急状况下,靠人工是无法做到的
2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气动物流系统是物流解决方案中造价最低廉的一种,同时医院应用的科室也是最广的,因此得到医院广泛认同。
3安装方便、维护成本低、扩展性强。气动物流系统安装方便,无需改变建筑结构,新楼、老楼都可安装;相对于轨道物流和自动导引小车物流,气动系统维护成本最低;最大可扩展至255 个分区,超过 60 000 个站点。
医用床单物流系统
自动导航车集成了
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建筑管理系统(BMS: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其主要传输任务是有计划的大批量物品。
自动导航车载重量达450kg,特别适合传输衣物被服、餐车、垃圾、常规用药大批量口服 药和大输液、中心供应室内各种手术器械包等。
医用床单物流系统
智能物流传输系统试运营期间,针对物流系统调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执行目标和实现的程序,根据物流系统调试计划,设计具体的方案和布局,对物流系统整改的结果进行检查,总结成功经验,让系统标准化;纠正存在的问题,充分运用PDCA管理工具进行持续改进。
运送系统出现卡箱 回箱不规范影响运送
发现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两年的运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物流系统运行初期频繁出现“卡箱”问题。通过运行初期的数据统计,平均每天出现2至3次,严重影响物流运输效率。
其次,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到各科室的输送线路出现物流箱到达不及时的现象,严重影响病区的输液治疗工作。
最后,各病区药品取出后没有及时将物流箱放置到回传轨道上或回箱操作不规范,影响药品输送。
原因分析 一是物流传输系统未调试到位,提升机传输速度慢,站点隔离门开启速度慢;二是静配中心对新的设备有抵触心理,站点操作不规范,药品配置时间较晚;三是标准病区取回箱不及时,物流箱卡扣不到位,造成频繁卡箱。
对策分析及实施 根据以上对策分析,从以下方面实施改善行动:
1. 站点规范化培训,集中时间段对工作站点操作人员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
2. 制定工作流程,制定智能物流传输系统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完善培训记录。
3. 调整运送方式,重要物资传输点“上送下回”,改为“上下同时送”,提升运输效率。
4. 调配划分配送时间段,静配中心站点药品输送量大、输送时间集中,传送时间段:8:30至10:00 ,14:30至15:30,规定时间段内其他科室站点系统设置优先级,保证了药品及时、足量输送。
现场操作规范培训
工作流程和培训记录
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经过系统的培训,物流系统运输卡箱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卡箱故障率平均发生率为,极少出现卡箱现象。物流系统改进后,药品输送及时性、运输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医护人员对物流系统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制定了智能物流传输系统标准化流程、运行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配送时间管理制度。
下一阶段持续改进重点:物流转运输箱与检验科标本试剂不匹配问题;主楼地下一层增设发起点,实现清洗被服和耗材传输。
调整运输方式
结合医院未来需求的总结
结合医院未来运行的实际需求,通过新建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智慧物流传输系统的设计、建设、应用过程,进行总结。
建筑设计提前规划 智慧物流传输系统关联到医院大楼结构,应该在医院大楼土建设计时将其考虑进去。结合医院科室布局及功能科室的需求来考虑升降机井道的位置、收发工作站位置设置,水平传输线路布局。运量最多的科室,如静配中心、药房应尽量分布在同一水平层,便于水平连结,提高传输效率。病区护士站纵向位置应尽量统一,紧靠井道。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确定产品供应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建筑、消防、装饰等专业配合设计落图。
建筑各专业间相互配合 结构专业需对各楼层井道间地板开孔进行核查,是否存在与建筑结构冲突的地方,结构专业需设计地板开孔的加固方案。管道专业需要对水平传输设计安装高度进行核查,查看其是否与管道的安装高度发生冲突。如果未发生冲突,需要将水平传输线的安装高度及安装空间预留进管道专业的施工图纸中。如果发生冲突,则需要调整相应的管道高度,水平传输线附近严禁有水管、强电管、消防喷淋管等管路。
立足医院实际,选择运行模式 中型物流系统是全院各个科室均要使用的系统,为了保障系统的高效率运行,需要采用高峰期分流方式,原则是:批量发送、错峰安排、提高效率、避免拥堵、节省能源。我院根据实际采用了物品分类、分时段运送的运行模式。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完善应急预案 智能物流传输系统是新兴的智能控制与机械传动的综合体,长期运行过程中,难免发生故障,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持续修订完善后,确保即使在物流传输故障时也不影响医疗工作的有序运转。
组织人员培训保障高效运行 我院有智能物流传输系统工作站点53处,分布广,操作人员多,分处于不同的部门,操作的不当和失误,很容易造成系统的假故障,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到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设备投入使用前,统一对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试运行期间根据出现问题,针对性进行专项培训,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日常检查和考核,确保设备的正常和高效运行。
医用床单物流系统
医院日常所需运送物品种类比较复杂,很多物品的运送人员需要掌握必备的医学常识,而物品运送人员多为岗位更换频繁的临时用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送物品的可追溯性,并增大了安全隐患。随着我市劳动力人员成分的改变,医院物流运送的支出费用成本也逐年提高。
以上问题是目前多数大规模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越发突出。现代化医院救治要求对物品运送效率与安全性提出了新的需求。
以一家1500张床位的医院举例
医院物流系统是智慧医院建设组成部分、医院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物流系统可提高医院的效率、节省时间、减少差错、控制成本、优化流程、改善环境、提升医院整体运行管理水平。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底,在国内大约有近240家采购了箱式物流设备,多元智慧物流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医院院内物流传输自动化,从根本上解决医院内部物品运送的难题,该设备的投入使用必将提升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保持医院在15年之内不落后。
医院物流输送系统核心的功能是用于医院内部各种日常医用物品的快速自动化运送。采用不同的物流输送系统,既可运送药品、小型医疗器械、单据、标本、血液、血样、敷料、处方、办公用品等小型物品,也可运送输液、被服、手术器械包、餐饮、医疗废弃物等中等或者体积较大的物品。
医院物流输送系统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高效可靠:与人工运送相比,物流系统具有输送速度快、准确、可靠、可追溯等特点,可以做到“更卫生、更安全、更快捷”,24h 全天候运行。是现代化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保障。
物流输送系统可提供连续不间断工作,为医院 24h 医疗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提升物流效率,医院物品供应速度加快了,也无形中使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效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不仅提高了检验标本、抢救药品、血液等物品的输送效率,而且也为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
(2)优化流程:物流系统优化了物品递送流程,依靠信息化的优势使得医院物品输送过程变成简单的“傻瓜型”操作;同时避免了物品运送与人流抢电梯状况,尤其避免了药房、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等部门某些时段对部分电梯的垄断使用造成的矛盾。
(3)降低差错:传统的物流模式,即由专门的后勤工人承担物流运送工作的模式,其实最大的困扰就是差错问题。由于后勤工人知识层次普遍较低,无法理解众多专业问题,医务人员沟通不到位,而导致一系列差错,包括送错目的地,没有及时送达,没有及时分类导致交叉感染等等。也有一些是由于医务人员自身的差错,如填写错误、填写不完整、标本留置不当等,物流人员限于专业知识不能及时发现这些差错,从而延误正常诊疗工作。这些差错严重的有时会导致医疗安全问题。物流输送系统由于采用信息化管理,沟通完全依赖于信息化,减少了人员参与环节,可以大大降低差错。
(4)减少院内感染:由于医疗物品采用专用通道里和专用传输单元里来传送,减少了空气交叉污染。
(5)降低运营成本:实践证明,物流输送系统的使用,首先可以大大节约医院在物流方面耗费的人力成本。物流输送系统的应用把时间还给了护士,让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来为病人服务或者可以承担更多的工作。应用物流输送系统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电梯的工作量,节省电能。使用各类物流输送系统后,可以降低二级库存量,从而降低库存成本。
(6)提升管理水平:由于物流输送系统采用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全过程监控系统等技术方式,改变了医院传统的运行模式,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运营管理水平和医院整体运营效益。同时医院物流输送系统也是医院后勤保障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体现。
医用物流四大功能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医院建设进程的加快,各地医院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规模日益扩大,伴随而来的是人员的高度集中和物流需求的日益增加,大量的检验样本、病理样本、药品输液、血液制品、手术包和文件单据等在传统物流方式下已无法保障及时准确地传递。院内物流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化医院的瓶颈,高效可靠的物流对提高确诊率,降低治疗成本乃至挽救患者的生命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医用床单物流系统
医院物流传输系统基本分为以下四种:气压管道传输系统、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中型物流传输系统和自动导引车传输系统等。
a.气压管道传输系统是利用空气压力作为动力,借助机电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通过网络管理和全程监控,由专用的传输瓶装载传送的物品,在管网内实现各工作站间物品的智能双向点对点快速安全传递。传输瓶在管道中的传输速度高速时可达 5~8m/s,低速时为 ~3m/s。传输瓶满负荷最大传输距离横向为1800米,纵向为120米。气动系统具有造价低、速度快、噪音小、运输距离长、方便清洁、使用频率高、占用空间小、普及率高等特点。
b.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控制下,利用智能轨道载物小车在专用轨道上传输物品的系统。该系统一般由收发工作站、智能轨道载物小车、物流轨道、轨道转轨器、自动隔离门、中心控制设备、控制网络等设备构成。轨道小车和气动系统相比,可以运输相对较重、体积较大的物品,对于运输医院输液药剂、批量的检验标本、供应室的小型物品等具有优势,但是该系统相对传输速度较慢、造价较高。
到目前为止,国内约有150家医院已经安装了小车物流系统。由于受到小车装载量和小车容积的限制,对于医院床位数多、输液量大的医院,小车物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从配液中心到全部病区的静脉液体的配送是有一段的困难,另外由于小车容积限制和车体行走过程中出现倒置的限制,供应室发送给手术室和其他病区的体积较大的手术器械包无法装入小车箱内。目前轨道小车传输效能可占到医院物品传输的50%左右。
c.箱式物流输送系统:国际上在86年开始使用医用中型物流系统,单箱载重约30-50kg左右。而国内该技术最初是应用于烟草、邮政、图书、医药配送等国内传统物流领域,到2012年,临汾市人民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同时安装了不同技术的中型物流传输系统,开启了箱式物流系统在国内医院应用的新篇章,为全院级的物品输送方式提供了一整套全新的解决方案,深受医护人员的青睐。
箱式物流输送系统的投建适宜在新建或改扩建医院中投入使用,系统在不同楼层间实现物资输送是通过类似电梯设备,因此需要在医院建设中考虑井道的预留。另外,箱式物流的水平输送设备可分为落地安装和吊装两种形式,其中吊装方式是安装在吊顶里面,这样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箱式物流输送系统作为新型医院物资输送系统,首先要考虑物流站点的摆放位置,这主要依据医院建筑布局和物品取送方便来确定,对于部分偏远、零星物流站点的设置问题需要考虑其经济性。
d.医院物流机器人:是指在计算机和无线局域网络的控制下的无人驾驶自动导引运输车,激光等导向装置引导,并沿程序设定路径运行并停靠到指定地点,完成一系列物品移载、搬运等作业功能。
机器人由自动导车、各种不同设计的推车、工作站、中央控制系统、通讯单元、通讯收发网络构成。该系统是以电池为动力,实现无人驾驶的运输作业。主要用于取代劳动密集型的手推车,运送患者餐食、衣物、医院垃圾、批量的供应室消毒物品等,实现楼宇和楼层间的传送。机器人传输系统在医院的优势还在于可传输重达250kg以上的物品。
医院多元智慧物流
在智慧物流体系建设成为全国医院建设发展影响因素的新形势下,全国医院都需从现代化医院发展建设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医院实际需求,运用科学管理理念,根据医院的建筑布局和物流特点,规划科学合理的全院物品传输物流通道,从根本上解决医院全院常规物品的运送问题。
单独的一种物流系统无法完全满足医院常规物品的传输需求。在新形势下,针对医院物流传输问题,只有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才能选择出适合医院自身的多元智慧物流模式。
自动化物流代替人工运输,这不仅是医院实际运行的切实需求,也是智慧化管理的必然方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