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供应商选择(如何确定物流供应商)

个人学习 23 0

聪明的采购如何选择供应商

商品质量合适、成本低、交货及时、整体服务水平好(安装服务、培训服务、维修服务、升级服务、技术支持服务)、履行合同的承诺和能力等。

供应商选择的长期标准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供应商内部机器设备是否先进以及保养情况如何、供应商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供应商内部组织与管理是否良好、供应商员工的状况是否稳定等。

在确定选择供应商的标准时,一定要考虑短期标准和长期标准,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所选择的标准更全面,进而利用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最终寻找到理想的供应商。 

供应商参与

一旦企业决定实施供应商评选,评选小组需尽可能的让供应商参与到评选的设计过程中,确认他们是否有获得更高业绩水平的愿望。

评选供应商

主要的工作是调查、收集有关供应商生产运作等全方位的信息。在收集供应商信息的基础上,就可以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方法进行供应商的评选了。

实施供应合作关系

在实施供应合作关系的过程中,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变化。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时修改供应商评选标准,或重新开始供应商评估选择。在重新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应给予新旧供应商以足够的时间来适应变化。

4供应商的选择方法

目前,可以应用于供应商选择的技术方法和工具主要分为三类: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有公开招标法、协商选择法、ABC 成本法、线性规划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神经网络法、TOPSIS 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成分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法以及这些方法的集成应用法等,制造型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方法加以应用。常用的方法如下:

直观判断法

直观判断法是指通过调查、征询意见、综合分析和判断来选择供应商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判断方法,主要是倾听和采纳有经验的采购人员的意见,或者直接由采购人员凭经验作出判断。这种方法的质量取决于对供应商资料掌握得是否正确、齐全和决策者的分析判断能力与经验。这种方法运作简单、快速,但是缺乏科学性,受掌握信息的详尽程度限制,常用于选择企业非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商。

考核选择法

在对供应商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认真考核、分析比较而选择供应商的方法。

供应商的调查可以分为初步供应商调查和深入供应商调查。每个阶段的调查对象都有一个供应商选择的问题,而且选择的目的和依据是不同的。

初步供应商调查对象的选择非常简单,基本依据就是其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价格水平、生产能力、运输条件等。在这些条件合适的供应商中所选择出的几个,就是初步供应商调查的对象。

深入供应商调查对象的选择,是基于影响企业的关键产品、重要产品的供应商。对这些供应商要进行深入地研究考察考核,选择标准主要是企业的实力、产品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质量保障体系和管理水平等。

在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考核评估之后,还要进行综合评估。综合评估就是把以上各个指标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的一个综合成绩,可以用下式计算:

S=∑WiPi/∑Wi×100%

其中:S是综合指标;Pi是第i个指标;Wi是第i个指标的权数,根据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而主观设定。S作为供应商表现的综合描述,值越高的供应商表现就越好。

通过试运行阶段,得出各个供应商的综合成绩后,基本上就可以最后地确定供应商了。

招标选择法

当采购物资数量大、供应市场竞争激烈时,可以采用招标方法来选择供应商。采购方作为招标方,事先提出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供应商企业参加投标,然后由采购方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一次性的从中择优选择交易对象,并提出最有利条件的投标方签订协议等过程。注意整个过程要求公开、公正和择优。

协商选择

在可选择的供应商较多、采购单位难以抉择时,也可以采用协商选择方法,即由采购单位选出供应条件较为有利的几个供应商,同他们分别进行协商,再确定合适的供应商。和招标选择方法相比,协商选择方法因双方能充分协商,因而在商品质量、交货日期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较有保证,但由于选择范围有限,不一定能得到最便宜、供应条件最有利的供应商。当采购时间较为紧迫,投标单位少,供应商竞争不激烈,订购物资规格和技术条件比较复杂时,协商选择方法比招标选择方法更为合适。

5选择供应商时应注意的问题

自制与“外包”采购

一般情况,外包的比率越高,则选择供应商的机会越大,并以能够分工合作的专业厂商为主要对象。通过外包,企业可以将精力集中于核心能力上,避免了精力分散。

单一供应商与多家供应商

单一供应商是指某种物品集中向一家供应商订购,这种购买方式的优点是供需双方的关系密切,购进物品的质量稳定、采购费用低;缺点是无法与其他供应商相比较,容易失去质量、价格更有利的供应商,采购的机动性小,另外如果供应商出现问题则会影响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多家供应商是指向多家订购所需要的物品,其优缺点正好与单一供应商相反。

国内采购与国际采购

选择国内的供应商,价格可能比较低,由于地理位置近,可以实现准时生产或者零库存策略;选择国际供应商则可能采购到国内企业无法达到的物品,提升自身的技术含量,扩大供应来源。

直接采购与间接采购

如果是大量采购或者所需物品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重大,则应该采用直接采购,从而避免中间商加价,以降低成本;如果采购数量小或者采购物品对生产经营活动影响不大,则可以通过间接采购,节省企业的采购精力与费用。

避免缺乏科学的选择方法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的选择供应商的方法,致使在大多数项目选择供应商时,更多的是参考供应商本身提供的各类书面文字材料和自我介绍,以及在市场上的口碑,或凭个人主观臆想,选择供应商参与竞标,因而在选择供应商时,人为因素比较大。另外,在选择供应商的标准方面,目前企业的选择标准多集中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柔性、交货准时性、提前期和批量等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对供应商做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此类问题要尽量避免。

如何选择优质的供应商

参考马士华在其《供应链管理》提出了TQSCF五大因素,供应商的选择也可以从这5个指标着手。

(1) T(Technology and time),技术与时间: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技术水平在行业的地位,是否有足够的技术能力研制新产品;供应商是否可以实现快速按时交货并不断缩短研发周期。

(2) Q(Quality),质量:主要是对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性质、技术水平的评估。

(3) C(Cost),成本:包括两方面的成本,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要求供应商建立精益生产体系,形成低成本制造的共同理念;与该供应商合作所进行的跨组织信息交流、通信、管理成本等。

(4) S(Service),服务:供应商围绕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要求供应商将服务延伸到生产过程,延伸到市场和最终用户。

(5) F(Flexibility),柔性:供应商对于产品需求的市场变化是否具有快速响应和适应的能力。

物流供应商选择

从2013年初,美国同事就开始跟中山一家工厂合作了,产品很畅销,多次返单,出货比较大,我们付款方式很好,都是发货前付清,合作很顺利。

我接手后,去这工厂多次,其实这工厂真不怎么样,管理比较混乱,老板负责技术,老板娘负责材料采购和外贸业务,下面就直接是工人了,两口子很辛苦,做得比较累,但每次都说自己有实力,暗示我更大的订单也能搞定。

2014年10月我们下了个订单比较大,货值有20多万美金,发货前一周,老板娘就开始催尾款了,财务也很快给了我水单,但是直到发货前两天,工厂说款还没到账,非常着急,因为柜子已经订好,也知道我们给客人的交期是不能耽误的。

装柜前两天的晚上快十二点了,工厂老板给我打电话,说合作这么久,一直都努力配合,所以希望我们这边也配合,叫美国那边查下为什么这么几天了还没到账,以前都是2-3天就到账的,我反复解释说这个钱如果美国那边付了,给了水单,肯定是安排了,这么久没到账,应该是银行的问题,我会叫美国那边尽快查。

果然是因为大金额转账,银行会给户主打电话确认,而此时,财务去了菲律宾,没接到电话,于是银行就没放款。搞清楚后,财务打电话回美国,叫银行放款。装货前一天晚上也差不多半夜了,工厂老板娘打电话过来,说这几天他们都睡不着觉,焦头烂额,要是这笔钱收不到,他们就无法再经营下去,就要破产,后面越说越不对劲了,说我们故意耍什么花招,如果收不到款是不会装货的……

我感觉这夫妻俩都有点失去理智了,以前不是吹牛有实力吗?十几万美金没到账就说要破产了,再说跟我们合作的两年,利润绝对不止这个数。长期合作的关系,这点信任感都没有,真是悲哀,只认钱不认人,我再三的承诺一点用都没有,宁愿跟我撕破脸发狠话。在我将信息反馈给美国同事之后,他们也表现出极其失望的情绪。

值得庆幸的是,装柜那天早晨,款终于到了,顺利出货。但是我也开始了寻找新的供应商。

物流供应商选择

企业可以根据供应商提供的物资价值和供货风险把供应商分为以下3类:

(1) 重要型供应商

重要型供应商提供的物资价值高、且供货风险高,对企业的政策生产和销售有着关键的影响。对于这类供应商,企业应重点维护。

(2) 一般型供应商

一般型供应商提供的物资价值高,但供货风险极低。虽然这类供应商提高的物资价值高,但短期的滞后和拖延不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生产和销售。

对于一般型供应商,企业应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供货的质量和到货期的可靠性。

(3) 辅助型供应商

辅助型供应商的物资价值低,供货风险也低。此类物资的商业化程度、标准化程度均较高,且市场供应极为充分。

所以,对辅助型供应商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进行管理和维护。

物流供应商选择

2014年2月,我们需要开发一款电子产品,美国同事给了一个工厂的联系方式,说是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展会上认识的,工厂老板叫Amy,看目录册和网站觉得还不错。

到了4月,项目正式启动,我给Amy打电话,做了自我介绍,说现在有项目要开发,叫她当天来公司具体谈下,Amy说没空,工厂事情很多,等有空再说。好老板也在办公室,他拿过我的手机,问Amy,你是不是真的很忙?想不想跟他做生意?Amy立马说,有空,马上过来。一小时后就到了办公室,我很郁闷,为什么我叫她来说忙,听到讲洋文的就立马跑过来?

进了我办公室,Amy跟老板谈得比较欢,和我几乎没什么交流,后来她送了几款她的新品,我寄到美国后,其中一款被客户看中,很快就下了单。奇怪的是有什么事情Amy总是发邮件给美国那边,只是抄送给我。但这些事情应该是我负责的,我后来忍不住给Amy打电话,叫她有什么事直接跟我说,这边的事情是我负责,Amy说,你们这边说了不算,所以才找美国那边。

我把这个事情跟老板说了后,回复是,Stupid Woman!并发邮件给Amy,告诉她有事直接找中国的OFFICE,不要烦他,Amy怂了,对我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

我就搞不明白,应该同是中国人,沟通起来更方便,为什么她偏好洋人,对比她的前后态度,我非常鄙视她,其实老外也讨厌这样的人,要不是订单比较急,我肯定立马换掉。后来合作还算顺利,但在做单的时候,我就着手找其他供应商,很快找到一家很不错的,更有实力,价格也更优惠。

9月份客户返单,因为单量比较大,我决定部分还是给Amy做,我分析了成本,Amy的毛利大约有30%,我告诉Amy,可以给她订单,但价格减掉15%,还强调了句,这个我说了可以算,我知道这个价格有点鸡肋,利润是有,但是大不如前面的滋润,同事开玩笑说我是公报私仇,我说这是教她如何做人,如何尊重人,如何尊重自己,她反省下就知道了。

Amy没有立刻跟我确定,第二天给我电话,问有用没空,一起吃个饭,我知道她想做什么,拒绝了。后来她给我短信说,如果按以前价格,可以给我五个点返佣,我立马拒绝了,一是我的职业道德操守还不至于这样,二是我收入也还不错,用不着拿这种钱,三是以Amy的这种人品,如果我真拿了返佣,说不定什么时候她就邮件给美国那边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公司在国内设立办事处,招聘中国员工,毕竟中国人更懂如何跟中国人打交道,但有的工厂只认老外,认为老外才是真正的客人,真正会给他订单的,有时还以为我们是同行探价格的,直接拒绝报价。有的工厂会认为跟老外打交道更容易,比较直接,中国采购难缠。确实在采购这个行业,部分的中国采购没有职业操守,有时为了个人利益,故意为难工厂,或者为了让老板开心,故意压工厂的价格。

我的做法是对于工厂的报价,只要美国那边能接受,我基本不主动压价,我知道经营工厂也不容易,只有有较好的利润了,才更有积极性,才会当我是VIP,我跟单起来就省心很多,共赢才是最好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