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负债率(债务保障率)

个人学习 19 0

物流业负债率

今年我们在运营模式上做了创新。比如“物流+商流”项目,是基于原有的基础设施里寻找新的赛道和盈利路径。

所谓的融合创新不是绝对性的创新,而是要看我有什么,能够做哪些事儿,它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做的二次创新。而创新的导向是需求。其实个人或者企业做创新很不容易,更多是在模式订好之后,然后依托现有的技术创新,搭上技术的快车。

2023年我走过很多城市,不同的产业带中,我所接收到的关键信息就是走出去,行万里路。而行万里路的目的地就是去海外市场,这个机会能不能抓得住,是基于向下扎根和向上生长所带来的。

物流业负债率

其实,2023年物流行业并没有恢复到大家期盼的水准。对某些领域来讲,一些物流业的场景可能还不如疫情的时候,所以这个情况下是需要坚持或者挺住的。尤其在一些旺季不旺,淡季更惨的时候。

特别是像我们这种以大宗为主的物流企业,的确是一直在坚持,包括上半年感觉增长预期也的确是不如一开始做的预判。需要我们不断坚持之外,就是要做得更加细致。

虽然上半年业务稍微受到影响,但目前来看,截止上个月(2023年11月)我们的营收水平已经和去年持平了。所以总的来说,整体上还是有10%的增长。

今年尤其是以煤炭为代表的大宗市场,其实还不是很理想。包括澳煤的进口零关税,外贸的煤炭进口额度等因素,对国内的煤炭市场还是带来了较大冲击。因此需求不提振的情况下,整个市场的活跃度不高,价格等多个方面都受到了较大影响。

宏观环境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创新和努力去改善。所以,我觉得基于创新的新的价值挖掘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和机会的,存量市场的精细化开发,也是能够支撑我们的拓展。

就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倡议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就说明还是有发展机会的。因此,我们一方面是在原有领域里基于数字化做精细化,深挖掘,包括数据资产化的应用等。另一方面是希望在未来全场景综合智慧物流平台中,能拓展更多物流场景,包括危化品、冷链以及城配,做深和做宽。

物流产业生态体系的基本盘足够大,它是诸多行业的底盘,所以应用场景够多,有很多的挖掘价值。另外,就数字化而言,还有很多物流场景被忽略了,我觉得还是值得深入发展的。

物流业负债率

进一步来说,早期邮政小包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的市场需求,专线、直邮、海外仓及海外仓头程等全链路模式备受青睐。

其次,这两年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全托管”模式,本质是走向供应链之争。全托管模式可能更适合供应链能力更具优势的卖家,其对商品品质、交货预期、定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但是对铺货型卖家来说并不合适。

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今年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更“卷”了。海外消费降级,卖家为提升利润率对物流商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不仅要求提升时效,还希望降低运价。这种情况下物流服务报价被不断压低,给物流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跨境物流涉及运输、关税、税费、申报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合规性都十分重要。行业的低价竞争导致“跑水账号”暴雷的现象在2023年比比皆是。

无论对卖家还是对物流服务商来说,这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合规是跨境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寻找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尤为重要。

我们认为,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永远是跨境物流企业追求的方向。目前的大环境下,“更高性价比”主要体现为“稳定”“可持续”与“极致性价比”。创新方面,公司建立了“eUBI利通网”数字化货代物流平台,为客户提供了运价查询、在线委托、节点追踪等服务,聚焦货物安全保障、有效降低成本。

我们相信,2024年跨境物流行业肯定会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包括在跨境B2C以及B2B2C两个方面),只是涨幅大一些或小一些的问题。首先,整个亚洲的份额不会缩小,只会继续增加。其次,其他亚洲国家不会因为东南亚国家的增长而被削弱,除非是中国电商把生产大规模转移至境外,那就另当别论了。

野蛮生长的时代已去,无论是跨境电商平台、卖家还是跨境物流服务商,都将聚焦自身优势,通过提升满意度来吸引用户、留住用户。

物流业负债率

2023年公司在整车干线运输赛道保留余力,集中精力转型区域仓配一体化运营。目前我们已在南昌、杭州、台州、深圳成立集配中心,在仓配一体化方面实现了较为成功的转型。这也是物流从业者很不错的发展机会。

由于今年业务开发较难,10月我们搬离高价仓库租金,选择了较为低价的仓库基地,同时进军深圳市内冷链仓储配送。公司的运营模式还处在较为低的水平,11月份已经在冷链仓储配送领域增加系统化管理。

我觉得,新玩家还想入局的话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有强大的业务资源支撑。2024年物流将会进入寒冬,物流企业将会加快抱团取暖的脚步。2024年稳住现有业务,全力推进城市冷链仓储配送领域。

2023年,我们看见行业最多的动作就是“内卷”,听到最多的叹息就是“好难”。2024年,这种情况是会越来越常见,还是会走向缓和?

不管怎样,我们都要保持一定的积极乐观心态。可以预见的是,虽然物流行业规模红利逐渐消失,但市场发展机会还是有的,只是现在的这个机会跟过去不一样了,是要真正靠实力以及新技术的加持在竞争,真刀真枪地上阵。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