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运输与物流(湖北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个人学习 21 0

湖北区位优势加速转为物流优势

“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昔日的汉口依托长江、汉江两条黄金水道商贸繁荣。迈进新时代,如何重现“货到汉_”的盛景?

省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会会长王阳红认为,必须“铁水公空”无缝衔接,发挥联运优势,吸引全球货物在武汉中转。

研究表明,多式联运约能提高运输效率30%、减少货损货差10%、降低运输成本20%。只有补齐多式联运“连而不畅、邻而不通”等短板,让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才能降低综合运输成本,提升竞争力。

荆州盐卡港江阔水清,铁轨已延伸至码头边。巨轮里的铁矿石,由货车运至荆沙铁路专线上的火车车厢。铁矿石从上海港经长江到盐卡港,再转铁路至河南、陕西等地,这种铁水联运方式比全程铁路运输,每吨运费降低40元。据悉,盐卡港正打造长江中游进口铁矿石集散中心,“荆州—南阳”铁矿石水铁联运新通道正式开通。

构建物流大通道,推动现代物流由大到强。6月22日,武汉第三艘汉亚直航船“华航汉亚5”在阳逻港投运,日韩航线扩容。今年以来,武汉外贸持续升温,特别是汉亚直航,货运增幅明显。

武鄂黄黄强化港口枢纽地位,大力降低物流成本。2022年,黄石多式联运运输量突破万吨,同比增长。依托港口联运大物流和综合自贸区平台,黄石新港园区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前来落户及协商投资事宜,实现园区“港产城”融合发展。

湖北积极创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积极引导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运输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我省公路、水路、铁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比重分别为、、,与2017年相比,公路占比下降个百分点,水运占比提高个百分点。长江新丝路公司搭建起面向多式联运经营人服务的信息平台,通过全方位物流信息化服务建成多式联运物流管理平台,实现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主体、一份多式联运合同、一张电子化单据、一种结算费率、一票到底。

湖北省运输与物流

现场,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黄冈市人民政府、鄂州市人民政府、黄石市人民政府签订《黄冈-鄂州-黄石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方案》厅市共建协议。

据悉,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到“十四五”期末,通过三市合作、省市合力推进“黄-鄂-黄”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依托花湖机场、长江黄金水道、京九、武九铁路等骨干铁路优势,大力发展陆空联运、铁水联运和公铁联运,着力将“黄-鄂-黄”打造成为全球供应链航空物流中心、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铁水联运枢纽和长江中游重要的公铁联运枢纽,实现运输能力、运输服务、运输效率明显提升。

其中,运输能力上,综合货运枢纽新增和改造面积115万平方米;集疏运线路新增或改扩建里程54公里;全货机数量新增13架;开辟50条国内航线和10余条国际货运航线。运输服务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10%,铁路枢纽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15%,机场货物吞吐量较2022年增长7倍;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15%,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国际货物运输量较2022年增长136%,国际多式联运线路新增43条;卡车航班线路新增100条。运输效率上,标准化运载单元使用率达到85%,多式联运换装1小时完成率达到95%,应用多式联运运单或提单的集装箱多式联运量达到万标箱。

会议还强调,交通运输促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要重点从六方面着力:建设大枢纽,加快综合货运枢纽建设,全面优化港口枢纽布局,推进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完善鄂州花湖机场等枢纽集疏运体系;培育大企业,重点培育领军企业,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发挥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作用,持续加强规上货运企业培育;开辟大通道,提升综合运输通道能力,打造国际运输体系,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整合大平台,支持省市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物流企业组建企业联盟;做优大服务,发展智慧物流,发展绿色物流,推动产业融合;守住大安全,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化安全风险防控治理。

湖北省运输与物流

去年9月,厦门象屿股份与湖北国企共同出资成立楚象集团,依靠象屿股份辐射全国的公共运输网络,该公司实现了从采购到运输的全流程自主可控,物流成本远远低于第三方物流公司。去年成功完成湖北省迎峰度冬煤炭动态保障工作。今年3月份,还参与荆门盈德气体年度煤炭招投标工作,为其降低原料成本近2000万元。

目前湖北规上道路货运企业达到553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五。既有顺丰泰森控股集团、长江航运集团等国家级物流龙头骨干企业,也有湖北交投物流集团等区域骨干物流企业,也有楚象和国控供应链集团等省级龙头骨干物流企业,还有九州通医药物流公司等“独角兽”物流企业。全省90家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在物流信息推送、车货匹配、车联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