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用地选址的几点思考
产品从仓库向一个方向运送,辐射方向与干线上的运输运动方向一致,从而形成扇型。适宜于在运输主干线上仓库距离较近,下一个仓库的上方向区域恰好是上一仓库合理运送区域的这种情况。这种仓库主要受一些自然条件或交通影响造成的。
仓库选址的要求
无论订单大小与拣货品相多少,均需要通过仓库全程,适合用于作业流程简单、规模较小的物流作业。直线型布局可以应对进/出货高峰同时出现的情况。
仓储物流选址要求
在储备型仓库中,一般物品储存时间较长,出/入库作业间隔也长,并且以“整进整出”为主。对于此类型仓库来说,仓库布局的重点应该放在尽可能压缩非储存面积的基础上,增加储存面积。
储备型仓库内非储存面积有出入库作业场地、通道、墙距与跺距。在规划通道所需面积时,在合理安排出/入库作业线路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减少通道的数量与长度。另外,合理确定通道宽度时,主要考虑仓库使用机械设备的尺寸、灵活性。
仓储物流选址要求
供应方面,上半年,全市高标库仅迎来了一个新增项目,约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即易商天府新区物流园二期。截至季末,成都高标库总存量为万平方米。
需求方面,第三方物流、传统电商及新兴零售表现活跃,上半年录得净吸纳量合计万平方米,同比放缓。
空置率及租金方面,受益于趋缓的市场供应,全市空置率半年环比下降个百分点至。全市平均净有效租金半年环比上升至元每平方米每月。
子市场方面,作为存量位列全市第二的青白江子市场,空置面积得到显著去化,半年环比下降个百分点至;与此同时,新津子市场空置率半年环比下降个百分点,目前处于接近满租状态。另一方面,新都空置率半年环比显著上升,上扬个百分点至。
高力国际观点
2022年,高力国际预计青白江子市场的高供应压力有一定缓解,且近期去化显著。但由于该区域总存量较大,相比其他子市场,空置面积处于高位。因此,建议有相关仓储需求的租户可多关注青白江子市场,以获取更有利的租赁条件。
未来五年 市场供应逐年趋缓
自2019-2021年供应高峰后,高力预计2022年起全市高标库市场新增供应步入逐步趋缓通道,其中2022年新增供应或不足50万平方米,从供应区域来看,龙泉驿、新都及青白江子市场均有新项目交付入市。未来五年,我们预计年均新增供应面积约为34万平方米。
高力国际预计成都高标库市场需求将保持活跃。近日,成都发布的“稳增长40条”,其中明确提出政府将进一步完善通道枢纽功能,其中包含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拓展成都至重要国际物流枢纽货运航线网络,推动中欧班列(成渝)稳定开行等。其次,成都将通过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制定促消费政策等措施以促进消费恢复发展。我们预计物流枢纽通道的拓展畅通,以及城市消费力的恢复上升,将有力支撑仓储需求端的稳固。由此,高力预计未来五年全市空置率将稳步下降,至2026年末,或下行至。
仓储物流选址要求
供应方面,本季度共计三个新项目入市,合计新增供应面积万平方米,分别为位于城东的环贸ICD,以及天府新区的天投方圆荟与天府保税商业中心。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市优质零售商业市场总存量突破900万平方米。
空置率方面,全市总体空置率环比上升个百分点至。一方面是存量市场中,部分经营情况不理想的项目空置率持续上升;另一方面,部分新项目处于试营业阶段,故有较高的空置率。
租金方面,全市平均首层租金同样本环比下降至元每平方米每月。
需求方面,服饰、正餐及简餐等餐饮业态仍主导当季市场新增租赁需求,从数量上看,贡献了全市约45%的新增需求。新能源汽车需求虽弱于一季度表现,但总体仍保持活跃,持续在购物中心内布局。在当季“零售其他”新增租赁中,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比近半。从政策上来看,近期出台的《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显示,成都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实施机动车电动化替代计划,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60万辆,力争达到80万辆。
此外,后疫情时代,市场对运动、健康关注度持续提升,当季体育运动类业态是休闲娱乐及教育培训类别的需求主力,数量占比分别约为36%及42%。
高力国际观点
自2020年起,成都优质零售商业市场进入供应放量阶段。2022年,高力预计全年新增供应将达万平方米,主要位于大源、天府新区、金融城、城东等商圈。鉴于此,由于具有更广泛的物业选择,因此我们建议有意向拓展西南市场的品牌可利用该期间选取合适的物业。
全年新增供应或近100万平方米
高力国际预计充沛的新增供应将持续至2023年,今明两年年均新增供应面积或至万平方米;2022年全年新增供应或将达万平方米。大源、天府新区、城东及金融城为主要的供应区域;其中作为新兴商圈的天府新区,供应端将在今明两年发力,合计新增供应面积或超50万平方米。此后,我们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全市新增供应将整体回落。
高新区是全年新增供应热点区域。2022年,我们预计金融城及大源商圈合计新增供应面积或达44万平方米,占全年的44%,其中包含SKP及招商大魔方等项目。此外,高新区近日发布了《关于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商贸服务业提质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首店”经济聚集发展,支持零售、餐饮品牌在高新区新成立履行区域总部功能的独立法人企业等措施,成都第二都市级商圈正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