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与物流方案及相关材料
这里只是简单罗列说明。
从根本看储备的基本理论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阶级分析的角度来决策我们的储备问题。前面提到的储用结合的原则,其实就是以无产阶级为目标的储备方案。
具体来看,储备理论包括:储备为谁储备的问题;储备工作由谁掌握的问题,以及由谁储备的问题,共是三个基本问题。
我的储备体系对三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储备为工人阶级储备。这点我在上面谈到了,自然这个储备由我国工人阶级来掌握,以及由我国工人阶级进行储备。
如果这三个问题都换成资产阶级,那么这样的储备体系肯定就是不合适的。起码大规模的实物储备就必然会占用资金。
(可以参考:马克思为什么说传统意义的储备没有了?
储备与物流方案及相关材料
从应对百年大变革可能出现的最为艰难的预判出发,我建议成立“国家储备战略委员会”来统管我国全部的储备工作。而不是让一个副部级的国家局来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
从级别上,应该是正国级。要体现这个机构的权威性和重要性。
从包含的机构看,这个机构的组建应该是坚持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我国目前的发改委、_、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工信部、计生委、_、农业部、林业局、央行、供销合作社、邮政及国家掌握的物流系统、铁路、航空、能源局等都应该纳入到这个委员会。
储备与物流方案及相关材料
物资储备的全面原则,必然体现为包括从而体现出战争和和平时期统一原则。对于战争的储备意义这里就不多谈了,一般人都同意储备对于战争的意义。但是对于和平时期,意义就不大重视了。这里不是谈救灾、应急的问题,而是谈大规模的仓储储备,其实是可以重新调整分配方式的手段,你只有掌握物资,才可以进行分配。而储备天然就具有经济上的分配功能。掌握大量的实物物资,其实根本是在调整新的分配方式。逐步调整、改变以货币为分配手段的方式,而逐步考虑向实物分配为主——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分配。我在前面说了,当下我国已经进入了以货币购买实现消费的阶段,可是一旦丧失货币来源,比如失业,或者是战争,那么对于广大工人阶级来说,储备就消失了,考虑到我们现在的上千万人口的城市及城市群,这将是可怕的,所以,对于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分配必须基于实物和无偿的分配。因此,大规模的物资储备就是在调整我们的分配方式,向有利于工人阶级分配调整。
更不要说还要有常平仓的作用。从目前的物价上涨来看,我们的储备的常平仓的作用是不能给予表扬的。
这其实体现了储、用结合的原则。储备当然是为了用的,但是一般来说,都是为了未来的某一个特定的阶段使用,而不是日常的使用。我所构建的储备体系其实更为基于日常的使用,只有夯实日常使用这个基础,为未来组织的储备才有可能成功。日常民用之储备才是整个储备工作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