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德盛物流
户邑回答记者提问 邹乐 摄
户邑表示,我们将立足于沙坪坝区内的优势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将促进国际通道、口岸、保税区联动作为综保区产业发展特色,实现与市内其他综保区的差异化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
●建设西部地区最大进出口整车全产业链基地。将充分发挥全市唯一整车进口口岸、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平台功能,重点发展汽车改装、检测维修、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整车全产业链,服务推动“渝车出海”,助力全市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
●建设“全球直采、保税加工、智慧仓储”一体化冷链产业基地。目前园区已有冷链上下游企业40余家,已建成投用的冻库体量接近20万平方米,铁路口岸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于去年9月正式投运,发展冷链产业的基础好、潜力大。也将充分发挥园区作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作用,以东盟智慧冷链产业园、公共医药恒温仓储中心、冷链物流装备共享平台等为基础,推动肉类、水产品等冷链商品实现原产地直采、食品加工、终端销售等运贸一体化,形成百亿级冷链产业集群。
●建设全国重要、西南领先的临铁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将联动周边的制造企业、科研资源,发展铁路轨道装备、多式联运装备、医疗器械等临铁高端装备产业,打造临铁高端装备制造中心,服务全市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重庆德盛物流
陈海回答记者提问 邹乐 摄
陈海表示,今年一季度,重庆已建成的6个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亿元,占全市外贸比重,是重庆外贸的“压舱石”和“主阵地”。随着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的获批设立,建成后重庆将成为中西部地区开放平台最多的省市之一,实现“铁公水空”开放通道、物流枢纽综合保税区全覆盖,这将进一步助力重庆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下一步,重庆海关将围绕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这一新的战略定位要求,坚持用创新的思维、科技的手段提升监管服务水平,支持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加强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指导。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目标,推动“智慧综保区”建设与“数字重庆”建设有机融合,打造“无感通关、自动监管”的智慧之区,为“早建成、早验收、早封关、早见效”提供支持,为高效便捷运作夯实基础。同时,做好建设过渡期衔接工作,支持已入区企业提前享受进口基建物资和设备免税政策,保障业务持续平稳运行。
●支持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叠加整车进口口岸、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国际邮件互换局等功能优势,为打造进出口整车全产业链基地、大宗商品及进口肉类分拨配送中心、医药物流分拨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充分释放改革创新红利打造政策高地。依托智慧海关建设,借助智慧化、智能化监管手段,优化监管模式,让企业更充分享受“四自一简”“按状态分类监管”“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等优惠政策,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进出区‘四化’监管新模式”等便利化监管措施,给予企业最大程度的通关便利。除此之外,针对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毗邻口岸的特点量身打造“区港一体化”等监管模式,将综合保税区政策功能与口岸物流功能深入结合,助力打造优势集聚、物流集约、创新集成的“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支持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根据自身特点改革创新,打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政策“组合拳”,持续放大“通道+口岸+综保区”“物流+经贸+产业”叠加效应,为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持续注入新动能。
重庆德盛物流
楚斌回答记者提问 邹乐 摄
楚斌表示,我市现有6个已正式封关运行的综保区。近年来,各综合保税区立足自身区位和产业优势,已逐步形成以加工制造为主,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吸引了上千家配套厂商落户重庆及周边,带动电子终端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获批后,为优化全市开放平台布局、服务区域开放经济发展、助力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注入了新的强劲动能。
下一步,市商务委将协同重庆海关等部门,和沙坪坝区委、区政府一道,共同推动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推动形成特色产业集聚。支持沙坪坝区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布局整车、临铁装备制造、冷链等主导产业,吸引符合本地产业特色的加工贸易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向综合保税区集中,延伸产业链。建立联动招商机制,积极引导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保税物流等优质企业入驻,着力建设全国重要、西南领先的临铁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服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培育发展贸易新业态。围绕综合保税区“五大中心”建设,依托中欧班列汇聚欧盟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要素,导入高校、实验室等科研资源,大力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保税研发、保税物流、保税融资租赁等“保税+”业态,为综合保税区发展增添新动能、培育新优势。
●支持引导联动创新发展。推动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与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自贸区联动创新等先行先试区域政策统筹融合。鼓励综合保税区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等其他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方面互相补充支撑,实现融合发展。
重庆造新能源汽车在整车口岸整装待发准备发往世界各地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