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重点物流园区
各市、县(市、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建设现状,围绕机电建材、服装鞋帽、农用机械、家具家电等建设专业市场。全区建设项目61个,占地面积963.8亩,项目预计总投资8.6亿元,其中自筹5.8亿元。预计项目建成后交易额达34亿元,年上缴税费9559万元,安置就业7070人。
项目分布:区直(1个)、柳州(1个)、梧州(2个)、北海(2个)、防城港(2个)、钦州(6个)、贵港(21个)、玉林(1个)、百色(13个)、河池(5个)、来宾(6个)、崇左(1个)。
广西重点物流园区
建成产能100万吨以上的“桂农牌”复合肥生产基地,总部设在南宁,每个市可按区域规划,与广西富满地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商议,建设“桂农牌”复合肥生产加工基地(分厂)和测土配方为农服务中心。列入“桂农牌”复合肥发展战略规划,形成系统内合作开发的“桂农牌”复合肥加工产业集群。全区建设项目11个,占地面积317亩,经营仓储面积58500 平方米,项目预计总投资3.5亿元,其中自筹2.7亿元。
广西重点物流园区
加快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园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市场、再生资源回收站的建设。重点加强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旧货交易等业务,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全区建设项目86个,占地面积4744.5亩,仓储面积671630平方米,项目预计总投资30.8亿元,其中自筹19.9亿元。预计项目建成后交易额达66.4亿元,年上缴税费18688万元,安置就业18301人。
项目分布:区直(1个)、南宁(11个)、柳州(5个)、桂林(8个)、梧州(4个)、北海(3个)、防城港(2个)、钦州(4个)、贵港(11个)、玉林(10个)、百色(7个)、贺州(3个)、河池(6个)、来宾(5个)、崇左(3个)。
广西重点物流园区
实行联合合作,是供销合作社更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实行开发办社,以资本为纽带,招商引资,联合开发办项目是解决项目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当前,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进联合合作,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已经成为供销社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各级供销社要树立“联合才能做大,互利才能共赢”的发展意识,全面推进系统内外的“三个合作”:一是推进社内合作,通过收购重组、参股控股、组建集团,打造有影响力、控制力的企业集团。依靠现有大的企业牵头组织合作,策划烟花爆竹集团,农资集团以及加快复合肥生产线在全区范围内的布点。在合作中,上级供销社要给下级供销社让利,大的企业要给小的企业让利,发达地区企业要给欠发达地区企业让利,各市县供销社要根据这些原则,加快社内企业合作;二是全力推动社外合作,充分利用供销社的土地资产、网络资源以及组织优势、项目优势、形象优势,认真策划与社外商家合作,推动强强联合,实现互惠共赢;三是全力推进村屯农家店的联合合作。已建有配送中心的县级供销社,要与乡镇配送中心或超市加强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将经营触角延伸至村屯一级,要在大的行政村、中心村设有直营店,大的村屯要设有加盟店,尽早实现全区系统“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战略目标。
广西重点物流园区
每个市、县(市、区)建设农资配送中心1个以上,年均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仓储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 70%以上的乡镇建有直营店, 100%的行政村建有加盟店,市场占有率80%以上。全区建设项目165 个,占地面积达6021亩,经营仓储面积888464 平方米,项目预计总投资22.8亿元,其中自筹16.4亿元。预计项目建成后交易额达43亿元,商品配送率80 %,年上缴税费1.1亿元,安置就业22415人。
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将地区性农资物流园区、农资配送中心、化肥储备仓库融为一体。
项目分布:南宁(14个)、柳州(17个)、桂林(20个)、梧州(6个)、北海(4个)、防城港(6个)、钦州(13个)、贵港(24个)、玉林(11个)、百色(14个)、贺州(4个)、河池(13个)、来宾(15个)、崇左(9个)。
广西重点物流园区
目前全区供销社系统项目建设规划整体框架已经基本定型,供销社推进项目建设的目标思路已经基本明确,今后全区供销社系统的重点工作,就是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规划,要根据形势变化和实际情况,不断充实补充完善规划内容以及项目论证等具体工作细节。各级供销社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当前推进供销社各项工作的突破口,作为首要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总社和区联社的工作部署,将项目建设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进行分解、细化,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纳入对下级社的考核体系,对项目跟踪问效。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项目分级负责制,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督查和考核制度,要对项目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展经常性的督查,并进行全程跟踪监测,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意见,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