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物流技术装备领域要有自己的院士,发出自己的声音。针对当前国内学术界对物流技术不够了解与重视的现状,王勇分享了他不久前参加今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时的感想:一个行业要想发展,在最高学术层要有自己专业人士发出正确的声音。他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纷纷期待物流行业早日有自己的院士,物流技术发展得到更多关注。
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
代表们认为,建立良好的物流装备行业生态,是解决目前内卷严重的一剂良方。但如何维护这个生态的健康,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新松机器人副总裁兼智能物流BG总裁姜碧霄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头部企业、集成商应当有责任和担当,成为建设、维护行业健康生态的表率
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在的市场竞争主要是同质化导致的,面对内卷严重、利润下滑等问题,多位代表开出了“创新”的药方,认为企业唯有创新才有希望。创新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产品创新、流程创新、模式创新等,通过创新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代表们还就如何创新提出了看法。探索自己的独特赛道,做差异化,成为很多代表的共识。如,米亚斯王建忠、沈飞总工程师王中军分别提到企业在重载堆垛机、长大件物料自动仓储系统的研发情况,在细分行业获得了优势。
农村电商物流国内外研究现状
很多企业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风险。因为如果项目做坏了,企业的损失会很大;如果资金链断了,将会危及企业生存。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情况下,控制风险将是今后几年企业关注的重点,相对于增长速度,持续盈利更重要。另外,出海发展也需要控制风险。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最大的竞争优势是生产制造成本压低,但低也是有限的,硬件设备比发达国家便宜30%~40%,加上关税、运费、国外的人工费等因素,所以出海一定要注意控制风险,否则将会比在国内市场还难。
物流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
重视售后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是代表们给应对当前局势开出的第三个药方。昆船智能总经理助理雷敏、天和双力总裁胡淳等都表示,增量市场上升乏力,企业必须经营好存量市场,售后服务蕴藏着巨大的机会。根据欧美企业的经验,当存量市场达到一定规模后,售后服务将成为企业的重要利润源泉。据悉,欧洲的一些系统集成商,售后服务的收入在整个销售额中占比达到40%以上,在利润中占比高达60%以上。
国内外物流现状
今年的市场,可以用一个“卷”字描述,价格战愈演愈烈。但令人意外的是,尽管外部环境风云变幻,市场竞争白热化,行业内卷严重,但大多数与会人员反映企业总体发展稳定,这与整个行业大环境的基调有显著差异。
当然,在订单平稳的表象下,利润大幅度下滑却是一个普遍现象。同时,大家对2024年则表现出更多的担忧,认为甚至到2025年都将是更加艰难的时期。伍强智能董事长尹军琪则认为,物流业作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行业,长期前景看好,现在的困难应该是暂时的,企业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冬天熬过去了就是春天。尽管如此,眼前现实的困境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整个会议期间,围绕企业如何“熬”过冬天,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包括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创新发展、做好交付、保证现金流、进军海外市场。
国内外物流现状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物流装备行业,一些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会上,科捷副总经理薛力源、音飞事业部总经理单光亚等,都提到企业开展数字化的体会。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市场竞争格局还会变化,企业应着力于练好内功,做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而数字化技术将赋能企业发展,并助力企业更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因此,数字化升级应该是今后行业发展的方向。
国内外物流现状
令人惊喜的是,许多企业家提出做好“供应链”企业的概念。一方面,从业务开拓视角,关注供应链条长的行业,服务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如今天国际副总裁曾巍巍指出,整体供应链业务是未来可以思考的方向,企业不只是为用户提供单个立体库或者物流设备,而是提供体系化服务,汽车、民生相关行业都会对物流有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物流设备生产企业应当成为系统集成商供应链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的供应商,要站在产业链价值共创的视角,去满足用户需求,去开拓市场,服务市场,向外生长。也有代表提出了通过贯彻供应链思维,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的实践经验。
国内外物流现状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发展模式从过去的单纯规模驱动慢慢进入高质量发展驱动的时代。物流装备企业的发展也从机会驱动转变为能力驱动,不能盲目追求规模,应脚踏实地做业务。一些企业在会上明确发出“高质量、向未来”的声音。如德马科技集团副总裁吴中华谈到,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多个方面,如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交付高质量的物流系统、选择高质量的客户等。英特诺集团执行副总裁、亚洲区总裁夏本春则明确提出,一个成熟的企业不应当追求过高的发展速度,可持续、稳定、健康,是决定企业能否行稳致远的关键。
国内外物流现状
海外市场,是近年来很多物流装备企业的发力点,也是会上大家关注的重点话题。但是对于目前的“出海热”,有的企业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一方面,海外市场体量并不如想象的大。以2019年为例,欧洲市场堆垛机总需求量不足1000台套。其实物流装备本身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海外市场空间也有限,并且中国企业还要面对全球供应商的竞争。另一方面,开拓海外市场并不简单,机遇与挑战并存,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出海。常年活跃在海外市场的企业代表提醒大家,要重视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差异,特别要重视国外的法律法规的差异,国外的安装人工费通常是国内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还有一些不可预见的费用,这是要引起大家特别重视的。
上虹货架总经理章春华指出,在海外市场,价格因素对成交的作用不是最大的,更重要的是技术能力、交付能力、服务能力。江锐集团销售总监王慧也分享了企业的海外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也有企业倡议,行业企业应抱团出海,在国际市场上维持好的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