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冷链物流物流

个人学习 47 0

2015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分析

从消费需求来看,国内的消费者对速冻食品、乳制品、冷饮的需求正在呈现快速增长。其中,速冻食品德销售额已经连续多年在全国连锁超市的所售食品日用品中排名前列,乳制品消费的年平均增长率已达15%~25%之间,并居世界首位,而冷饮市场的需费需求总量也达到了 260万吨,人均消费量2公斤/年。据了解,近年来,中国食品行业的冷链物流的年需求量就达到了1亿吨左右,而年增长率也保持在8%以上。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冷藏、冷冻食品的消费需求,我国的冷库建设发展非常迅速,其中以长三角、江浙、湖北、山东、河南等主要水果、蔬菜生产区的发展速度最具代表性。

而根据专家的预测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趋势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消费者消费品质的日益提高,未来10年内,我国的冷藏车年均增长将达到28%以上,冷藏库年均增长 30%以上。截至2013年底,我国从事食品生产、运输、销售的企业已达300多万家,其中,规模以上的肉类食品企业、速冻食品企业、冷饮企业、乳品企业的总数已达1万家。此外,药品流通企业目前也已达13万家,花卉流通企业近6万家。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食品、农产品业开始关注冷链物流,而更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都开始转战冷链物流领域。来自:中国报告大厅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趋势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等在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防止污染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应用于农产品、食品、药品等领域。

我国的冷链物流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但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但超过20%的产品由于冷冻(藏)不到位,在运输过程中被浪费,损耗量居世界首位,导致食品物流成本约占到食品总成本的70%,远远高于国际标准,成为目前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这也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国内市场的冷链基础设施投入正在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冷链物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了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4%。2014年6月11日_讨论发展冷链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时,也要求到2015年建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基地。

中物联冷链委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潜在冷链物流总额达到万亿元,冷链需求规模达到10488万吨,冷链物流市场总体增长率达到18%左右。2014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3320万吨,折合8300万立方米,与上年2411万吨相比增长。冷藏车总量预计达到万辆,与上年7万辆相比增长。2014年1—10月份全国冷链基础设施投资超过583亿元。此外,根据中物联冷链委2014年冷链物流百强评选结果统计,前100名冷链物流企业2014年总营业额达到110亿元,约占全国冷链物流市场份额的10%。

从这一系列数字可以看出,虽然受到全国经济形势和大物流环境的影响,冷链物流行业存在服务价格偏低、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利润下降等问题,但总体而言,我国冷链物流还是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

这与投资的增加与市场需求的增长有关。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相当于欧美和日本当时冷链的黄金发展期。“现在正是一个极速发展的‘机会点’,预计未来几年会出现一个爆发性的增长。”专家表示。[NextPage]

冷链物流“热气腾腾”

从目前来看,国内跨市跨省的冷链物流体系还未成熟,冷链物流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冷链设施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产地冷库建设相对滞后,且部分地区出现同质化低价竞争。具体表现在现代化、专业化冷库数量总体偏少,冷藏库、低温加工配送中心等建设投入相对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突出,相当一部分冷库利用率不高。

目前,国内冷链物流所使用的冷库大多还是国有冷藏库,大部分使用期已经超过15年,工程设计标准低、工艺流程不合理,自动化程度也低,有的甚至还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另一方面公路冷藏及保温车数量不足,占货运汽车保有量的比例仅为。由于购买冷藏车成本高,目前很多生鲜食品递送商还会用一般的面包车进行运输,有的最多盖上一层棉被,即使有冷藏设备的,也可能受成本控制的驱动,在中途将温控关闭。

在软件方面,解决冷链难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生鲜物流供应链。具体来说,运输生鲜食品不同于普通食品,想要实现有效地运作生鲜物流,达到最佳保存食品的目的,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生鲜物流供应链。

然而,我国食品链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既不能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又不能保证精良的运输装备和专业的物流管理机制,因此,就会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在途质量,以及精准性和时效性,同时,食品链的成本和损耗也相对较高。

拥有远程货机优势的东方航空,最近几年也在试水“产地直达”,将国外的车厘子、海鲜等快速运到国内,而在国内分发时,就遇到了难题。“夏天气温高、湿度大,车厘子运到国内后如果不尽快分发,很容易坏掉变质,一开始,我们都很难找到合格的本地配送商。”东航“产地直达”一位管理层透露,因为大部分快递企业并没有冷藏车,最终,公司还是选择了日本的专业冷链配送商黑猫宅急便(Yamato),“虽然运送价格贵不少,但质量有保证。”

此外,有物流业内人士指出,缺乏行业标准、市场规范也是阻碍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原因。“现在冷链物流行业的现状是上百家企业分散在各地并且规模不大,如果跨区域运输还可能层层外包,拼车拉货,再加上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比如蔬菜到底应该怎么运,水果怎么运,如何监管和惩罚,因此根本无法保证服务质量。”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我们在彭州的蔬果集散中心曾尝试过第三方冷链物流,但由于冷链物流行业缺乏标准,容易产生纠纷,且大多农产品没有质量标准,采购方一般要到现场看货议价,难以适应第三方物流。”雨润集团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李少明认为,除了行业规范,发展冷链物流的基础是推进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并通过预冷、包装等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NextPage]

2014年冷链物流物流

2014年,随着我国冷链政策环境和市场前景的利好,以及互联网崛起和金融创新,将会有更多搅局者和传统物流进入冷链领域,一方面将会为冷链行业注入新的血液和基因,另一方面对于传统冷链格局将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目前,除了阿里、京东、一号店这些互联网大鳄已经将触角延伸到冷链行业之外,在传统物流领域像顺丰已经依托“顺丰冷运+顺丰优选+顺丰嘿客”完成冷链一体化的初步设想,在航空领域像海航、东航已经通过不同方式打造航空冷链物流体系,在金融、融资租赁领域像平安、民生、狮桥也都凭借各自优势提供不同的冷链金融解决方案,而在物流地产领域像普洛斯、复星、宇培、平安不动产等也各自开始冷链物流网络的布局。

2014年冷链物流物流

01.专业冷仓:万 m²

目前已开通运营31个食品仓,仓库总面积约万㎡,先进的自动化制冷降温设备,进口计算机温度监控系统,标准专业的操作管理,7*24*365全天服务。

02.冷运干线:144 条

目前已开通运营食品干线144条,覆盖153个城市,929个区县,共4012条流向,贯通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华西等重点核心城市。

03.专业冷藏车:13000+辆

自有食品冷藏车256辆,万余辆外包储备冷藏车,皆配备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及自主研发的TCEMS全程可视化监控平台。

04.包装技术:200套

成立研发并提供专业的包装解决方案的公司,定制化包装解决方案200+套;已申请国家专利450+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2个。

(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6月底)

2014年冷链物流物流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改革开放攻坚期“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但2014年我国冷链需求规模达到亿吨,冷链物流市场整体增长率达到18%,尤其是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冷链电商时代,冷链物流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生鲜电商2014年市场规模达260亿,2015年预计达到520亿,增长势头十分迅猛。生鲜电商的发展关键在于产品的冷链物流能力,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综合性差异化服务体验将是生鲜电子商务模块的竞争核心,而目前的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还未形成产品化,因此,可以预见2015年冷链零担和宅配服务市场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2014年冷链物流物流

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回落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万亿元,增长,回落个百分点;上半年万亿元,增长,回落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万亿元,增长,回落个百分点;全年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

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万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回落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万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回落个百分点;再生资源物流总额8455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回落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万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3696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