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物流太烂(在宜家买大件怎么运回来)

个人学习 28 0

宜家物流太烂

A:也有。

先跟大家说下宜家的仓库。宜家有两类产品:大件家具和小件家居用品。

大件家具一般有两个仓库:

顾客自提区(下文简称A类):大多数的中小型家具,就是结账之前在仓库里要顾客自取的那些;

商场提货处(下文简称B类):样板间产品标签上注明需要咨询销售人员的产品,需要各部门销售柜台打印订单,在收银台出示订单结账,然后拿着订单去提货处提货。主要包括PAX衣柜系列、床垫、大衣柜、餐桌等又大又重的产品,或者贝达系列这种比较复杂的产品(放在自提区怕顾客弄乱);

小件家居用品(C类)也在两个位置:

绝大多数是在商场二楼的家居用品区,需要注意的是窗帘杆和配件、搁板和托架、挂衣杆也在这个区域。

但是也有小部分产品,是在三楼样板间里,主要是厨房部的产品,包括把手、厨房挂杆及配件等等。

宜家物流太烂

前面第3点我提到其实我原本想用两个米多底柜来达成效果,但后来我发现两个底柜太贵了。

你看,30宽的底柜要150。

再加个40宽的底柜要150。

我蚌埠住了...两个小底柜就要价300块。

那我整成一个60的底柜只要180不香嘛?一下子就省掉120块啊...

这还没提将来单独配支腿和柜门的额外费用,于是向预算低头,计划暂时变成了这样。

然后万事俱备,开始安装洗手池,先把米多的底柜装起来。

装的过程很简单,宜家的说明书挺通俗易懂,基本是一点就通,如果你之前看过师傅装的话,那就更容易了。

装好底柜后拖到原本洗手池的位置,这时需要在墙上的冷水管以及下水管的位置开孔,这题我会,万用宝跟mark笔就行。

咔咔咔,第一个孔开好了。

然后再咔咔咔咔咔咔,第二个孔也开好了(记得提前在下水管塞个东西保护好防止脏东西掉进去堵住下水管哈 )。

然后上吸尘器稍微吸一吸。

再用水平仪大概看看水平度,装台盆时的硬性要求。

然后按照装台盆的要求,使用冲击钻。

在墙上打两个距离18cm的孔,

接着装上99买的宜家泰肯台盆,下图是摆拍,其实后边台盆往左移动了一些距离。

因为将台盆使用螺丝固定在墙上的空间比较逼仄,所以掏粗了我的神器:wera的小棘轮扳手,真tmd好用...

往往这个时候你才能体会到一个好工具会多么地省力和省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宜家物流太烂

A:这就要说到商场提供的一个服务——代提货。

ABC三种产品里面,C类产品是必须顾客自提的(零散、部分易碎)。

A和B两种,是可以让商场来办理代提货的。

也就是说,比较沉的家具,不用我们自己去货架上找货、搬货、推着去结账了。

目前绝大多数的宜家商场都是60元/票,不管提货多少,费用不多收也不少收。

如果大家购买的东西里面,有很多大件家具AB类产品,选择代提货服务,相比起自己搬来搬去的话,确实要省心省力省事,而且花钱并不多。

不过要强调一下,代提货服务是和商场送货/托运服务绑定的,只有选择宜家送货才可以让他们代提货。

宜家物流太烂

A:宜家的送货服务分为市内和外地两种情况。

市内送货服务都比较值,因为宜家的订单量很大,能把平均成本降下来,送货单价收的就低,对顾客就比较合适。尤其是对于没电梯的老房子,6楼及以下上楼都不收费,这真是相当厉害。市内范围都建议选择宜家送货。

济南宜家的送货标准

至于外地发货,宜家并不便宜。先不说最便宜的专线物流,单和德邦比较,都算是有点贵了。这里说明一下,不同的宜家商场的第三方服务商不同,而且运费单价也不同。大家可以在官网上相应商场的页面查到各自的运费标准。

一般情况下,按照货值来计算的话,运费占货值的6%-12%之间,大多数在10%上下。主要差异是在产品的价位高低,买一个10000的沙发和买10000的10个衣柜,运费肯定不一样。

但宜家的物流也有好处,一是省心省事,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代提货服务以外,选择宜家送货如果出现破损,他们是免费换货的。而且报价里都是送货上门的价格,不会像很多物流,只到楼下不送货入户,或者说送货入户要再加钱。其实这些隐形的服务都加在运费里了,所以运费看起来比较贵。

济南宜家外埠送货收费标准

那到底有没有必要选择自己找物流来发货,就看大家是想省心,还是想省钱了。

打个比方,我们买20000的东西,宜家发货运费2000。出去找德邦发货,可能在1500左右。

省下500块钱可能会麻烦的几个点在于:

1、不能使用代提货服务,需要把所有的货都自提出来,推到商场楼下,交付德邦(给德邦站点打电话,他们会派车到商场来接货,免费)。在商场购买,找销售员工下单、拆分订单的服务,宜家还是提供的。不过他会拆分成三种订单,A类产品明细告诉你货在自提区的位置需要自己提货,B类销售订单是结完账到外面提货处提货,C类小件还是自己去挑,相同。

2、德邦并不能像宜家一样,知道产品明细就能接着出来重量体积这一类的数据,他们需要运回去称重测量+核算上楼费+保费,完事再报价,所以发货的当时并不能确切的知道总运费,只是一个相对准确的范围。这个数字是通过宜家销售订单上的重量体积,加上德邦的运费单价来推算的(可以在销售下单时,先通过宜家员工核对下总的重量体积)。

3、如果出现运输破损,宜家是不负责的,需要顾客自己和德邦协调赔偿问题。题外话,我确实遇上过个别德邦站点不负责,家具破损率不低。但一般只要做了保价,德邦认赔,但哪怕就是拿到赔偿,折腾来折腾去也麻烦,尤其是系列类产品,万一衣柜框架摔坏了,就意味着所有的衣柜配件都不能安装,需要等到完好的衣柜框架送到才行。所以,每次走德邦我都会反复强调是家具,一定注明易损,轻拿轻放。

宜家物流太烂

当我第一次听说云鲸J1有升级版,当时正好很多其它品牌推出他们的第一代扫拖一体机,J2的升级在当时的我来看,说实话并不算太让我满意。

但当我收到云鲸J2并自行安装好自动上下水系统后,再愉快地用上并且解决了我两个痛点后…(痛点在下文有说)

云鲸的产品升级逻辑,甚至包括包装和物流,我都稍微想了一下,我觉得似乎云鲸在这么些年的迭代中、这么多真实用户的反馈中,已经将“扫拖一体机”这个概念属实是玩明白了。

下文我慢慢说~

拿到机器第一件事,我实验了第一件事。

答案是:可以正常工作,但如果你后续装好了app想要更精确的控制,你可能需要重新建一次图。

我们都知道云鲸J1基站只有2个按钮,而云鲸J2升级到了4个按钮。

看个近景

这4个按钮可以让你在不联网的情况下,更自如地操作机器人,动图说明(设置+切换操作)。

切换+确定操作

(这段是在基站设置关闭清洁液自动添加功能)

这个意味着什么呢?

在极端的情况下,比如你带着这台机器回老家,老家没有网络,那么这个机器能不能工作呢?答案是可以,只是你没法做到精细化管理区域并单独清洁。

这样就引入第二个问题:

答案是非常方便,云鲸还专门列了个问答来回答这个问题。

然后来个动图。

云鲸J2还有一个值得一说的升级是将原本J1的风干,升级成了烘干。

烘干其实很难说明,但是在云鲸J2拖完地后,基站会给机器人进行一次烘干,这个时间略长,单位约为小时起。

效果确实好...这个不是扯淡,我曾经在烘干过程中将机器人反过来用手感受了一下,很温暖。

为了展示烘干的效果我还放了一张面纸上去,表示拖地模块当时确实很干燥。

而我同时想通了脑袋想用实验说明一下这个45度的温度是不是靠谱,我掏粗了我儿子的温度计,拼了命想塞进去测一下,无奈只能测到这个地方。

后来我灵机一动,直接将洪干中的机器人掏出来,然后量测,终于测到了烘干时度的温度,请注意,现在是冬季,这个45度标定的温度体感上确实是很温暖的。

说真的,烘干真的很美好很暖,以至于我在想:如果有钱的话(咳咳 ),我要买台热泵烘干机烘衣服。

云鲸J1添加清洁剂是用手动的,你需要在清水箱里加5瓶盖,在你每次加清水的时候。

而云鲸J2直接升级成了自动添加,结合下一章我要讲的自动上下水系统,其实还是挺爽的。

你只要拿出这瓶清洁液(味道很清新好闻,是柠檬+罗勒味)。

然后撕开瓶口的封口贴。

再倒转插在清洁液加注口就好。

你也可以在基站或者app上手动关闭清洁液自动添加,以便节约清洁剂,一句话:你拥有足够的自主权。

首先说在前面,云鲸J2的智能换水系统,是有专业安装师傅免费上门勘探、安装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你可以使用这个免费服务,不用像我这样苦逼自己设计洗手池并顺便集成云鲸J2的自动上下水系统。

当你看到云鲸J2的自动上下水系统的设计的时候,你或许能够明白什么叫“正规军”,跟X宝热卖的第三方配件比起来。

云鲸J2的这个自动上下水简直是降维打击,不仅水箱设计简约,安装也是非常制式及简单。

可以看到水箱底部有pogo pin用于和基站通讯。

然后按照下图拆掉保护贴,盖板,胶盖等,预备装上水箱和减压泵。

然后将水箱装上。

接好背后的清水管和污水管,使用下图的这个工具。

装好以后,基站部分就算装好了,你需要这个配件(方的)。

这个方的配件是用于连接到洗手池的,粗的是污水管,细的是清水管。

搭上云鲸配送的安装套件。

最终大概是这样(下图是展示了云鲸的自动上下水系统的所有套件的样子)。

方块卡到云鲸背后+减压泵供电口插到云鲸基站的接口上+接上电源就好。

聪明如你,一定会问,上水和下水是如何接的呢?

上水部分,云鲸随机器送了个三通,那个三通有个接细的清水管的接口。

然后这个接口接减压泵的入口。

下水部分那根白色的粗管子,不讲究的(比如说我 ),直接插入下水管就好了。

如果你稍微讲究点,就用这个。

为了让这个设计更和谐,我还在宜家买了开孔器。

在洗手池的侧面开了个孔。

同时用上了云鲸送的装饰管盖以及装饰管,最终成品大概这样。

所以说到这:云鲸J2的自动上下水自行安装,你学会了没?不会也没关系,可以问我,另外云鲸本身提供勘探和上门安装支持,都是免费的。

宜家物流太烂

有了一个台盆,接下来就是让洗手池的构思成为现实。

我原先的计划是这样的,灵魂画手出手,计划是以40和30宽的米多底柜拼成一个70宽的柜子,其中40的米多底柜嵌入云鲸J2扫拖一体机。

洗手池其实也就算是浴室柜吧,我一直对宜家的古德莫浴室柜很长草。

但是经过我的思考,我发觉古德莫可能跟我没有缘。

因为我设想的洗手池肯定是要带小厨宝,小厨宝的厚度天然就跟抽屉不搭,所以最终只能选择有空间放小厨宝或者用门的浴室柜,比如类似这样(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图了就用这个意思意思)。

之前研究过宜家的米多橱柜,我当时早就发现了,米多的底柜很便宜,因为只是一个洗手池,因此也可以自行安装,比起整体厨房来说,这个自行安装的难度要小很多的 。

然后我就想到了用一个宜家米多的底柜,之前已经说了想用两个小底柜,但其实后来因成本原因合二为一个小底柜:大约是这样60宽*37深*80高。(这点在下文也有提到)

然后再搭配4个米多支腿:

一起200块,加上99的台盆,一起只要299(此为点题),是不是很省...其实中间隔了不少时间,而作为一个奶爸,时间是真的不够用啊...(逃

然后又去宜家提货+拉回家(米多底柜+支腿)。

宜家物流太烂

我家这个老房子原本的洗手池位置,前房主留的是一个老式的柱盆,之前这个区域基本上是废弃的。

前方高能:

然后我就拆拆拆。

一番操作猛如虎,下图可以看到我之前曾经给这里的锌合金角阀换成了潜水艇的角阀,潜水艇的角阀,YYDS啊。

之前换的时候老的锌合金角阀还断在墙里了,最后居然用包邮的水电扳手侧面拆出来了,如果你知道角阀断在墙里是多么地难搞,那么你嘴都要笑歪。

最终的最终,拆成了这样。

这时候老婆觉得得帮忙一下,自告奋勇来参与了清洁工作。

最终清洁的效果大概是这样,还可以吧,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老婆还是厉害,请收下我的膝盖

宜家物流太烂

话说有一天,我去宜家闲逛,毕竟家就在附近,我去玩玩也是很合情合理的一件事。

结果啊,我看到有个洗手池搞特价,现在只要99!

当时我就上宜家官网看了下场景搭配图,觉得还行,就这个台盆稍微搭配一下,要价690块,未来可期(逃

还有更贵的,加几个木架子,要1188块,就这?

顿时我那个计上心来。

正好...那个啥,家里洗手池位置早就想翻新改造了,那么我就不客气了,虽然我穷,但是99我还是有的 。

宜家物流太烂

以前我觉得自动上下水算啥?但自从我自己装好了云鲸J2的自动上下水,我真的…舒服了 。

舒服在哪里呢?

一般没有自动上下水的拖地机器人,基本拖几个来回,你就得给机器加清水+搭配清洁液+倒污水了,其中污水你不倒的话,还会发出沁人心扉的臭味。

但自动上下水装好之后,你就几乎就获得了“无限”的拖地技能。

我在家的时候有两块地方常常要拖,一个是我泡脚的地方,一个是小儿子放小便盆的地方,地面会容易湿和脏。(此为呼应上文两个痛点)

(看下图的1和2独立分割的小房间)

作为一个讨厌洗拖把,也讨厌换水倒水的宅男,这个设定真心是很赞了。

这个其实我之前或多或少在我的文章或者回答里提到过,一代一代耐心迭代的产品,其内在的力量是最可怕的。

就像苹果表1代,体验不怎么好,但是到第7代的时候,甚至第3代第4代时有很多人就觉得真香了。

云鲸这家公司,有点特别,他所有的力量,几乎都在攻坚扫拖一体机。

第一个产品J1开发用了三年,第二个产品J2,升级不激进,但每个升级却都能算恰到好处。

这属实是算玩明白了 。

再加一条:现在云鲸已经是全系两年硬件保。

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说,第二代相对第一代获得火箭般的硬件堆叠,是不是一件好事?

当你使用硬件的经验足够多,你会发现: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并不算是好事,这就像买车,比如当年新福克斯的干式双离合,坑了多少人?

所以匆匆上马的第一代产品,如果你想买,我劝你三思,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小白鼠。

比如我再讲一个细节:云鲸的包装,经过一代的打磨以后,二代的包装获得了一个新的技能:拆箱的时候更方便,包装工程师设计了一个腰封拉手。

然后也考虑了快递小哥以及你的搬运方便,整机外包装箱有两个很方便稳当的可折叠拉手。

我填的收货地址没有门牌号,德邦派送的小哥送货前直接打电话问到门牌号给我扛上门,可以说是很贴心了,试问别的快递公司有谁能够主动做到?

如果是别的快递或物流,非常有可能会给你直接扔快递点让你自己去扛。

这个设定是一个容易被不少人误解的设定,云评玩家或者初级产品经理容易被带到沟里去,可能会认为:扫拖模块合体才是牛掰的设计。

其实当你真正看过同样的机器在扫地和拖地模块下的不同表现之后,你可能不会坚持要将扫地模块和拖地模块合二为一了。

或者这么说,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让一台机器人同时拖着扫地模块和拖地模块,可能并不是扫拖机器人的最优解。

首先,当机器人带着拖地模块的时候,越障能力是打了折扣的,另外当拖地和扫地模块同体的时候,比如说此刻机器需要扫地,那么你怎么处理拖地模块?

用电动结构将拖地模块升高吗?那成本增加,重量增加,吃力不讨好。

这种场景下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你扫地时层土飞扬,你的机器人却驮着两块湿拖布,是不是画面太美?

这个设计甚至让我想起已经退役的AV-8B垂直起降攻击机,垂直起降很美,但是缺点却很多,航程近,载弹量小,容易摔机等,这是基本的物理定律。

所以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扫拖同体的机器人,并不能算是好的设计。

其实这个问题在我云鲸J1的文章里有提到过:扫地模块的真实成本要比拖地模块小得多,详情可参考我在那篇文章里的成本“伪分析”。

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我写的J1的文章。

此章节不再赘述。

宜家物流太烂

A:总的来说,如果大家要买的东西不多,还是建议尽量DIY——自提、自运、自装。

其实提货和运输就不多说了,说下安装。家具安装真的不难,尤其是宜家的家具。

宜家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安装图纸,只要参照图纸来,绝大多数家具的安装难度,跟咱们小学劳工课的难度差不多,无非就是家具的尺寸更大一点。而且宜家的家具设计非常合理,安装模块、方式和流程也进行了优化,大多数步骤(7成左右)都能使用电动工具,真正的体力活少之又少。

使用电动工具的前提下,宜家的家具安装难度大概如下:

最难:抽屉类及推拉类产品,结构复杂、零件多。例如号称最难的汉尼斯坐卧两用床,床体抽拉+床板+三个大抽屉。

中等:柜类。宜家的柜子类产品基本都是柜体+内部结构+门板,看起来复杂,但实际装起来还好。

简单:沙发。沙发看起来很唬人,其实安装非常简单,大都是几个大螺丝拧好固定就行。就是部件比较大,需要两个人搭配。

强烈建议大家买一套电动工具,尤其是手电钻。12V-16V的锂电池手电钻,一般价位150-250,除了可以上螺丝卸螺丝,也可以在木制品、塑料制品上开孔(搭配钻头或者开孔器),是家里各种DIY最常用到的工具。

如果想更进一步的话,就建议再买一套电锤,可以在各种材料上打孔,方便安装上墙类产品。电锤和手电钻合作,差不多能胜任7成以上的家居改造任务。

宜家物流太烂

A:一点都不麻烦,因为宜家有一个很神奇的操作——导入购物清单。

这里的购物清单就是说的大家在宜家官网上建立的个人购物清单。

大家可以去宜家销售柜台,报出自己的宜家账号用户名,宜家销售部员工就可以在他们的销售系统里导入你账号下的购物订单。而且,他们会对订单产品进行整理和分类,支持ABC三种不同类别的产品都分到不同的明细清单,打印出来方便顾客核对购买。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要买的东西很多,尤其是大家具类,而且我们本来就希望选择宜家来送货/托运,那购买有一个非常简单、省劲省事省心省时间的购买流程:

1、到商场找到任意一个销售柜台,告知宜家员工要下单,而且已经建好了购物清单,并且选择代提货+送货/托运服务。这里最好找购买产品相关的部门,有他负责的产品态度会好一些、认真一些。例如清单里有衣柜就去卧室储物部,有沙发就去沙发部,有电视柜就去客厅储物部。

2、销售员工导入购物清单后,第一步会先确认库存。然后是拆分订单,把AB留下,把C类产品单独分成一个订单。整理完成后会和顾客确认送货时间,把AB打印出销售订单,把C类打印出产品明细,都交给顾客。销售订单是顾客随时拿着去付钱就可以了,C类的产品明细需要顾客自己去挑选。

3、C类的小件都找到之后,顾客拿着AB的销售订单一起去收银台结账。理论上来讲,这时候结完账顾客就可以带着小件回家,等着家具送货上门了。

但假如说有些C类的小件(例如窗帘杆很长不好拿、搁板之类也挺重的),也想和家具一起发货,那大家结完账,可以去收银台外的售后区域,找到送货处,拿出销售订单,告诉宜家服务人员希望这些东西一起发走。宜家的服务员工会把这些东西称重,核算运费,合并计入到大家具已经排好的送货预约里。但是提醒大家注意,送货订单的合并只有一次机会,大家一定确认东西已经买全了。否则再来发货就得单独算一单,不合适了。

这个流程可能看起来麻烦,但是真正操作起来真的是非常省劲省心,而且很快很有效率。

宜家物流太烂

这边有点类似点题,之前最开始规划的时候,直接把云鲸扫拖一体机器人J2的自动上下水系统加进去,想到后续比较方便的一些懒人场景,就觉得很开心啊。

在这段时间里,还用以前装宜家米多橱柜的宜伯肯台面剩下来的边角料来整了个拼接的台面(三块拼成一块台面)。

这个拼接台面基本的图面是这样的。

毕竟算是免费...

为了防止扰民,切割台面还是去的家旁边的公园切的,有带了吸尘器清理灰尘。

你回过头去看我原本的计划我是想将这个区域整体用一块186cm的宜伯肯台面来整体覆盖住的,但是这样的话我需要将波轮式洗衣机换成滚筒式的(最起码要2000多吧)。

然后还要另外买一块台面回来切(449块),精细切割的工具我还没买(就是得伟曲线锯,大概要1200出头)。

所以,继续向预算低头,设计临时变成了这样:

最终拼起来的样子是这样(未打玻璃胶状态):

然后发觉云鲸J2放在这个地方有点干涉到洗手池的使用(用洗手池的时候绊腿 ),于是临时将设计变成了这样。

最终成形大概是变成了这个样子(左边洗衣机右边洗手池前面云鲸J2)。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