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项目策划方案十篇
严格落实地方国有粮食收储企业“1+1+N”布局。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地方储备粮管理政策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开,以万载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国储分公司作为专门从事政策性粮食收储、轮换、销售和动用业务的国有企业;结合我县粮库分布、建设年限、单库仓容、仓房类型等因素,推动“规模小、分布散、位置偏、设施旧”的粮库有序退出政策性储粮序列,按照“淘汰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和合理新建一批”的推进思路,打造国储分公司作为中心库,三兴分公司和高城分公司作为两个收纳库。
关于整合壮大我县物流产业的提案
仓房气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改造提升。对国储分公司、麻田分公司等仓房基础条件较好,但未达到绿色储粮技术应用要求的仓房,按照《粮油储藏平房仓气密性要求》(GB/T 25229-2010)、《粮油储藏平房仓隔热技术规范》(GB/T 26879-2011)、《粮食仓房维修改造技术规程》(LS 8004-2009)等规范要求,重点对屋面、墙体、地面、门窗、孔洞、阀门等处进行气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改造。
粮库接发及清理净粮能力提升。根据库区仓容、库内道路、接卸设备的作业时间等因素,合理配置接发设备,优化作业流程,提升粮食接发作业产量。合理配备环保清杂设备,推动净粮入仓,减少出入库环节的粉尘和噪声污染。
库区基础设施及环境改造提升。对库区检化验设备、电气(电路、变配电、防雷、照明等)、给排水及消防设施进行改造,对库内外道路、仓房周边地面进行硬化,对库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穿透式监管能力
县域仓储物流提案
按照全省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建设统一部署和地方储备粮相对集中管理要求,加快推进国储分公司信息化建设,补齐主要业务场景粮食出入库、粮情检测、视频监控等信息化设备设施,按时间节点完成地方储备粮信息化全覆盖建设目标。规范库点信息化应用,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信息采集自动化、仓储管理智能化,强化库端与省级平台、国家平台的数据、视频互联互通。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强化信息化运维保障。
县域仓储物流提案
重点建设中心库。将国储分公司通过新建、扩建、改造提升等,进一步提高仓储设施质量,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新技术新装备,完善收购和储备功能,适当扩展产后服务、应急保障等业务,突出提升地方储备粮存储库点,促进政策性储备粮集中管理,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有序提升收纳库。在区域内中心库打造成熟的前提下,统筹考虑方便农民卖粮、与规模化种植区域和优质粮源种植区域有效衔接等因素,择优改造提升收纳库,提升仓房质量、接发能力和绿色储粮水平等,提高粮食储存条件和物流效率。
(二)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提高仓储设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