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智慧物流文件
打造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平台。围绕增强农业农村大数据采集存储计算能力,整合统筹现有硬件资源,形成统一建设、接入、数据、输出、应用标准,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一体化运转机制,构建交互顺畅、动态实时、精准精确、信息丰富、高效共享的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平台。
打造市域数字农业农村天地空一体化观测体系。依托国家遥感、导航、通信卫星等空间基础设施和各类商业卫星资源,形成天基网络淄博农业农村应用模式;购置新型遥感器无人机,增强常规监测、快速响应的遥感观测应用能力;整合市内物联网数据采集设施,强化地面实时观测和数据抓取能力,形成统一的地面物联网数据调用体系。 打造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库。坚持“无条件归集、有条件使用”,按照应纳尽纳、应统尽统原则,依托市大数据应用平台,整合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气象、农业产业主体、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追溯、农业行政执法、绿色智慧冷链物流、农产品销售市场、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资产、农村管理服务等信息板块,构建全市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张图”,并依法依规、科学有序向社会开放共享各类农业农村数据。
打造数字农业农村服务管理风控技术体系。建立相关知识库、模型库,开发种植业、畜牧兽医、监督管理、科技教育、资源环境、统计填报等功能模块,为市场预警、政策评估、监管执法、资源管理等决策提供支持;开展耕地质量变化、灌溉水质变动、动植物疫情、重大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供需失衡等风险监测预警,提高农产品供给安全因素实时监测、预测预警和快速指挥处置能力;贯通市、县、镇、村党务政务事务管理平台,为农村科学决策服务管理提供支撑;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规范数据管理、设备管理、备份管理、事件管理、发布管理、应急管理等流程建设,确保稳定可靠安全运行。数字农业生产加工融合工程
发展数字田园。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集成应用,建设精准种植、环境控制、水肥药精准施用、智能农机调度作业监控、智能分等分级决策系统,逐步实现装备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
发展数字果园。运用物联网技术和绿色防控、生态栽培技术,精准分析、修复改良果园土质,实现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管护,建立涵盖产地信息、成长档案、物流过程、质检报告等信息的二维码体系。
发展数字牧场。推进规模牧场畜禽圈舍电子识别、环境感知、精准投料、通风温控、粪污处理等数字化设备集成应用,加快构建“一场(企)一码、一畜(禽)一标”动态数据库,建立养殖、屠宰、饲料、兽药等企业数据直连直报机制,实现生产环境质量、投入品和产出品数量质量精准管控。
发展数字种业。打通品种创新线、种子种畜禽市场线、种业主体线,推进种源数字化动态监测,建成投用种业二维码追溯管理系统,开展涵盖科研、生产、经营等种业全链条的智能数据挖掘和分析,加快“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
发展数字加工业。突出农产品净化处理、分类分级包装、预冷储藏保鲜等环节,支持建设标准化数字化气调库、冷藏库、烘干设备、包装设备,全面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初加工水平和能力。对七河生物、巧媳妇食品等行业骨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进行全链条数字化改造。
淄博智慧物流文件
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在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等用地需求。
落实产业用地政策,对属于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和以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为主的工业项目,其用地出让底价可按照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确定。对冷链基础设施项目,其需求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有关详细规划。加快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满足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作价入股,与工商资本建设经营乡村旅游、创意办公等设施。
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落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山东省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的通知》(鲁自然资规〔2020〕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设施农用地管理,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设施农业用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经营者向乡镇政府备案。设施农业属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利用荒山丘陵地带建设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农业重点项目,可再造耕作层的,在批准项目建设范围内及施工期间采挖的砂土石,可用于本项目建设,除自用以外确有剩余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制定处置方案,通过政府平台依法依规对外销售;在批准项目建设范围内实施历史遗留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可按《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执行。
淄博智慧物流文件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淄博经开区南定镇,占地448亩,由淄博经开区润程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亿元,主要建设保税仓储区、出口加工配套区、冷链库区、集装箱场站等并配套综合办事大厅、展厅等。
建设进度:截至2021年12月底,2#仓库正负零基础已完成,场区内市政道路完成。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
项目亮点:项目将打造淄博发展对外经济的新平台,将与综合保税区形成“一区一中心、南北相补充”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成为淄博实现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起跳板和加速器。
淄博智慧物流文件
加强农旅融合资源建设。建立覆盖全域的市、县、镇、村农业农村旅游服务管理体系,积极推进企业园区村庄景区化工作,不断提升精致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策划推出“全市十大乡村旅游节事活动”,设计3—5条全市乡村旅游两日游精品线路,打造农业农村旅游新亮点。
打造一批游学研基地和拳头产品。加强数字农旅智慧游学研产品开发,建设特色游学研旅游基地。健全完善微信号、抖音号等媒体营销渠道,实现多平台、全方位线上营销。开展2020“乐游淄博”文化旅游活动年,助力提高数字农旅影响力和吸引力。
积极推进数字农旅平台建设。加大基础信息实时采集力度,整合智慧旅游手绘地图、在线预订平台等资源,开发建设电子地图、实时解说、VR全景电子导览系统和网上预订支付系统,加快完善智慧旅游营销、管理、服务三大板块和导航、导览、导游、导购“四导”功能,加快推进“一部手机游淄博”进程。
淄博智慧物流文件
健全政银企担项目联动机制,设立淄博市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数字农业农村板块,建立数字农业农村项目库,积极向金融机构和省农担、鑫润融资担保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推荐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给予担保增信,实现资金供需高效对接。鲁担惠农贷对300万元以内的项目,贷款担保费、省财政贴息,300—1000万元的贷款,担保费。
以上十项支持政策根据评估效果实施,同时符合多项支持政策的,按照最高政策标准执行,不重复补助。产业政策和人才支持政策可分别兑现。
为确保建设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务实有效推进,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功能区还策划了20个重点项目,实施专班推进,重点扶持,加快落地。
淄博智慧物流文件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淄博经开区傅家镇,占地200亩,由山东乐物冷链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10万㎡,一期建设冷链云仓功能区、城乡双向配送区等六大核心功能区;二期建设华东地区食材供应链数据中心、交易中心、结算中心。
建设进度:截至2021年12月底,冷链食材立体库主体框架基本完成。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4%。
项目亮点: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全市食安追溯保障体系,丰富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打造全链式乡村振兴淄博模式,成为华东地区冷链产业生态高地和新经济总部基地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