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发货改进效率
应该按照符合实际运作的载重进行核算,车辆如果在公路上“合法地”运输,实际最大装多少,就按多少来计算满载。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因为这个“合法性”也随着地域、时段、路段、有关部门现金流和心情等条件不同会有所变化,所以只是相对的不违规,很难确保一定不被罚款。
但在一个运输市场上,总有个比较恒定的数值,当地整个货运从业人员都默认遵守,超出这个值都心知肚明会有被扣罚的风险,如果这个市场比较规范,那这个值往往就是交管部门公布的计重收费的标准。
若是有较多的特殊情况,可以分到运输方式、线路、收货方等维度来确定满载系数,分别统计然后汇总,好过笼统地用一个大数做分母。
物流发货改进效率
订单下达以后,个别承运商可能会有各种理由,比如下单太迟不够时间约车、车辆在客户处卸货被压太久回不来、原来安排的几台车卫生达不到标准给退回去了……总之就是有“客观原因”不能及时安排足够车辆到仓库提货,要求订单缓发或者修改单量而不考核他的绩效。
这种状况一旦泛滥开来,说明运输的控制力已经很弱了,承运商越不希望被考核,我们越要发挥考核的威力,不光考核承运商,还要考核自己内部的运输团队,以及下单、接单的订单相关人员。
物流发货改进效率
回顾成本的目的,不仅在于知道花了多少钱,是否控制在预算的、1%里面,更重要的是明白每一笔业务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并与相关方进行沟通。
比如当月有两单是客户下单太晚导致的紧急汽运,就要跟销售强调下单正常流程及截单时间,有两单是新增客户无合同,则要找市场了解是否还有其他开拓的线路,以做好提前采购。
对于紧急、临时运输,不可视而不见,必须客观对待,做好预算、制定应急流程、如实记录、定期回顾、不断改进,才能逐渐让非常规的运输活动减少,让常规运输活动更健康。
货物发出后不代表订单已完成,要保证物流服务的水平,必须掌握第一手的在途信息, 想实现运输过程的全程透明化,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方法,特点不尽相同。
从目前的行业发展水平上看,非红认为不管哪种方法、工具,至少要达到三个要求:信息精确、使用便捷、经济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