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概念)

个人学习 26 0

物流发展规划范例6篇

虽然当前城市物流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不断转型升级,但我国城市物流的发展尚未到达成熟阶段。

从外部因素来看,制约城市物流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以下3点。一是网点布局乱,城市物流配套设施紧缺、缺乏科学统一的城市物流规划等问题,制约了物流、快递企业科学合理布局物流网点,因此也影响了城市物流效率、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二是交通压力大,城市内部的运输工具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存在重复运输、单程运输等问题,货车进城区域和时间管制等问题都容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三是产业融合度低,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不能有效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导致融合发展还存在融合层次不够高、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等问题。

从内部因素来看,制约城市物流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物流企业自身。一是供给能力弱,物流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而导致物流服务深度、广度不够;二是人才适配弱,物流企业对人才重视程度和引进、培养力度不够,物流专业人才匮乏是制约企业智慧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三是资源聚合弱,多数物流企业缺乏资源整合能力,因此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对物流活动的主导性。

基于此,应着力解决制约城市物流高速发展的多重因素。首先,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等方面的运输流程;其次,企业应加强自身实力,增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专业物流人才,共同提升物流运转效率。多方合力方能有效推动城市物流转型升级,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物流基础设施

深圳将完善组织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间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动物流业发展相关工作。保障物流设施用地空间,确保物流基础设施用地规模底线,强化全市20平方公里物流场站和15平方公里物流仓储用地的规划管控,促进功能提升。加强物流业扶持与奖励。四是强化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研究,形成“1+N”的物流专项政策体系。

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1%以下

按照深圳市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发展目标,结合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策略,从物流枢纽建设、开发模式、体系运行、服务网络和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制定了近期行动方案,共梳理22项主要行动和55项具体措施,明确了任务分工和牵头部门,力争用五年时间尽快取得建设成效,到2025年,实现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1%以下。

城市物流基础设施

深圳着力提升国际物流网络化服务水平,加快形成综合立体、陆海统筹、双向开放、多边延伸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提升国内物流干线运行效率,畅通跨区域高质量干线物流通道网络。完善末端物流配送“微循环”,引导和鼓励城市货运配送组织模式创新。加强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的组织协同,加大“卡车航班”开行力度,面向珠江通道积极发展干支直达、江海直达等水路运输组织方式,优化疏港通道货运专用车道或专用道路管理措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