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联盟(第四方物流公司有哪些)

个人学习 27 0

第四方物流联盟

第三方物流由于缺乏对企业物流系统的决策规划,缺乏对整个物流系统及供应链进行整合规划所需的技术战略知识,无法有效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瓶颈,所以需要发展一种新的、能够为物流系统提供战略决策的、由服务商参与、规划并整合的物流系统,于是第四方物流便应时而出。

第四方物流最早由安盛咨询公司率先提出,它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能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从而为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显然,第四方物流是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以实现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的物流方案提供商。

第四方物流联盟

1.物流的环节包括物流的基本活动和支援活动,基本活动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支援活动则有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活动。

2.企业物流一般可以分为生产阶段的内部物流和采购销售阶段的外部物流,一般可以将它分为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和第四方物流等几种模式。

3.从企业竞争战术的角度来考虑,决定企业采用自营还是外包物流最重要的决策变量有两个:一是物流外包和自营比较,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物流运营效率;二是物流外包和自营比较,是否能够降低企业物流运营成本。

4.第三方物流是提供多种服务功能的、非常个性化的物流活动,成功的第三方物流要求双方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既是战略投资人,又是风险承担者。

5.从全球范围内看,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可以根据其核心能力和历史背景,分为以基于运输服务的、基于仓储/配送服务的、基于货运代理服务的、基于港口/铁路终端服务的、基于信息与系统集成的等五大类。

6.物流联盟可以实现联盟内成员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便于培育和发挥各自的核心能力,促进组织学习,并且能够降低经营风险等,因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各个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物流联盟可以采取纵向合作、横向合作以及混合合作等方式。

7.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它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从而为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显然,第四方物流是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以实现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的物流方案提供商。

第四方物流联盟

第四方物流不仅控制和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务,而且对整个物流过程提出策划方案,并通过电子商务将这个过程集成起来,以便为顾客提供最佳的增值服务,即迅速、高效、低成本和人性化服务等。具体来说,它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第四方物流为客户提供了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并且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能力。它通过供应链再建、功能转化和业务流程再造,将客户与供应商的信息和技术系统一体化,使整个供应链规划和业务流程能够有效地贯彻实施。

(2)第四方物流通过影响整个供应链来获得价值,因而能够为整条供应链上的客户带来利益。由于第四方物流关注的是整条供应链,而非仓储或运输单方面的效益,所以通过基于整个供应链之上的物流规划和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高各方(第三方物流、网络工程、电子商务、运输企业及客户等)的资产利用率,实现多方共赢。

(3)第四方物流可以实现供应链过程协作和供应链方案的再设计。第四方物流最高层次的目标就是实现对原供应链方案的再设计,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第四方物流来协调供应链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各方利益。供应链方案的再设计就是基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咨询技巧,使得公司的业务策略和供应链策略协调一致。

第四方物流联盟

物流联盟具有以下优势。大企业可以通过物流联盟迅速开拓全球市场,完成其全球物流配送,从而使其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许多企业在进军国外以及全球市场时都会遭遇渠道问题,投资和风险较大,是这些企业市场开拓的瓶颈。如果能与具备该市场地渠道的公司进行合作并结成联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长期供应链关系发展成为物流联盟形式,有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单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它对一个领域的探索失败了损失会很大,如果几个企业联合起来,在不同的领域分头行动,就会减少风险。而且联盟企业在行动上也有一定协同性,因此对于突如其来的风险,能够共同分担,这样便减少了各个企业的风险,提高了抵抗风险的能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物流服务提供商,结成联盟,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通过联盟整合,可节约成本10%~25%),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强化运作管理。

企业之间恰当的联盟可以通过降低系统成本和周转次数来改善运作过程,从而使得设备和资源都可以得到更有效的使用。例如,生产季节性互补产品的公司合作可以更有效地使用仓库和运输车辆。物流联盟的建立可以增进联盟内企业之间的组织学习,并增强各自的技术力量。例如,某供应商需要一种特殊的加强型信息系统来接洽某些消费者,如果与已经具备这种系统经验的企业结成联盟,会使该供应商更容易解决技术难题。

第四方物流联盟

联盟要给成员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联盟采取的每一项措施都要考虑每个成员的利益,使联盟的每个成员都是受益者,并能协调处理成员间的摩擦,从而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并有效地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合作伙伴必须具有相容的企业文化、共同的战略远见和相互支持的运作理念。企业文化并不必须是一致的,而战略意图和理念必须是相容的,以保证核心能力和力量是互补的。

比如,制造商和服务供应者建立联盟,部分原因是为了改进仓库运作和提高运输可靠性以及增加联合项目,以支持并加强它们特殊的市场战略竞争优势。联盟应该从小的规模开始,这样能够降低联盟风险并较早取得合作经验,以便为今后更大规模的联盟做好准备并树立起对联盟绩效的信心。

联盟成员的领导层相对稳定。如果联盟成员经常更换领导层,后一任领导可能不认同前一任领导的决策,导致联盟不稳定性加大,因此领导层的相对稳定是联盟长期稳固发展的重要因素。

双向的绩效衡量方法以及正式和非正式的绩效反馈机制。为了便于连续连续的绩效追踪和评定,必须将所定的联盟目标转换成为专门的绩效指标,对于所使用的绩效指标和测量频率应该由联盟各方共同决定,并且应该是双向的。绩效的反馈可以通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方式进行,正式的方式主要指年度、季度和月度审计,主要目的在于检查和更新战略目标、追踪和审视战略目标及物流运作绩效;非正式方式主要指每周和每日的跟踪测试和检查,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实际物流问题和确认潜在的改进机会。

第四方物流联盟

联盟是介于独立的企业与市场交易关系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是企业间由于自身某些方面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长期的契约关系。物流联盟是以物流为合作基础的企业战略联盟,它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了实现自己物流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网络组织。

在现代物流中,是否组建物流联盟,是作为企业物流战略的决策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物流联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物流联盟存在于非物流企业之间,广义的物流联盟涵盖整个物流外包业务,包括第三方物流、狭义的物流联盟和第四方物流,图中物流联盟是其狭义概念。本节主要讨论物流联盟的狭义概念。

第四方物流联盟

近二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简单的契约式物流向集成式供应链管理发展。按照第三方物流服务涉及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与客户的关系密切程度,第三方物流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运输/合同分销阶段、物流外包阶段以及供应链管理的集成阶段三个阶段。

运输/合同分销阶段物流外包阶段供应链管理的集成阶段服务功能简单多功能多功能集成,增加广度和复杂性关系简单的交易关系长期的协议战略合作伙伴涉及的范围本地/区域性跨区域全球化,门到门竞争趋势分散合并/联盟通过战略联盟使小型变大核心力资产和过程执行从资产型向信息型转变以信息和知识为主买方价值减少地域扩张优化成本及服务。

(1)运输/合同分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为运输/合同分销阶段。此阶段,第三方物流服务以简单的契约式为主,服务主要面向本地或局部区域的某一个单项功能,诸如干线运输、仓储、货运代理等。

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第三方物流服务一般只具有单项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如运输公司提供的合同运输、合同仓储服务等;这种非一次性合同物流服务往往带有客户的一些附带要求,如临时保管、装卸、配送、交付、收款等;物流提供者与客户之间通过长期合同或非一次_易实现物流服务,兑现对客户要求的承诺。

这种物流服务模式可以涵盖从初级产品(诸如制糖原料等产品)到高级产品(诸如电器产品等)的运输、仓储等服务,所需通用或专用技术、网络组织能力要求都不高。

(2)物流外包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才开始出现,这种定制服务模式是外部组织通过合同方式向客户企业提供所需带有大量定制特点的系列服务。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物流业务量大,按客户要求提供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在第三方物流服务供需企业之间建立了在长期合作合同基础上的战略联盟关系。大量定制服务模式的规模效益比较明显,所以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客户企业较少,甚至只以一家客户为主就足以维持生存与发展。一般为主要客户服务的时间较长,可长达几年,这一点明显异于早期的契约式物流。

(3)供应链管理的集成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第三方物流进入了供应链集成式发展的阶段。这种集成化服务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或局域网作为电子商务、物流运营与控制的技术平台,采用与客户签订长期合同的方式,提供客户所需的全过程集成的物流服务。

此模式强调了基于互联网或局域网平台的电子信息技术支持的面向客户全过程的集成物流服务,诸如利用电子商务功能网上受理物流业务,能够实现客户需要的全过程实时货物跟踪、车辆跟踪服务以及其他可视化物流服务需求的能力。在此种模式下,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与客户的关系已经上升到战略伙伴的高度。

总体上讲,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物流和公众物流服务仍然是社会物流的主要形式。中国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美好。首先,许多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广泛的物流功能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其次,中国公司有为了降低成本而增加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后,政府的激励措施也是刺激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方物流联盟

与第三方物流不同,第四方物流由第四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运用自身的特长,为客户提供物流系统的规划决策,因此,企业可以将自己的物流规划工作外包给第四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而自己可以进一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按照安盛咨询公司的设计和说明,第四方物流的工作方式主要包括:正向协作、解决方案整合和行业革新。

正向协作的工作方式依赖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工作联系,在该工作方式中,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通过合作对物流系统的解决方案进行规划与整合。这样的解决方案利用了双方的能力和市场,第四方物流可以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商(Sp)提供广泛的服务,包括技术、供应链战略技巧、进入市场的能力和项目管理专家等。第四方物流将在第三方物流内部工作,它们之间的关系由合同确定或者以联盟的形式加以构建。解决方案整合工作方式中,第四方物流为一个客户(C1)管理和运作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整合将整合第四方物流和补充服务提供者的资源、能力、技术,并且第四方物流需要对多个补充服务提供的能力进行整合,从而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该方案实现了客户供应链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传递。

行业革新工作方式中,第四方物流为同一行业中的多个客户发展和执行一套聚焦于同步化和合作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的形成将为各方带来极大的收益,但是,这种工作方式十分复杂,对任何一个组织包括第四方物流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第四方物流联盟

(1)第三方物流是提供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活动。传统的外协只限于一项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如运输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仓储公司提供仓储服务;第三方物流一般来说是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物流功能,它注重的重的是客户物流体系的整体运作效率。

(2)第三方物流要求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三方物流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运输,其业务深深触及客户企业的销售计划、库存管理、生产计划等各个环节,远远超过了与客户一般意义上的买卖关系,而是紧密地结合成一体,形成了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a)传统企业物流模式(b)第三方物流模式

(3)第三方物流是非常个性化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是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第三方物流系统有时甚至成为客户营销战略体系的一部分。因此,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应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必须完全按照客户的业务流程来定制,以提升客户的竞争力。

(4)第三方物流企业既是战略投资人,又是风险承担者。与传统的运输服务相比,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利益与客户的利益是一致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利润不是来自运费、仓储费用等直接收入,而是来源于与客户一起在物资领域创造的新价值。换句话说,第三方物流企业追求的不是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是以一种投资人的身份为生产经营企业服务的,这是它身为战略同盟者的一个典型特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