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顺物流晚上配送吗(日日顺物流 当天派送吗)

个人学习 47 0

海尔的日日顺物流

说起日日顺()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起海尔则是人人皆知。日日顺()其实最早就是从海尔的物流部门剥离出来的,2019年时它还是海尔智家()的并表成员公司。在经历一系列股权变动后,海尔集团通过日日顺上海间接控制公司股份,是日日顺的实际控制人,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则间接持股。

日日顺成立伊始,七成以上的收入均来自海尔。时至今日,在2019-2021年,海尔系客户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和,仍然是日日顺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不过,这种脱胎于母公司的上市主体,裁判在IPO审核中一定会高度关注其【独立性】。为此,日日顺从2019年开始,通过引入阿里来降低公司对海尔系客户的依赖。2019-2021年,日日顺从阿里获得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和。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阿里已经手握杭州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和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两张全国区域物流王牌,在此基础上继续投资日日顺,估计是财务投资意图居多,战略投资意图较小。

对于这种可能性,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小米之于九号公司(),IPO前使劲儿投喂,IPO后一方面在资本市场减持套现,另一方面在业务上减少扶持

咱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只有相比于后妈(阿里),亲妈(海尔)才真正靠得住。因为海尔对于日日顺的支持,远远不止近四成的营收贡献那么简单。

日日顺物流晚上配送吗

已经提交IPO申请的日日顺要彻底摆脱“不独立”的标签,必须先解决对海尔的三个“依赖”。

1►利润来源依赖海尔

海尔为日日顺提供了显著高于物流同业的毛利率水平。2019-2022年上半年,日日顺从海尔系客户获得的业务毛利率为、、和,显著高出京东物流个、个、个和个百分点。

我们看到,即便是行业头部的京东物流(http://),其毛利率也因为高度竞争而走了下坡路。然而,日日顺的毛利率在如此激烈的环境中竟然逆势保持高位,与其说是公司“供应链管理”颇具成效,倒不如说是海尔以一己之力拉高了毛利率。

2►物流网点依赖海尔

截至2022年上半年,日日顺全国范围的合作网店数为4964个,其中与海尔集团重合的有2537个,合作网点重合率高达。而在2019年底,合作网店重合率更是高达!

由此可见,日日顺所谓的“轻资产”布局,更多的是海尔集团在“负重前行”。

3►安装能力依赖海尔

回到开头,日日顺号称自己“有效解决了大件消费品送货和安装通常涉及两次上门服务的问题”,但实际上,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海尔,而且这个覆盖范围也局限于海尔销售网络之内。

根据日日顺《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日日顺与海尔重合2537个网点,实际上是海尔集团合作的【售后服务点】,也就是说那些避免配送和安装割裂的日日顺服务,很大可能是由安装师傅同时完成的配送+安装,并不是什么神奇的“场景物流”服务能力。

如果你有幸碰到一个上门配送并提供安装服务的日日顺小哥,请一定帮星空问一句,你是海尔的还是日日顺的?我想,大概率是前者。

日日顺物流晚上配送吗

在这一模式下,送到不是结束,而是交互的开始。而在与用户频繁的交互沟通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反馈,日日顺供应链得以不断获取用户需求痛点。

之所以能够顺利过渡到这一模式,是因为在长达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日日顺供应链培养出业界领先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物业流程再造经验,锻造出一支能打硬仗的专业团队。其在全国范围内已拥有916座仓库、超10万辆运输车辆、多达6000家网点,为其与用户的深度交互提供了底层保障。

在此基础上,广阔的范围、多样的用户需求特征,都使日日顺供应链清晰地认识到,打造一个品类、品牌资源充分聚集的生态的必要性。因此,日日顺供应链决定打破墙壁,将数据、技术、资源、服务开放给其他品牌方,自己则扮演底层设施建设者、需求信息传递者的角色。

据了解,目前已有众多跨行业、跨领域的优质企业加入到了日日顺供应链的场景生态中,其中不乏天猫、宜家、科勒、美团、沃尔玛、华为以及吉利汽车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厂商。

在生态方的共同加持下,日日顺供应链为用户提供服务方案的能力越来越强。据了解,除上述根据健身场景打造的日日顺Sport+以外,日日顺供应链还围绕用户出行、居家服务等场景,陆续推出了日日顺有π、日日顺致享家等场景品牌。

可以看出,日日顺供应链首推的场景物流模式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帮助品牌方增大用户粘性,在C端环节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而除此以外,其解决B端企业供应链痛点的能力同样突出。

科技加持直击供应链管理痛点

对黑科技的应用是日日顺供应链仓储系统的显著特征。

在日日顺供应链遍布全国的智能仓内,随处可见AGV、RGV、堆垛机、输送机等针对大件商品定制的机器人,在大数据总控系统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执行商品入库、上架、摆放、出库等操作。基于“智慧大脑”的精密计算,所有货品都能实现“零搬运、零差错、零货损”。

▲日日顺供应链智能无人仓内的“黑科技”设备正高效运行

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数控中心找到所有想要的信息,包括库内智能设备的任务状态、进出库单量趋势、进出库订单进度等,这对促进仓库运作合理性、提升工作效率意义重大。据了解,相较于传统仓库,日日顺供应链智能仓的人工成本为其一半,而作业效率整整高出一倍。

基于遍布全国的仓干配网络以及强大的数据能力,日日顺供应链在行业内首创了智能供应链全流程体验方案。早在2018年,日日顺供应链就推出了国内首个居家大件智慧物流全流程服务标准——“天龙八步”,针对“仓、干、配、装、揽、鉴、修、访”八个关键环节制定具体标准。

标准的确定使日日顺供应链形成贯穿始终的服务准则。在此基础上,日日顺供应链场景物流还结合企业特征,为其打造定制化方案。

以电动车为例,过去这个行业一直存在“车电分离”“到店提车”的难题。

为此,日日顺供应链便将电动车品牌商产线上的模块组装工序前置到仓库内,基于用户对电动车的电池、车胎、车架、车把、车灯、反光镜等场景方案需求定制组装。

从前只具备仓储功能的仓库,顿时化身成了连接零部件供应商、车企和用户的定制平台,同时实现柔性生产、需求快速响应、中间成本降低,大大提升了三方的配置效率。

▲日日顺供应链打造“前置装配中心方案”

而在日日顺供应链为吉利定制的方案中,这种针对性体现得更加明显。

汽车备件行业一直对时效性的要求很高,但由于汽车品牌方无法全面掌握经销商库存信息,长尾商品的配送效率便成为一个不受控制的变动项。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日日顺供应链通过算法模型,为吉利汽车定制了四个总仓和六个前置仓的布货方案,实现了库存共享、全国随时调货,订单即时满足终于得到了保证。同时,这个方案还可对销售情况进行全面监控,从而制定智能补货方案。从仓储、运输到送达,全流程可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库存周转率、降低仓储成本。

不论是把仓库变成组装车间,还是运用数据算法为企业量身打造供应链方案,都体现了日日顺供应链在业界领先的创新意识和执行能力。而每一个方案的实现,都将丰富日日顺供应链的方法论,推动自我裂变,实现在家居、健身、出行、汽车后、冷链、快消、3C电子等其他行业复制延伸,直至生态的在全行业的全覆盖。

综合来看,生态的繁茂将助推日日顺供应链提供更加多样丰富的场景物流服务,而场景范围的不断扩大,又将提升数据库的深度和广度,吸引更多生态方加入这场供应链变革中来。

正是在这种良性循环思维之下,日日顺供应链在解决旧有痼疾的基础上,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消费者体验提升,实现多方共赢,真正成为有潜力的高附加值产业,跨入第二增长曲线。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