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 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对物流金融的影响)

个人学习 18 0

物流金融 供应链金融

从银行的角度看,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银行融资的区别主要在于三个方面:首先,对供应链成员的信贷准入评估不是孤立的。银行将首先评估核心企业的财务实力和行业地位,以及它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效率。如果条件满足,而且证明整条供应链联系足够紧密,银行将为成员提供融资安排,并且不会对成员的财务状况做特别的评估。对成员融资准入评价的重点在于它对整个供应链的重要性、地位,以及与核心企业既往的交易历史。其次,对成员的融资严格限定于其与核心企业之间的贸易背景,严格控制资金的挪用,并且以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引入核心企业的资信,作为控制授信风险的辅助手段。另外,供应链融资还强调授信还款来源的自偿性,即引导销售收入直接用于偿还授信

物流金融 供应链金融

上下游强弱决定融资痛点程度。上下游企业越弱势,其融资需求越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融资痛点的存在是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前提。

供应链金融所要解决的正是上下游企业融资痛点问题,痛点越深,供应链金融施展相对优势的空间越大,而较为强势的上下游则意味着核心企业转型金融服务的难度越大。

传统金融机构以不动产抵押为主,供应链金融以动产抵押为主要竞争手段。一般中小企业固定资产较少,而以应收账款和存货方式存在的动产较多,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难度大。

核心企业基于实体业务往来所具备的信息优势,针对中小企业进行相关动产质押融资,形成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产异化竞争格局。

物流金融 供应链金融

并不是所有产业的核心企业都适合做产业链金融,在规模效应下才具备真正转型价值。我们归纳了产业端决定价值的核心要素:大行业、强控制力、弱上下游。

大行业有大空间。大行业蕴藏巨大融资需求,意味着供应链金融所具有的潜在空间,只有存在较大的金融业务空间,核心企业转型动力才更足。

除了直接的规模影响之外,大行业中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越为复杂,核心企业通过建立互联网平台所具备的效率提升空间也越大,相比于传统金融机构所具有的优势也越为明显。

在供应链金融资产端价值判断中,“大行业”是第一位的,只有大行业才具备较大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拓展价值,然后再去判断上下游企业是否存在融资需求,以及核心企业对于融资需求的满足能力。

物流金融 供应链金融

资金端是供应链金融的开始,中短期决定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资金规模和价格是核心看点。从资金来源上,可以分为外部渠道资金和内部资金,优劣对比应该回归到对资金成本、息差和风险的影响上。

1、外部渠道资金

外部资金运用本质仍是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信用差。供应链金融较为保守的模式,即核心企业利用自身信用优势获得外部资金,同时基于自身对中小企业业务往来形成的风控优势,针对中小企业进行资金融通业务。

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外部融资能力上的差别是信用的差别,供应链金融存在的基础也即企业之间的信用极差。

信用极差大小决定业务空间,资金成本低,规模易触上限。在外部渠道融资模式下,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都作为金融机构的乙方,定位上没有本质差别,真正的差别在于对于外部资金的融资能力,所以信用极差的大小决定供应链金融业务空间。

核心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较为容易,同时贷款成本较非银机构融资成本要低,一般在7%-10%左右。外部融资模式下最大的瓶颈及资金规模,基于信用差获得的金融业务,在空间上容易受到限制,这也是产业视角下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空间持保留意见的原因。

以金融的视角看供应链金融看,未来更看好通过获得金融牌照的方式获得资金来源的模式。

2、获取金融牌照

甄别不同牌照价值,看杠杆、看资本实力、亦看资金价格。核心企业申请金融牌照最大的价值在于对资金端把控力的增强,且在经营战略上相较于纯利用外部资金,更偏向于金融机构的定位。价值选择上,自身资本实力越高、杠杆倍数越高、资金价格越低则价值越大。

资产证券化加速杠杆释放。目前券商资产证券化已经实行注册制,同时各类资产管理平台都为金融资产的证券化以及转让提供便利,从而加速资金杠杆的释放。若参照美国资产证券化资产规模占GDP40%的比重,国内资产证券化空间万亿,核心企业在资产端的操作空间将大为提升。

物流金融 供应链金融

为了确保整条供应链能够顺利进行,企业就必须纵观全局,了解上、下游的企业具体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物流和资金流的信息。在许多案例中,客观上可以发现供应链一旦出现了问题,基本上都是由于供应商无法正常按照合约(如:质量、数量、日期等)提供产品所引起的,并非是采购商无法支付货款所引起的。因此作为下游的企业更应当与上游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供应商的各种信息,避免因供应商无法及时交货而引起的供应链的中断。正如同之前所说的,企业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货物流上,仅仅关注于企业的货物是否按照要求及时地送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供应商不能及时提供货物的原因主要因为资金上的短缺。因此作为下游的企业更应该倍加关注整条资金流的状况。

通过梳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贸易依存关系,银行从企业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出发,银行结合物流企业的专业物流服务和先进的电子信息系统打造了供应链金融“四大增值链”构建了包括应收账款增值链、预付账款增值链、物流服务增值链和电子服务增值链在内的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物流金融 供应链金融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推动供应链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2014 年9 月,_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中提出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服务,建设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平台,加快发展具有供应链设计、咨询管理能力的专业物流企业,着力提升面向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水平。16 年2 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力推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